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龙马潭区 脱贫梦想与春天同行

2020年03月25日09:57  来源:泸州新闻网
 
原标题:[决胜脱贫收官之战·泸州战报]龙马潭区 脱贫梦想与春天同行

  资金变股金,换一个方式创造幸福生活

  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可以通过产业来致富,没有劳动能力的怎么办呢?

  特兴街道长春村探索增收途径,打造百亩冬枣基地,通过村集体流转土地,让村民当起了股东。这片冬枣基地占地100亩,种植优质贵妃枣苗1万株,同时进行葡萄、柑橘、黄桃等水果套种,保证收益多元化。基地对投入的财政资金所形成的基础设施、种苗等固定资产,以优先股的形式平均量化给村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以“村集体+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进行管理,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同样是在地里干活,却让贫困户们换一个方式创造幸福生活。

  与冬枣基地隔路相望的长春村养猪场里,猪仔活泼好动。养猪场采取代养模式进行规模养殖,由村集体实施自行管理,将市级财政扶贫资金形成的25万元实物资产,以优先股的形式,全部平均量化给6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户作为股东入股养猪场,每年按比例分红,村集体一年可获得租金3.2万元。同时,养猪场的粪污经过处理后成为有机肥料,滋养着枣园内的一株株树苗,两个产业园形成了一个产业共荣圈,两个“圈”齐飞共进,产村相融,有效助推脱贫攻坚。

  “把地租出去,每年有1000多元租金。到园区内打工,每年又有两三千元的收入,年底还能分红,安逸。”长春村贫困户王国民说起话来底气十足,日子节节高,顿顿有肉吃。

  让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变员工,贫困户获得相应租金、股金、薪金,类似的做法在龙马潭区多个街镇得以实施。

  目前,全区共有扶贫项目58个、扶贫产业园(基地)11个,总产值2500万元,可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带动贫困户300余人实现增收致富。(杨尚威 泸州日报记者 刘梅)

(责编:高红霞、罗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