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5月14日电 (王波)5月13日,“碳惠天府”绿色公益平台上线启动仪式在成都举办。据了解,本次活动以“绿色促发展、低碳惠天府”为主题,计划年内将推出40个低碳消费场景。
国内首创提出“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项目碳减排量开发运营”双路径碳普惠建设思路
成都市首创提出通过“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和“项目碳减排量开发运营”两条路径,全面激发公众、小微企业节能降碳积极性。一方面是通过碳积分兑换的方式,对个人节能减碳以及相关环保行为予以奖励,另一方面是运用相关方法学开发项目碳减排量,并通过碳中和公益行动的方式进行消纳,使碳减排项目产生的环境效益呈现经济价值。
据了解,本次上线的“碳惠天府”绿色公益平台体现了“惠公众生活、激企业潜力、转生态价值、塑城市特质”的机制特点,是成都立足生态环保、广泛惠民、市场运作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
年内将推出40个低碳消费场景 未来将实现市民公众现场打卡积分
在围绕公众积分奖励路径方面,“碳惠天府”机制在构建绿色出行、节水节电等低碳环保行为场景的同时,制定了餐饮、商超、景区、酒店等低碳评价规范,以引导相关企业推行低碳管理、实施碳中和公益行动等。对通过评价的场景赋予低碳属性,公众在这些场景内的消费行为也将获得碳积分奖励。
“目前,‘碳惠天府’已在微信、支付宝、微博、抖音等多个平台推出,举办线上线下活动近20场,上线了步行、共享单车、燃油车自愿停驶、新能源汽车驾驶、环保随手拍等低碳场景,年内将推出40个商场、酒店、景区、餐饮类低碳消费场景,市民在有‘碳惠天府’线下标识的各类低碳消费场景内打卡可获取碳积分。”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首批3个碳减排项目开发单位进行集中签约
作为颇具“成都味”的“碳惠天府”机制,融入了浓浓的成都元素。除了紧扣“三城三都”品牌塑造,构建低碳餐饮、商超、景区、酒店等生活消费场景外,鼓励实施节能改造、低碳管理、生态保护的企事业单位开发碳减排量,使减排项目产生的环境效益以碳的属性呈现经济价值,促进公园城市生态价值转换。
在启动仪式现场,成都市大数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与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成都天府绿道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平原尼普洛药业包装有限公司三家公司签订“碳惠天府”碳减排项目开发合作协议,将共同开发龙泉山森林公园碳汇、锦城绿道一期工程碳汇等。
成都首批碳中和公益行动认购企业诞生 认购7900吨碳减排量
在当天的签约仪式上,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与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管理局、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兴业银行成都分行分别签订“碳惠天府”碳中和公益行动认购合作协议,标志着成都首批碳中和公益行动认购企业诞生。
“碳惠天府”机制除鼓励大型会议活动碳中和之外,还号召重点排放企业、国有单位、上市公司、出口企业、消费场景建设单位以及个人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作为买方参与碳中和公益行动,以抵消生产经营、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此次签约的四家单位作为全市首批碳中和公益行动的企业代表,共认购碳减排量7900吨,相当于1.9万亩植树造林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碳中和是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危机的实现途径之一,是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我们通过强化景区节能降碳管理,认购碳减排量参与碳中和公益行动,努力打造四川省首个零碳景区,这既是提高景区品牌形象的有力举措,也是我们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低碳城市做的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活动积极践行绿色办会理念,弘扬以绿色低碳环保为荣的社会新风尚。根据《成都市会展活动碳足迹核算与碳中和实施指南》核算,本次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2吨,将通过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点点碳中和”系统,认购“碳惠天府示范项目”的碳减排量进行抵消,以实现绿色低碳办会的目的。活动现场,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向本次活动承办单位成都信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颁发了碳中和证书。
活动最后,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成都环境集团、红旗连锁、成都环保志愿者联合会、大学生代表共同发起绿色低碳生产生活倡议,呼吁全社会:节约能源资源,推进绿色生产,践行绿色消费,共建公园城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