向着春天前进

——巡礼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文化大篷车

税清静

2020年06月08日14:21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引子

“乌干,准备好了没有?”

司杜依布一边催促侄女司杜乌干,一边又用袖子擦拭着手中的月琴。司杜依布是峨边县黑竹沟镇底底古村的村民,这把月琴是司杜依布父亲留给他的,陪伴了他整整50多年。从小时候跟着父亲学弹月琴,这么多年来,司杜依布几乎都是自娱自乐,最多也就是在亲朋好友婚丧嫁娶等场合露上一手,从来没有在“村级”以上舞台献过艺,没想到今天却要上峨边县的“文化大篷车”表演。

今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日,同时也是底底古村扶贫合资企业——禅驿酒店正式开张营业的黄道吉日。禅驿酒店设有32个房间,52张床,安置村民家门口就业15人。同时,带到了7户村民利用自己多余房间,兴办民宿创业增收,并参加乡村旅游合作社。为了庆祝底底古村整体退出贫困村序列,县委宣传部成冬娟部长亲自率领县文化馆文化大篷车送文艺到底底古村,按照“5:3:2”即县上带来5个节目,乡镇出3个节目,村上出2个节目的比例。为了代表村上的文艺水平,村“两委”决定,派司杜依布表演月琴弹奏和另一位毕摩传人展示吐火。

此时,底底古村新修好的太阳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上千人,虽然底底古这个被评为乐山市级示范村的异地搬迁安置点,只有两个组60户278人,可周边村镇群众听说县上的文化大篷车要来巡演,早早就赶来占位置了。听着广场上人群的喧嚣,司杜依布又催促还没化完妆的侄女说:“乌干,快点出发别迟到了。”

一年前,送侄女司杜乌干参加峨边县文艺最高平台,县文化馆大篷车演出队选拔文化志愿者时,司杜依布想不到有一天,自己还能与侄女同台献艺。听说“文化大篷车”的名字还是县委书记谭焰亲自命名的呢!而且听说他今天还要亲自来底底古村,观看文化大篷车表演,所以司杜依布是即兴奋又紧张。不过,有了这第一次,后来再参加文化大篷车来村上表演,甚至到别的乡镇演出,司杜依布就习以为常了。这一天是司杜依布一生最难忘的一天,转眼间已经过去快三年了。

缘起移风易俗

巡礼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文化大篷车

峨边彝族自治县,位于西南小凉山区,与佛教圣地峨眉山毗邻。峨边彝语称“佳支依达”,意为“丝绸之河”。北国山河的粗犷雄壮,江南水乡的灵秀温婉,在小凉山下完美融合,大自然的神奇伟力,铸就了峨边彝族自治县这方美丽的热土。

峨边历史悠久,新石器时期,已有人类在此劳动生活。县内山川大体成南北纵向伸展,岭谷相间,高山环绕,沟壑纵横,幅员面积2382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131个村,总人口15.3万,其中彝族5.6万人、占36.6%;境内山高坡陡沟深,地质灾害严重,彝区、山区、贫困地区三重叠加。2014年,全县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7977户28491人、贫困发生率23.16%,识别省定贫困村106个,是四川省88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和45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彝汉群众长期居住在深山,与世隔绝,形成了思想保守、家族家支观念浓厚等意识形态,极大地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影响了脱贫攻坚的进程,面对困难和挑战,峨边各级党组织迎难而上,紧扣脱贫奔康目标,以推进移风易俗,助力脱贫攻坚,开辟脱贫攻坚的第二战场,破除比发展更为艰难的思想瓶颈,让“脑袋”和“口袋”同时富起来,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

安居乐业,让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如果说前两个“好”更多体现在物质文明上,后两个“好”,便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彰显。好习惯终生受益,坏习惯后患无穷。建设小康社会、美丽乡村,离不开好风气,它是健康向上的正能量,引导人们以科学、理性的态度来生活,弘扬传统美德,让好人好事蔚然成风。

在县委县政府带领下,全县上下围绕 “户脱贫、村退出、县摘帽”目标,以党建为核心,聚焦“五子”——建好房子、修好路子、挣好票子、补好脑子、答好卷子,党政苦抓、部门苦帮、干部苦拼、群众苦干……

峨边的脱贫攻坚工作,到底有多拼呢?2017年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2018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2019年底,全县实现7751户27885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0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经省级第三方评估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零、群众满意度达到99.79%,2020年2月18日,经四川省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2016年以来,先后2次脱贫攻坚考核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先进,连续4次被市委市政府评定为“好”。

在这一切“好”的背后,在“四好一个都不能少”的背后,离不开极具地域特色的“峨边做法”:移风易俗。

移风易俗,既是一项复杂浩大的社会化工程,一场艰苦卓绝的长期战斗,还是一场精神层面的深刻革命。

2016年,脱贫攻坚第一战打响了,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针对峨边“一步跃千年”、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的精神短板,做出感恩教育、移风易俗的重大决策部署,就是要通过文化扶贫,打通脱贫奔康精神层面的“最后一公里”。

峨边文化馆被文化部评定为国家二级文化馆以来,文化馆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实施公共文化服务、艺术培训辅导、艺术赛事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组织群众文化活动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文化馆又被委以了新的历史性重任。

挑战面前,县文化馆紧紧围绕“文化惠民”“文化扶贫”这一服务主题,配合自治县文旅兴县战略目标和乐山市打造 “文瀚嘉州 百姓直通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推陈出新,加大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力度,推出了“脱贫奔小康 美丽新家园”乡村行“文化大篷车”文艺巡演。

大篷车之恋

2019年夏天,峨边县移风易俗公益微电影《大篷车之恋》拍摄制作完成,亮相于众,引来四面关注。这部微电影,以峨边“文化大篷车”巡演和“双高”治理为背景拍摄,讲述了这样一个精彩故事:在大篷车艺术团当团长的主人公吉克阿罗,准备和在大篷车艺术团一起工作的女友乌芝定亲,竟遭女方父母亲索要20万彩礼,县移风易俗指挥部工作人员和乡村“德古”调解员多次上门做通乌芝父母思想工作,帮助吉克阿罗成功定亲并追寻真爱。微电影旨在引导当地群众坚决抵制“高价彩礼”不良习俗,激励大家弘扬新风正气,革除陈规陋习。当然,电影中的角色都是由大篷车演出队司杜乌干等聘用人员和文化志愿者等本土演员构成。

《大篷车之恋》中藏着两个关键词:彩礼、大篷车。从这两个词,既可看出峨边昔日陋俗,也可看出峨边在移风易俗工作中的艰辛努力。大篷车的出现,是应时而生,为了精神扶贫,走进乡村,走向群众,走进老百姓的心坎。

白杨乡瓦洛村曲木阿古一家的真实经历,能看到峨边群众在面对“双高”时思想意识的艰难蜕变。

瓦洛村是一个纯彝族聚居区,当年道路坎坷,泥泞不堪,每逢下雨天,全村每家每户,几乎都没有一处可以搁脚的地方。村舍毫无整洁可言,房前屋后随地堆着垃圾,甚至到处都有牛羊粪便。

村貌如此糟糕,村民生活也十分困窘,但因为不甘于顶着贫穷的帽子,人们反而百般追求“面子”和“排场”,生怕被亲戚朋友看低,攀比思想十分严重。尤其是在喜事和丧事的操办上,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大宴宾客,杀牛宰猪剖羊。大操大办的结果,只换来“喜丧一办一身债,劳苦一生为还债”,加重了贫困,如山峦沉沉压肩,难以翻身。

彝族婚姻“双高”,成为婚恋的“高门槛”,变成了深处发展上的“债务坑”,如同沉重的铁枷锁,将村民牢牢拴捆在“贫困桩”上,苦苦挣扎,无法解脱。

曲木阿古夫妻,原本是村民所羡慕的老两口,他们孕有三个孩子,大女儿已大学毕业,在白杨乡任村医,两个儿子都在成都念大学。大家羡慕曲木阿古好福气,他却笑不起来,过去的“双高”习俗,像是一座高高的门槛,让曲木阿古望而却步,高聘金和高礼金,若一次次掏空家底,老两口哪里受得住这般折腾?

孩子长大成人,学有所长,原本是值得骄傲的事,曲木阿古老两口反而夜夜睡不着,担忧大女儿眼看要出嫁了,办宴的钱从哪里来?在村干部的耐心开导和鼓励下,曲木阿古最终坚定了信念,严格按照峨边“德古”倡议的“双高”治理规定,节俭办宴,聘金礼金不到7万元。

曲木阿古一家尝到了勤劳致富和文明新风的甜头,不仅是移风易俗的坚定践行者,更成为文明新风的传播者。后来,曲木阿古的父母去世,家人也没有大操大办,而是逐一告知家族亲戚,倡导现金赶礼,不牵猪赶羊,节俭办丧,仅此一项,就省下了10万余元。

在脱贫攻坚战中,好政策可以给村民最有力的帮扶,而移风易俗行动,则为村民卸下了沉重的枷锁,破除了陈规陋习。瓦洛村的民房墙壁上,红底白字,大大书写着十字标语:“双高”危害大,人人抵制它。

移风易俗,非一朝一夕之功,曲木阿古的艰难转变,是一个亮点,要让更多的人都转变思想,加入到移风易俗行列,缺少不了切实有效而深入人心的宣传。文化大篷车,承担起了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针对农村高额礼金和豪华婚礼相互攀比的陋俗,作为主创人的峨边县文化馆馆长骆雅茜,与文化大篷车的其它成员一道,创作了小品《明事理的张老娘》。小品通过当代大学生回村将婚礼新事新办的故事,摈弃过往陋习,倡导大家养成移风易俗新风尚,语言幽默风趣,形式轻松活泼,每次下村演出,都让现场老百姓笑声不断,在哈哈大乐中感同身受,寓教于乐,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杜甫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文化的力量,绝不是简单粗暴的“填鸭式灌输”,而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温柔与深刻,将一场影响人们多年的陈规陋习,从中打破、粉碎,传递一种更加文明现代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文化大篷车,便是作为这样的“好雨”,细细甘霖,滴滴是爱,真挚无私,洒向大地。

(责编:罗昱、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