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笋、八月笋,野蜂酿出致富蜜
【今天工作14小时——迎接省检前的最后这段时间,只有做好全力冲刺,才可能交出漂亮答卷,大家加油!——2019年11月6日毛洛阿木发的朋友圈】
村民放置在野外的蜂箱,能招引野蜂入驻,每年收获一次野蜂蜜,能卖个好价钱。
仲子村地处边缘山区,村民的经济收入以外出务工和种养殖业为主。不过,受地理条件和人口因素影响,基本上只限于家庭种养殖规模,村民收入十分有限,尤其是贫困户,脱贫任务相当艰巨。
驻村队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结合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和村民实际,认为应从种植和养殖上发展产业经济:种植上,重点发展生姜、竹笋等;养殖上,发展跑山羊、跑山鸡、野蜂蜜等。
峨边竹笋是峨边彝族自治县的特产,以无污染、肉厚、嫩脆、鲜美可口、富含纤维质而著称。因生长时间不同,分为三月笋、八月笋两种。
《峨边彝族自治县志》记载,1972年春节前夕,美国总统尼克松来到中国,峨边竹笋被空运到北京,专门招待美国访华团,成为国宴菜肴。周恩来总理特意为尼克松介绍了这个专门从四川运来的“山珍”。
仲子村所在的杨河乡,素有“三月笋、八月笋之乡”的美誉。仲子村的竹林众多,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数亩到数十亩的竹林,采集竹笋是村民的一大重要经济收入。
从2010年起,竹林开始陆续开花,随后枯萎死亡,无笋可采,给村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今,竹林基本恢复,村民采集竹笋的热情高涨,行情不断上涨。
驻村队大力鼓励村民扩大竹林规模,栽种新竹。在柱头山产业路两边,毛洛阿木指着一丛丛小竹说,这是去年种下的,如今已经存活,过几年,这一片竹林就会长成,将为村民的经济收入提供有力的保障。
此外,路边还栽种了一些黄柏树(经济林木,树皮、种子可以入药)。树苗挺着小身板,在山风的吹拂下左右摇摆,就是不肯低头。再过数年,它们将是这片土地的主角。
33岁的雷洪彪,是返回这片土地致富的主角之一。他从乐山中专毕业后,当了一两年的保安,又四处打零工。2016年,为照顾家庭,他回家务农。头脑灵活的他,精心照料家里的三四十亩竹林,还养了七八十只山羊,成为村里的养殖大户,年收入至少五六万元,几年前就买了一辆大众车。
雷洪彪的日子过得红火,加上又有文化,2018年3月,被推选为村文书。雷洪彪犯愁了,他对文书工作一窍不通,对电脑的认识和运用,还停留在学生时代玩游戏的阶段。
而这,在毛洛阿木看来,根本不是事儿。他和驻村队员手把手地教雷洪彪,从整理资料、起草文件,到财务报表、文字报告等,雷洪彪逐渐摸到了门道。“今后驻村队撤离后,村里的工作仍将继续实行网络化办公,我们必须跟上时代才行啊!”
柱头山有一处平整的坝子,以前是村民聚聊的地方,驻村队常在这里召集村民开会,传达各种政策措施。如今,这块坝子已长满野草。坝子一角,有一个低矮的棚子,下面放着一截木筒。毛洛阿木说,那是村民的蜂箱。村民将空蜂箱放在旷野,招引野蜂入驻,每年可收获一次纯天然的野生蜂蜜,能卖出好价钱。
在柱头山男孩看电视的暂住房边,也有两个蜂箱,蜜蜂从蜂箱正面的5个小孔中钻进钻出,忙碌地劳作着。不远处,野花在风中摇曳。
在仲子村,邛莫元布和达者阿时是出名的自立、自强、勤劳的典范。虽然岁数大了,但他们仍通过勤劳的双手创造着幸福生活。邛莫元布没别的爱好,闲时就做蜂箱。他现在有16个蜂箱,一年仅卖蜂蜜就能有六七千元的收入。
老两口还养了8只山羊,年收入至少上万元。此外,他们还有养老金和低保金,一年有8000多元的生活保障。所有加起来,老两口年收入基本上有3万元。平时大儿子也会送菜送米过来,老两口的生活从来没有这么美好过。
硬化院坝修护栏,路灯照亮了笑脸
【2019是艰难、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年,成长很多、收获很多、见识很多、感触也很多。最大的成就感就是和一群战友齐力帮助一个村子高质量实现了脱贫。——2020年1月1日毛洛阿木发的朋友圈】
村民在山上种植的经济林木黄柏树,其树皮、种子能入药,可增加村民的收入。
下午1点过,太阳热辣辣地照在毫无遮拦的文化院坝里,地面腾起如波浪般向上涌动的热气。两个七八岁的男孩穿着背心短裤,满头大汗、乐此不疲地在篮球架下打篮球。运球,躲闪,投球,别看他们个子小,动作却很麻利。“他们是仲子村的乔丹、科比。”毛洛阿木说。
以前,这个院坝虽然冠着“文化”两字,其实一点文化气息都没有,这是泥巴夯实的土坝,汽车一压,到处坑坑洼洼。下雨天,院坝成了一个个小水塘。村里的孩子,玩泥巴、石子,浑身脏得像猴子。
驻村队争取到一笔资金,对院坝进行了改造提升,地面水泥硬化,使之成为真正的文化院坝,干净、整洁、宽敞,还安装了两个篮球架。从此,玩泥巴、石子的孩子,迷上了打篮球。
文化院坝吸引的不止是孩子,还有村民。农闲时或晚上,村民们都喜欢到这里玩耍。但没想到的是,却引出了一个安全隐患:村民摸黑行走,容易摔倒。
在两个老人相继摔倒受伤后,2019年10月的一天,达者阿时也摔倒了,导致左额头起了一个鸡蛋大的包。“虽然现在好了,但还是留有疤痕。”达者阿时一手指着左额头上的伤疤,另一只手比划着起的包有多大。
毛洛阿木被触动了。如今村里的百姓大都是老人和小孩,虽然路修平整了,但摸黑行走还是容易摔倒,轻则擦伤或起包,重则可能有性命之忧。那么,能否安上路灯,让村民不再摸黑走路呢?
脱贫攻坚以来,峨边一些乡镇安装了漂亮的太阳能路灯,但在村民聚居点,还没有安装路灯的先例。毛洛阿木决定先吃这个“螃蟹”。乐山义博投资有限公司听说后,捐赠了5万元,可以购买25盏太阳能路灯。毛洛阿木调查后,选择了点位,将路灯安上。
为什么要选择太阳能路灯呢?毛洛阿木说,这是结合山里实际的选择结果。如果是用电能路灯,一旦停电,路灯就只是一根不发光的杆子。而太阳能路灯,虽然造价贵一些,但依赖太阳能,能够每天都发光。有太阳时,吸收的能量多一些,晚上灯光就会很亮堂,能亮到凌晨两三点;没有太阳时,也能吸收能量,只是要少一些,晚上灯光会暗一点,可亮到十一二点。无论哪种情况,都能极大地方便村民夜间出行。
刚安上太阳能路灯,村民们都觉得新鲜。早早地吃过晚饭,大家聚在灯杆下,抬着头,看这不用电的灯是怎么亮起来的。夜色渐浓,大山与夜色逐渐合体。奇迹发生了,灯杆上的灯果然自动亮了起来,照亮了下面的路,照得灯下的一张张大大小小的脸绽开了笑容,就像迎着阳光的花儿一般。
毛洛阿木计划,再寻求一些资金,给更多路段安上太阳能路灯,让仲子村的村民今后晚上出行像在大城市一样方便、安全。
村委会前左边公路的一侧是小溪,毛洛阿木担心村民们尤其是老人和小孩会掉下去,他张罗着安上了不锈钢的护栏。这样一来,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一些腿脚不便的村民还可扶着护栏行走。
2019年雨季的一天,毛洛阿木经过马介牛妞家时,发现她家院坝下的堡坎因雨水冲刷塌方了。马介牛妞家此前修建砖瓦房时,堡坎没用石头加固,此次塌方虽然面积不大,但存在着安全隐患。但马介牛妞对此并不太在意,她认为这是小问题,不会有事的。
毛洛阿木知道,马介牛妞其实是拿不出钱来修理。毛洛阿木为她家申请了一笔资金,拉来石头,找来工人,将塌方的堡坎修好。说起此事,不善言谈的马介牛妞嘴里不断地说着:“真的太感谢了,阿木想得这么周到……”
当起心理师调解员,鼓励疏导贫困户
【决战决胜,我们是认真的。——2020年4月20日毛洛阿木发的朋友圈】
毛洛阿木(右)、邛莫奴勾(左)与雷子布喜交谈。
除了修路建房,发展种植养殖业,修建公共设施,毛洛阿木还充当了心理师、调解员的角色,对贫困户的情绪进行鼓励、疏导,让他们劲往一处使,一门心思脱贫致富奔小康。
介介子达今年36岁,见到客人来访,双腿一瘸一拐着,搬出一箱罐装啤酒,以彝族人最热情的礼仪招待大家。
介介子达的家,也从木板房变成了砖瓦房。在客厅门口往里一看,地砖锃亮,让人舍不得踏入,生怕弄脏了;漂亮布艺沙发干净整洁,靠枕整齐地摆放着;茶几上一尘不染,光洁照人;电视柜音响俱全。卧室里,床单平整得没有一处褶皱,被子折叠整齐。
毛洛阿木说,介介子达家是仲子村最干净整洁的,家里一切摆放有序。不知情的,还以为介介子达是军人出身,退伍后仍保持着在军营的生活习惯。
毛洛阿木(左一)、邛莫奴勾(左二)与达者阿时(左三)、邛莫元布(右)交谈。
2017年前,介介子达家是村里少有的殷实之家,一切变故,源于那次惨烈的车祸。
初中毕业后,介介子达外出打工。有了一定的积蓄后,介介子达回乡发展。2015年,他买了一辆大货车,跑起了运输。虽然辛苦,但收入还不错,一家人的生活过得红红火火。
2017年的一天,介介子达开着大货车到木场拉木料,刚开出木场不远,因公路路基下沉,大货车掉下了七八百米深的悬崖,他被甩出车外,幸运地捡回了一条命,但大货车成了一团铁坨坨,永远地留在了山谷中。
虽然命保住了,但他的两条小腿和左胳膊被折断,花了14万多元,不仅掏光了家底,还欠债8万多元。雪上加霜的是,他给大货车买的保险,在出事前一两天刚过期,无法获得任何保险赔付。
面对因车祸而中落的家,背负着沉重的债务,介介子达情绪低落,郁郁寡欢。毛洛阿木多次到介介子达家,安慰他,开导他,鼓励他,希望他振作起来,并将他家纳入低保户名单。
“有了他的鼓励,我的思想活络多了,也积极乐观了起来。”介介子达对毛洛阿木充满了感激。
伤好后,介介子达外出务工,很快将债务还清。谁知,灾祸再次降临到他的身上。2020年3月的一天,介介子达帮人开小货车又出了车祸,导致左膝盖肌腱断裂,至今仍在家养伤。
不过,介介子达乐观的精神并没因这次车祸受到任何打击,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没有改变。如今,他家养了8头肥猪、两头母猪、几十只鸡,还有四五十亩竹林,年收入可观。
与介介子达相比,雷子布喜可谓是仲子村的一个另类人物。
提起雷子布喜,史树义和邛莫奴勾都直摇头:“那个犟拐拐,脾气暴躁,又酗酒,经常跑来闹腾,我们拿他没办法。”不过,他们接着又补充说:“现在好多了!”
雷子布喜一家6口人,妻子,3个儿子,一个小女儿。雷子布喜大男子主义作风严重,基本上不管劳作、家务,全靠妻子里外忙碌。几年前,妻子外出打工,至今都没回过家。雷子布喜的脾气一天天暴躁起来,染上了酗酒的恶习。因为妻子的问题,他多次找到史树义和邛莫奴勾,要求出具他和妻子没有婚姻关系的证明。
“这种证明我们怎么可能给他出呢?我们就批评他的大男子主义作风。”史树义说,没想到,雷子布喜却认为村干部偏袒他的妻子,加上没开到证明,喝了酒后情绪激动,更是隔三差五跑到村两委闹腾。“我们只有好言相劝,叫他把心思放在娃娃身上。”邛莫奴勾说。
毛洛阿木到仲子村后,在村委会干部的陪同下,到雷子布喜家了解情况。结果,还没说上两句话,雷子布喜就发起了脾气。整个过程,毛洛阿木一句话都没说,把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此后,毛洛阿木多次上门,向雷子布喜讲解国家的脱贫攻坚政策,解释他和妻子的婚姻问题应该通过法律程序处理。但雷子布喜就是油盐不进,坚持自己的想法,认为这个毛头小伙子解决不了他家的问题。
在动员贫困户异地安置时,雷子布喜看到大家纷纷外迁,心里着急起来。他“厚着脸皮”找到毛洛阿木,希望能帮助他家解决建房的前期工程资金问题。没想到,毛洛阿木不但没冷落他,没乘机“报复”他,反而热情地帮助他解决了问题,顺利地修建了150平方米的宽敞砖瓦房。
雷子布喜搬到新家后,毛洛阿木又积极协调当地学校,为他的小女儿解决了读书问题。雷子布喜非常感动,对毛洛阿木和驻村队、村两委的态度悄然发生了变化。
2020年5月23日上午,仲子村召开撤乡并镇工作会议,雷子布喜作为村民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午吃饭时,大家叫他喝酒,他连连摆手说“不喝,不喝”。饭后,他就上山去看蜂箱了。
我们上山去找雷子布喜,半路上遇到了他。毛洛阿木递过一瓶矿泉水,雷子布喜满脸笑容地接过去,与毛洛阿木用彝语愉快地交谈着。毛洛阿木问他中午为什么不喝酒,雷子布喜说:“喝酒不好,我已经戒酒两个月了。今后也不再喝酒了。”
谈及过去,雷子布喜很不好意思地说,那时穷啊、苦啊,对生活感到绝望,所以只有借酒浇愁,把对妻子的不满发泄到他人身上。毛洛阿木找他、劝他,他都不当回事。没想到,毛洛阿木是真心实意地帮他,如今想来,实在是“太要不得了”。
如今,雷子布喜的3个儿子都外出打工了,家里6口人享受着低保待遇,又住上了宽敞的砖瓦房,生活有了保障。
毛洛阿木问他今后有什么打算,雷子布喜很认真地说,希望能尽快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与妻子的婚姻关系,把心思放在还在读小学三年级的小女儿身上,“她的成绩好着呢,尽是考班上一二名。”雷子布喜掩饰不住满脸的骄傲之情。雷子布喜对小女儿特别疼爱,即使醉酒了也不朝女儿发脾气。
“解决了你和妻子的婚姻关系,你有没有再成家的打算呢?”邛莫奴勾在一边打趣地问道。“不想了,不想了。”雷子布喜头摇得像拨浪鼓,顿了顿,又一脸狡黠地说:“如果你们看到有适合我的,也可以介绍给我嘛。”
哈哈哈哈。雷子布喜的话,引发众人一阵大笑,笑声在空旷的大山中久久回荡。
作者简介:
黄勇,笔名黄亦橙,四川资中人,资深媒体人,主任编辑,曾荣膺“四川省十佳副刊编辑记者”,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新闻奖。四川省作协会员,成都市作协报告文学(非虚构)专委会委员,四川省网络作协理事,四川省青少年作协理事,成都市微型小说学会理事等。编、著(参与编著)有10多部图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