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助青白江华丽转身

税清静

2020年04月13日14:35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一、巨人断腕做减法

2009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产能过剩影响,攀成钢直到2015年,累计亏损超过70亿元,资产负债率96%,职工工资增长缓慢,2014年公司职工平均月工资3500元,低于成都职工平均月工资4500元……

步履维艰的攀成钢,到底该何去何从?

“必须转型升级,没有任何退路。”该公司研究认为,只有关停冶炼区相关机组,消除危及企业生存发展的环保风险,退出不适应攀成钢自身条件的生产线,才能让企业存续下来。

攀成钢共有职工1.5万人,曾经是国内名列前茅的无缝钢管生产企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因产品结构和质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优势逐渐丧失,企业经营困难,而此时国内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攀成钢无可避免地连年亏损。2015年4月,炼铁厂的最后一座高炉永久停炉作业。这一刻,定格在青白江这个老工业基地的新生起点上。

亲眼见证了攀成钢转型阵痛的冯世康,从 14 岁开始修车,已经修了 35 年。一开始修自行车,再后来修摩托车,做的都是攀成钢工人的生意。他的修车铺在成都市青白江区团结中路上,对面四百米处就是“攀成钢”的大门。

钢厂关停后,团结中路沿街的店铺差不多都关门闭户了,透着一股子衰败气。冯世康的修车铺原来一个月能赚一万多元,如今赚的钱却“只够吃饭,糊口而已”。但他却没因为收入骤减而痛心疾首,反而悠悠道:“关了好,以前我很少看见天象现在这样蓝。”

在冯世康的记忆中,以前钢厂又吵又脏,炼钢用的大电炉 24 小时轰轰轰轰地转,有时他晚上回家,耳朵里还是嗡嗡的噪音,倒在枕头上,脑袋仁依旧发紧发疼。他指着路边的电线杆说:“从这儿看过去,只能看到第四根电线杆。硫熏得眼睛疼,鼻孔里全是黑的。”

钢厂关停后的某个周日下午,冯世康坐在修车铺门口,右腿斜翘在左腿上,将一节烟屁股送到嘴边,眯起眼来咂摸一口:“健康比赚钱重要嘛。”

冯世康曾经非常想进入“企业轨道”,从十几岁开始,好奇心就驱使他极其渴望去“攀成钢生活区里做生意”,但一直未能达成心愿。

在这里,行政区域范围是用工厂来划分的。比如,攀成钢所在的区域包含了厂区、食堂、职工宿舍、工人俱乐部等一系列配套设施。这是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标准基础设施规划模式,一座小城或一片区域的生活链条围绕着一家企业的轨道运转,它唯一的服务对象是厂里的工人和家属。冯世康和其他做小生意的人则无法进入那条轨道。尽管他生于斯长于斯,日夜听着大电炉转动的声响,呼吸着钢厂烟囱排出的充满颗粒感的雾气,却成为这片土地的边缘人。

现在,他不用再费尽心思去“打进生活区”了,钢厂的关停与转型,虽给他的生意带来了颇大冲击,但他心满意足地看着周围环境转变得更好,脱离了污染的成都青白江,才是冯世康更爱的家乡。

青白江物国际物流园。刘有贵摄

2014年-2016年,堪称“青白江巨人”的“断腕年”,曾为青白江区两大“擎天柱”的川化集团和攀钢成都公司,前者全面退出化工产业,后者彻底关闭冶炼生产线,对因厂建区的青白江来说,这也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曾经的工业兴区成为历史,崭新的青白江走上了华丽的产业转型之路。

青白江和川化、攀成钢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包办婚姻”,在市场经济下的环保重压和竞争倒逼之下,区域和企业的发展则成为势在必行的“自由恋爱”。时代在加速发展,川化和攀成钢成为了老工业基地艰难转型的淘汰者,它们带给青白江曾经的繁华荣耀,随着时光流转与岁月变迁渐渐褪去耀眼的光环,留下无尽的落寞与慨叹。巅峰期占到全区工业产值近7成的两个“巨人”,只能断腕求生,艰难支撑。

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是青白江在做的艰难减法。青白江区着力优化冶金、化工产业结构,积极推动川化、攀成钢淘汰落后产能,与其承接的达海科技综合产业园和川化清洁能源转型升级项目顺利推进。

风云五十余年,这座因钢铁、化工而兴盛,也曾因污染排放而饱受困扰的传统老工业基地,在高炉散尽烟云之后,如何孕育新的生机?

产能可以淘汰,设备可以关停,产业可以转移,但做面向未来的加法,得来不易。

(责编:章华维、罗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