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珙桐一样宁静致远

——访峨边彝族自治县杨河乡中心小学支教老师彭卫

2020年07月08日14:44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在讲述小凉山彝乡支教老师朴实无华的故事之前,我想先和你一起走近一棵树。

那是一种抱朴生姿的树。

树身峭拔,枝叶婆娑,花形硕大洁白,两枚开阔的苞片犹如白鸽展翅,举目望去,满树翩然。这种树安谧地生长在大凉山以东的小凉山,与碧天为友,和峻岭为伴,当日光风雨与它邂逅交融,它只将盎然绿意和洁白素志聊赠于斯。

它的名字叫珙桐。我不敢说生于斯长于斯的珙桐与把质朴情怀同样倾洒于此的支教老师有什么天然的神似,但是每当想起彝乡三尺讲台间那些笃定而安然的身影,我就会想起这一棵棵深秀静怡的树。

“大凉山吔小凉山,大小凉山金灿灿……”很早,穿越时光的老歌《大小凉山金灿灿》就在我记忆中嵌入了“小凉山”这个特殊的地理名称。2020年5月,当我第一次实地来到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的峨边彝族自治县,才真正领略到群山耸峙、沟壑纵横的小凉山既相似又有别于大凉山的奇异魅力,透过安宁和睦的民风,更能感知当地百姓对这方葱茏山水的深切依恋。

“大凉山山小,小凉山山大”是流传已久的谚语,当地人告诉我,相比大凉山山脉的舒缓,小凉山的山势更为陡峭险峻。果不其然,当我们驱车前往离峨边县城40余公里的杨河乡,只见硬化路面的乡村公路在郁郁苍苍的山岭弯来绕去,好似一根柔韧而绵长的丝练在蓝天白云间旋舞。

我们要去探访的是峨边彝族自治县杨河乡中心小学一位名叫彭卫的支教老师。他是乐山市近年来开展的“援彝支教”活动的首批志愿者之一。第一轮支教结束后,他又要求参与第二轮。如果仅仅是把支教当作一种人生体验,彭卫老师在第一次支教结束后就可以回到乐山市区继续他之前相对舒适的工作和生活,是什么原由让他甘之如饴地再度又走进云雾缭绕的小凉山,和那些彝家孩子难分难舍地朝夕相伴?也许小凉山的一枝一叶总关情;也许纯朴山里娃一天一个新变化的成长更牵动着这位支教老师的心;也许……

当天气候适宜,一路山峦叠翠,汽车似乎在水墨淡彩的风景画中穿梭。但这段长长的车程大多是盘山路、回头弯,几度令人晕车犯吐。我不禁在眩晕中感叹,这满眼确实是青山绿水的好景致,只是这路途也太蜿蜒曲折了。从县城到杨河乡中心小学,每次往返都像在群山中无休无止地盘旋。支教以来,彭卫老师每周要从更远的乐山市区往返于此,仅路途上的奔波劳顿可想而知。

坐在前排的峨边教育局副局长张鸿侧身说道,现在通乡通村路面全部硬化,比以前好跑多了。以前的路大坑小凼,进出一趟,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安全隐患更令人堪忧,山上随时有飞石,好多外地人都望而却步。这几年,随着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开展,乡村基础建设整体跟进,各方面状况极大改善,彝乡面貌也焕然一新。确实,寻窗望去,远远近近的彝家村寨安宁和美地坐落于山脚路边,屋舍俨然,阡陌交通,炊烟袅袅,清朗旷怡。

沿山盘行两个多小时,汽车终于驶入杨河乡。不远处万绿丛中一点红,一面高高飘扬的国旗在阳光洒金、草木含翠的背景中尤为鲜艳夺目。前方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杨河乡中心小学。因为是星期六,校门关掩着。不多时,一位戴眼镜的瘦高中年男子打开校门,张鸿副局长介绍到,这位就是我们今天要采访的支教老师彭卫。他就是彭卫老师?大家握手致意的同时,我不禁仔细打量突然出现在眼前的他。相比一般支教老师的青春朝气,年已不惑的彭卫老师显得格外温和而安然。他平静地把我们引入校园,不急不徐带我们走过操场、教学楼。初次照面,从彭卫老师的言谈举止间没有觉察出什么澎湃激情,但是他眉宇间的安宁和自若,却让我明显感受到这位远道而来的支教老师不像客居深山偏隅的外乡人,倒像扎根这方水土并和这里的阳光风雨早已融为一体的一棵树,一方岩。

杨河乡中心小学的校长汪学军从教学楼下迎上前来,他带领我们在校园内大致走了一圈,并通过文化墙的图片向我们对比了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进程的纵深推进,在党和政府及社会多方面力量的大力帮扶下,昔日老旧校园化茧成蝶的变迁。

(杨河乡中心小学旧貌)

周末的山村校园没有孩子们活蹦乱跳的身影,静谧得有些冷清。我们走走停停,一边驻足一边感慨随处可见的干净利落。教室里的一桌一椅也如黑板上粉笔板书的一笔一画那样规整,从这些点滴细末可以想见杨河小学师生们日常工作、学习的井然有序。

(杨河乡中心小学新貌)

在与汪校长、彭卫老师的寒喧和攀谈中,彭卫老师的话语始终不多,提及他自己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的两番支教经历,也没有丝毫渲染,一切的辛劳与付出在他看来都不足为道。然而汪校长和后来我们偶然遇见的学生及学生家长却对他在偏远民族地区甘之若饴地“援彝支教”赞不绝口。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更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正是通过他们的讲述,我们发现彭卫老师在具体践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支教经历中,对“教学相长”“长善救失”“春风化雨”“爱生如子”……这些从古至今弥散着恒久光辉的教书育人的理念与行为有了更生动的诠释。

(彭卫老师和彝族小学生在一起)

教学相长

彭卫老师支教前所在的学校是乐山市茅桥镇中心小学,位于乐山市中区。古称“海棠香国”的乐山是成都经济圈南部区域中心城市,这座拥有珍贵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文化教育事业得益于经济社会进步而全面发展,为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区域差距,全市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持续推进,“援彝支教”就是其中一个重要举措。

看到市上和学校发出的号召,从小在农村长大,切身经历“知识改变命运”的彭卫老师似乎听到了远山的呼唤。

第一次支教,彭卫老师担任的是峨边彝族自治县杨河乡中心小学六年级二班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开学第一天,站在讲台上,面对台下几十张陌生的脸庞,本想很快融入新环境的他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儿。原来,孩子们对他这位来自城市的、连大家的彝族名字都叫不顺畅的新老师,也感到异常生疏,他们总与他亲近不起来。上课的时候,有的孩子埋着头,有的孩子把脸藏在立起的书本后,下课的时候,有的孩子见了他甚至不敢放声说笑……是什么让近在咫尺的孩子与他隔山隔水?彭卫老师从其他班级的当地老师与学生的亲密关系中看出了缘由,原来初来乍到的他与这里的孩子隔着不通畅的语言和不熟悉的生活习俗、教育教学习惯。

为了尽快与学生们消除陌生感,彭卫老师通过仔细观察和辨认,一一记住了这些孩子的特征和名字,几堂课下来,他已知晓他们的个性,甚至能像老朋友一样叫出他们的小名。比如,有个用左手写字的男生叫木呷,有个爱打篮球的“灌篮高手”叫阿沙,有个喜欢在操场看书的女生叫阿惹。他还发现全班孩子几乎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喜欢听笑话。他便在上课前用一个诙谐的小故事或几句幽默的话先逗乐大家,爽朗的笑声很快缩短了他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正式上起课来,课堂气氛也融洽得多。但是要充分赢得孩子们的信任,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

杨河小学的学生全部都是彝族孩子,他们相互之间或与当地的彝族老师在一起常常会说起世代相传的母语,这些时候,来自异地的彭卫老师明显感到自己就像局外人一样,无法进入孩子们更自由广阔的心灵世界。这个问题困扰了他好一阵,因为他不仅是孩子们的语文老师,还是他们的班主任,很多时候他都需要和孩子们做更深入的交流。有一次,他在给班上一个比较内向的男生金虎(化名)矫正和辅导汉语拼音时,忽然想起了突破这道难关的一个好办法。他对语文基础薄弱的金虎诚恳问道:“金虎,你愿意教一个学生吗?”

金虎一下愣住了。彭卫老师接着说:“你教这个学生要比我教你还要有耐心哦。因为你这个学生的语言基础很差,相当于从零开始。”

金虎还是没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彭卫老师这才把话挑明:“从今天开始,你负责教我学彝语,你就是我的彝语老师。我呢,继续教你学好汉语拼音,我们互相教、互相学,你看,你现在起点多高,你学习汉语拼音比我学彝语强多了嘛!我虽然是零起点,但也不能太落后,因为我也想像你们一样,会讲几种语言……”

这个提议一下激起了金虎的兴致,他没想到自己还能成为自己老师的老师,于是,彭卫老师从汉语拼音开始为金虎补习语文基础知识,金虎也从最基本的彝语单词开始教彭卫老师说彝语。一个多月过去,金虎的语文基础有了明显提升,性格变得更活泼开朗,彭卫老师也能和班上的孩子们进行简单的彝语交流。“卡沙沙(谢谢)”“瓦几瓦(好得很)”“核几核(最好)”……当孩子们听到自己的母语从这位外地老师的嘴里蹦出时,都会开怀一笑。欢笑声中,师生情谊越来越亲密,后来,孩子们生活上、学习上有什么开心不开心的事,都愿意主动和彭卫老师摆谈,不知不觉中,彭卫老师也更喜欢这些纯朴的孩子们,他发现在金虎和他互教互学的影响下,其他孩子也更加勇于并乐于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迎接新挑战。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出自《礼记·学记》的“教学相长”就这样具体践行在彭卫老师支教生涯中,他没想到孩子们和自己能在坦诚交流与相互促进中获得那么多意想不到的新收获,每次回首自己初到杨河乡中心小学支教的这段经历,他都觉得在他影响和改变孩子们的同时,孩子们也在影响和改变着他,这些影响和改变是他们相互之间最美好的馈赠。

长善救失

在杨河乡中心小学支教期间,天天与孩子们朝夕相处,彭卫老师发现这些乡村孩子和城市孩子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生活能力很强,跋山涉水、烧火做饭、赶猪放羊,没有哪样能难到他们,十三四岁的他们很多属于留守儿童,他们大都早早地挑起了家庭重担,照顾爷爷奶奶,带领弟弟妹妹……他们的责任感似乎与生俱来。受村子里一些年纪稍长的已经开始打工挣钱的年轻人的影响,他们也急于想改变自己家庭的生活现状。一些孩子难免对书本知识的学习感到迷茫,他们天真地以为只要凭借自己的吃苦耐劳,眼下就能很快挣到钱,有了钱,他们也能让贫寒的家境得到立竿见影的改善。有的孩子因此急于想外出打工,这可急坏了彭卫老师,控辍保学固然是学校主抓的工作之一,但是对于每一个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来说,彭卫老师更清楚地意识到今天的学习关乎他们明天的命运,他们的人生之路还很漫长,如果过早地放弃学业,他们今后的路将走得尤为艰辛。

班上一个叫阿木(化名)的男生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在六年级第二学期开学之初,每次上课却提不起精神,临到小学毕业的关键时期,学习劲头反倒不如从前。数学老师王富刚也发现了这个情况,彭卫老师和王老师一起商量后,决定一起到阿木家去做一次家访。一是实际了解阿木的家庭情况,二是动员阿木的家长也做做孩子的思想工作,争取家校合力,共同鼓励阿木在这紧要关头千万不要放松学习。

全班学生中阿木家离学校最远,两位老师在曲折的山路上结伴步行两个多小时后到了阿木家所在的村寨,正在半山腰干农活的阿木没有料到老师的家访说来就来,他忐忑不安又羞怯地把老师请进陈旧的家门。这次家访,两位老师真正了解到了阿木家的实际情况 :父亲去世得早,母亲常年在外打工,如今家里只有一个务农的哥哥与他相伴。俩兄弟都认为只有打工挣钱才是他们唯一的出路,所以哪怕临近小升初,学不学,学多学少对阿木来说都无所谓了。

面对这样一个生存不易的家庭,两位老师都沉默了。毕竟,生存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第一位的,但他们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学生只顾眼前而不顾长远。站在阿木家低矮的屋檐下,彭卫老师禁不住掏心掏肺地给兄弟俩讲起了他自己少年时代的迷茫和困顿,讲起他后来在他的老师的鼓励下如何咬紧牙关依靠知识改变命运,又讲起现在国家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和资助政策,讲起学校对每一个孩子的不放弃,最终一直沉默不语的哥哥也决定支持阿木重整旗鼓,依靠国家的好政策和自己的努力升入初中、高中,不要再重复他现在的样子。

(杨河乡中心小学展示的教育扶贫学生资助政策)

彭卫老师对阿木说,你做什么事都有股韧劲儿,只要你真正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只要你把这股劲头也放在功课上,你一定能迎难而上。这次家访对阿木触动很大,后来,在学校和老师、同学的共同帮助下,内在动力被唤起的阿木以优良的成绩考入初中,曾经迷茫的他对前途也有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同样出自《礼记·学记》的这句话,让彭卫老师意识到,“长善救失”就是要发扬学生的长处,在使他们优秀的方面更优秀的同时补救学生的短处,使他们的心智更健全,能力更全面。看到自己的学生把人生之路越走越宽而不是越走越窄,彭卫老师说每当想起这一点,哪怕他支教的山再高、路再远,他的内心都觉得比“履平地”更舒坦。

(责编:章华维、罗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