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出硬实力 展现大担当 不断刷新的“中国五冶速度”

王军

2021年01月26日12:40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13天建成,装配率达100%的成都东部新区未来医学城指挥部。中国五冶集团供图
13天建成,装配率达100%的成都东部新区未来医学城指挥部。中国五冶集团供图

13天,能做什么?读一本好书,追一部佳剧,还是来一场旅行?对于中国五冶,13天的答案是:在成都东部新区,从挖山填方开始,完成占地1.6万平方米的未来医学城指挥部建设及相应近5万平方米的景观升级改造,助推这片热土惊艳亮相。

对中国五冶而言,“13天”不是个例。在宜宾,仅用180天完成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的成都工业学院宜宾校区;在南充,150天完成主城区临江地上地下改造提升工程并为当地捧回首座鲁班奖;在成都,114天呈现20万平方米面积的双层钢结构新能源汽车厂房……不断刷新的速度背后,是中国五冶善打“硬仗”的实力和敢打“硬仗”的担当。

近年来,中国五冶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深度融入四川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央企综合优势,在重大项目建设中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完成了一项又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兴产业、保民生贡献了力量,形成了“有急难险重任务首先想到五冶”的良好品牌形象。

“硬仗”里秀出硬实力

项目的高效推进既需勘察、设计、建设各环节的良好衔接,也离不开人力、材料、机具、资金等资源的保障支撑。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五冶始终把项目管控的高质量作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牛鼻子”,打造了行业领先的集中集约管控优势,在一场场“硬仗”中展现了能征善战的“硬实力”。

所谓集中集约管控,就是把项目的关键要素和重点环节集中到总部机关进行管理。中国五冶在行业率先从“项目法施工”向集中集约管控转型,减少管理层级、提高管理效率,逐渐形成了以项目成本、履约及风险、投资及资金为核心内容,人、财、物等优势资源高度集中,总部重点抓决策、抓策划、抓管控,项目重点抓执行的集中集约管理体系,搭建了直接、迅速的决策——执行——反馈链条。在这一体系下,中国五冶得以充分发挥央企平台优势,对各类资源科学灵活配置,为打“硬仗”、啃“硬骨头”注入了强大的战斗力。

在成都东部新区未来医学城指挥部项目建设过程中,中国五冶通过发挥集中集约管控优势,紧急抽调了5名精干项目经理,组建近百人的项目团队,仅用48小时就打通图纸、供应、后勤等各个“关口”。为将现场效能提升到极致,中国五冶还进一步优化部署,协调各方力量,对现场急于施工的土建、钢构、市政园林三个专业进行优先铺排,确保各工序穿插合理,齐头并进。在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项目建设过程中,为保障项目所需钢材供应,中国五冶发挥央企内部协同机制,协调合作伙伴跨区域调货、优先供货,满足了项目“大会战”需要。在2020年复工复产过程中,中国五冶通过总部统筹谋划,根据政府、群众、客户需要科学复工,推动天府国际机场、川大博物馆群、东安湖生态公园、熊猫基地国家旅游度假区、宜宾珙县灾后重建等省市重点项目按计划节点推进,川内在建项目于3月全部复工。

“大战”中展现大担当

如果说“硬实力”是中国五冶在“硬仗”面前敢打必胜的底气,那么“央企担当”就是中国五冶敢于担大任、扛重担的力量源泉。

担当体现在对履约的孜孜追求。中国五冶以服务客户为己任,以客户满意为宗旨,坚定不移执行“履约、服务、满意”的项目管理原则,帮助客户解决问题,打造亮点,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要达到最先进工期、最优质量、最佳服务。在南充市滨江路改造项目中,中国五冶与市区两级政府、相关部门单位以及项目所在街道携手,把项目指挥部搬到施工现场,挂图作战,倒班作业,在不到半年的极限工期内完成了复杂的改造任务,助力南充主城区面貌实现大更新、大改善。

担当更体现在融入五冶人血脉的“红色基因”。在“急、难、险、重”项目中,中国五冶依托国有企业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动各方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高水平履约积蓄了强大的内生动力。在东安湖生态公园建设过程中,为了确保东安湖按期蓄水,中国五冶在工期最紧张的湖底隧道施工现场开展劳动竞赛,营造“比担当、比业绩、比奉献”的良性竞争氛围,最终发动2000余名建设者五一不休,加班加点推动目标实现;在成都工业学院宜宾校区建设过程中,项目“党员突击队”始终坚守在一线,为项目抢回因疫情耽误的时间,实现按期完工交付贡献了力量。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20年,中国五冶在“急、难、险、重、特”等项目上设置了50余支党员突击队,带领项目攻坚克难,高效完成工作。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