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幸福播爱人

——记第七届四川关爱明天“十佳五老”张昌海

王亦北

2020年06月15日16:31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采访开始的地方,在四川盆地西缘、邛崃山东麓被誉为“川藏咽喉”的雅安市区以东十公里的名山区,一个因茶而声名远播的地方。在这里,不仅有“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的千古流唱,也有白居易“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的比拟吟咏,还有黎阳王“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的由衷慨叹。因茶扬名的名山,更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世界”“天然氧吧”“生态乐园”。自古以来,人杰地灵,人才辈出。

采访的对象,是一位七十六岁的老人,花白的头发,挺直的腰杆,昂扬的精神,随和、睿智、笃定,青少年都亲切地称他“张爷爷”。他就是张昌海,雅安市名山区关工委执行主任,第七届四川关爱明天“十佳五老”。

做好一件事不难,难的是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十八年里,张昌海以无私的奉献精神奔波在茶乡大地,把脚板印踏遍了名山区城乡的每一个角落,把爱心深深地种在了广大青少年的心中。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我们跟随张昌海爬坡上坎,过河淌溪,只是为了去感受他的日常。面对采访,张昌海说,党培养了我这么多年,只要身体还能扛得住,能多为群众做一点算一点。

但感动我们的不仅仅是张昌海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在方圆六百一十四平方公里的名山区辖地,常年活跃着两万余名“最美晚霞”,他们扶贫助困,大爱无悔,用真心、真情和真爱,把“五老”这一个群体演绎成了深受群众尊敬和爱戴的幸福播爱人。在面对为什么要在退休后选择这样一份事业的问题时,没有半秒犹豫,所有志愿加入关爱事业的人都不约而同地说:“夕阳要红红到底,要干就要干个样。”那种自豪,那种幸福,那种舍我其谁的气势,着实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深受感染。循着他们的目光和身影,我们走进了一段段关于爱和奉献的晚霞礼赞。

1

“全区关工委组织共计一千五百八十个,其中,关工委三百一十六个,关工组一千二百六十四个;院坝辅导组三十八个。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总人数二万二千八百六十七人,其中,‘五老’二万一千八百四十七人……全区关工委组织实现了区、镇、村、组四级全覆盖……”“全区各级关工委获得国家级表彰两次,省级表彰十一次……”初次接触张昌海,光是他脱口而出的一串串数字、无数次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表彰,都足以让人对眼前这个已年过七旬的白发老人肃然起敬。精准、实干,是他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从一条喧闹的老街穿过,而后,汽车停在了一道三米左右宽的巷子前。下车,沿着这条巷子慢慢往里走,几排低矮的老式楼房沿巷子向前绵延,巷子尽头是一块不大的院坝和一栋三层小楼。这栋三层小楼曾经是区武装部的办公区,后来区上对机关办公场地进行调整,这里便空了下来。二0一0年又成了名山区关工委的办公室。环顾四周,在无边的蔚蓝天空下,小楼旁武装部当年用于物资储备的弹药房,泥土墙青瓦顶已然呈现出时光流逝的斑驳印痕和无奈,然而,小楼第三层墙面悬挂的“关心下一代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十六个鲜红大字,在阳光底下却格外红灿盎然,闪烁出无限生机和光芒。

张昌海说,这十六个大字已经用红漆漆过两遍了,这是我们的工作宗旨,就跟我们的决心一样,在任何时候,都决不能褪色。想了想,他又补充道,这也叫占领阵地,营造氛围,要让人一来到这里就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这时,我才想到,从我们跨进这条长十余米的小巷时,巷道两边的墙壁上便一个接一个挂满了宣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展板,涵盖了政策宣传、职责介绍、文化传承等方方面面。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满是良苦用心,几乎是一个瞬间,我便被深深地打动了。

说起来这里办公,张昌海一脸满足。他说,刚开始区关工委工作那会儿,原是和其他单位共用一间办公室的,后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共用的一间办公室慢慢变成了两间、三间,直到来到这里,有了独属于关工委的办公场地。现在,第三楼的整整一层,都是区关工委办公区,不仅设置了办公室、会议室、党建室等,还专门为从事这项工作的老同志们配备了活动室。如今,这里不仅是我们的办公场所,也是我们的心灵驿站。毕竟,人心一旦有了归处,做起事来干劲就更足了。

来到第三楼,我们去的第一个地方是会议室。当房门被推开,那偌大的一面墙壁上密密麻麻的奖牌、锦旗和感谢信顿时震撼了我。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当目光从这些荣誉上一一挪过,就像是我们也走过了一次光荣的征途。屋子里安静无声,窗外,爬山虎在风中伸出了长长的脑袋,几棵高大的杨树绿意葱茏,日子也就在这些绿色中明媚了起来。此刻,我想,对于这样一个优秀的集体,对于这样一个值得跟随的带头人,什么话都是苍白的,什么话也无法表达我们内心深深的敬意。

2

“我是一个党员,哪怕退休了,责任不能退,志向不能丢。”说起投身关爱明天事业的初衷,张昌海说,既然答应了组织要把这项工作接起来,那就必须要干出个样子!

时间回到二00二年三月,那时,张昌海刚刚从区人大主任的岗位上退下来。然而,退休的生活还没有开始,一纸任命文件又送到了他的手中。张昌海拿着薄薄的一页文件看了又看,想了又想,终于下定了决心。

对于他的这个决定,家人虽觉得是意料之中,但还是忍不住唠叨了他几句。是啊,辛苦工作了大半辈子,眼看着他终于能够放松下来,含饴弄孙,尽享天伦,怎么偏偏又把担子扛到他肩上了呢?何况,那时的他腿伤还未完全康复,一遇上天气变化,便时常疼痛难忍。不过,他们也深深了解他的脾气,一旦他决定了的事,除了做到极致,就再也没有第二个选项。哪怕再是心疼,他们能做的,也就只剩下默默地支持,和替他照顾好常年生病的老母亲了。

说起张昌海和关工委的缘分,还得从一九九六年开始。时年九月,名山区正式成立关工委,那时,他还在职,便成了第一届的顾问之一。一直到退休,他都在默默关注着这个群体。不过,关心和支持是一回事,正儿八经做这个群体的带头人又是另一回事。再加上,关工委本是群团组织,更多的是辅助党委政府传达贯彻落实相关精神的工作。很多人问他,你以前一直做领导,到哪儿都是听汇报、作指示,现在工作要有实效,少不了要去给那些看着成长起来的领导请示、汇报,你能放得下这个面子吗?

我笑着望向他,对他的答案表示好奇。没想到,张昌海却说,不说别的,就说咱们名山那么多的领导,好多都是外地人,他们都在为了名山的发展甩起膀子加油干,我作为本地人,如果都不好好为家乡干点事,那还像话吗?再说了,什么叫里子?什么叫面子?里子翻过来就是面子,面子翻过去就是里子。只要把事干实在了,就是最好的面子。

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干的。

张昌海办公的地方在三楼楼梯口右手边的一间小办公室里,一张办公桌,一把椅子,两个铁皮文件柜就组成了他的日常。在五月里,一阵阵清风从小小的窗户外送进来,把这个屋子充盈得饱满而炽热。拉开铁皮柜,是一排排摆放得整整齐齐的档案盒,还有堆满了小半个铁皮柜的自制笔记本。不管是退休以前,还是接手关工委工作以后,张昌海都有记笔记的习惯。他细心地把A4纸裁剪成巴掌大小,再用订书机一一装订成册,几乎所有的封面上,都有独属于他的,用红色圆珠笔画的“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的关工委标志。

完成一项工作的前提是学懂弄通,要想干好,还得紧跟时代,不断创新。翻开那些早已泛黄的笔记本,一个人的十八年就这样清晰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关工委的诞生与发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党史国史主题教育”“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等等,凡是中央省市区委区政府的重要文件和精神,张昌海总是在第一时间学习、领悟、宣讲。他说,要带动别人,首先得从自己做起,我不能在台上要求别人这样那样,临到自己却这也将就,那也凑合。这肯定不行!何况我还是一个中共党员,更要有这个自觉。

捧着一颗心来。这是张昌海对待工作的第一特点。

故事还要从一九四四年说起。那一年,张昌海出生在名山区城西乡的一户农家,而后的七十六年里,他学习、工作、生活,再也没有离开过名山。用他的话来说,是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与新中国共成长。

一九六一年,张昌海初中毕业后学校停办,成绩优异的他只能回乡生产务农,不久被选为生产队会计。对这样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头小伙,生产队的群众是看着他长大的,他们信任他、爱护他,真心地认可他。后来的五年里,张昌海本有多次去更好平台的机会,却都被生产队的群众留下了。他们个个情绪激动,反复强调,“张会计是我们用苞谷籽籽民主选出来的,不能走!”“我们谁也不要,就只要张会计!”正是这种生于斯长于斯的心意相通,他深深地热爱着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就像他们一样。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纵然再是深情不舍,只要组织需要,该说告别的时候还是得强忍着泪水离开。一九六五年,雅安军分区试点,张昌海作为难能可贵的人才,在组织的再三点名下,成了公社武装部的一名干部。幸运的是,岗位虽然变了,他服务的地方却没有变,服务的对象也没有变。也就是在这一年,张昌海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而后的三百多个日夜里,他以正派的作风,过硬的能力,经受住了党的层层考验,并在一九六六年一月八日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说到这里,张昌海环顾了一圈办公室,他说,那时候,公社的条件有限,就是几间矮矮的土房子。我们办公的屋子,只能放下一张小床和一张小小的书桌,生活和工作都在那个房间里。不过,不管办公环境如何变化,对党的感情却依然炽热真诚。

在任何年代,能成为一名党员都是无上光荣的。直到今天,张昌海都深刻记得当初入党宣誓的情形。宣誓是在公社的礼堂里举行的。面对鲜红的党旗,他和其他的预备党员郑重地举起了右手,神情庄严而肃穆——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其声铿锵,掷地有声。在时间的长河里,当年在誓言面前的豪情并没有随风远去,相反,早已成为张昌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一种信仰——永远听党话,坚决跟党走。然而,在这些故事的背后,还藏着一个人的默默牺牲。那个人就是他的父亲。

张昌海说,为了我能去工作,父亲做出了很大的牺牲。那些年,正是农业学大寨的关键时期,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父亲一直在县饲养场工作,年年都被评为先进个人。然而,在母亲多病、妻子身体单薄的现实面前,如果家里的两个男劳力都出去工作了,要完成联产承包的生产任务显然不可能。正在张昌海犹豫不决的时候,父亲主动放弃了深深热爱的工作,回家拿起了锄把子。父亲安慰他说,听党的话,好好工作,家里有我在。

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父亲始终是张昌海的榜样。遗憾的是,父亲并没有见证他的成长。一九七八年,父亲罹患癌症,不到一年,便形销骨立。一九七九年二月的一天,张昌海特意请了假想陪陪父亲,要到九点钟时,父亲却严肃地喊住了他。父亲说,咋还不去上班呢?见他沉默,父亲又说,别为了我一个人,耽误了城西公社一万多人的事。那时,张昌海已是城西公社党委书记。在父亲眼里,从儿子参加工作的那一天起,他的儿子就不再属于他一个人,他又怎么能给儿子拖后腿呢?张昌海拗不过父亲,只好又去公社上班。等晚上下班回来的时候,妻子却万分悲伤地告诉他,父亲走了。

一眨眼几十年过去了,时至今日,每当想起父亲,张昌海都历历在目。他说,对我影响最深的就是我的父亲,是他成全了我,是他教会了我应该如何热爱工作。

3

“张爷爷,你慢点!慢点哟!”在蒙阳街道漆黑的夜空下,饱含深情喊出这句话的是一个叫李杨琴的姑娘。

那天,我们跟随张昌海奔走在名山的村镇、小巷,直到晚上八点半左右,才紧赶慢赶到了李杨琴家里。去李杨琴家的路上,要淌过一条河,因为是晚上,走这样的路便陡然多出了几分难度。我跟在张昌海后面,打着手电筒小心翼翼地下坡、过河。没想到,张昌海却轻车熟路,一个劲地叮嘱我们要小心要慢点。

李杨琴是在二0一三年查出白血病的,那时,离她高二开学只剩下短短两天。噩耗从天而降,李杨琴如当头棒喝,好久好久都没有缓过神来。不仅如此,高昂的治疗费用更是让本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看着焦急的父母,李杨琴第一次感受到了绝望。当面对病床上的她时,母亲还是努力作出了淡然的样子,并安慰她说,没事的,钱的事你不用担心,好好养病。然而,家里经济来源全靠母亲务农和父亲务工,她又怎么能不知道他们的苦他们的难呢。

这件事很快传到了蒙阳镇关工委那里,跟着,张昌海也知道了。“一定要救她,不能让孩子错失了一线生机!”说到就要做到,张昌海迅速地行动了起来。为动员社会爱心人士捐款,张昌海带头在街道、场镇设立募捐点,带头捐款,他现场介绍李杨琴的情况,一次又一次深情地唱响《爱的奉献》,在阳光底下,汗水浸湿了那一身朴素的白色衣衫,他的一头白发显得格外刺眼。

当张昌海以最快的速度带着多方筹集的善款赶到李杨琴的家里时,犹如一阵温暖的春风吹散了笼罩着李杨琴一家的乌云。而今,李杨琴已经度过了最困苦、最艰难的时期,在身体好转以后,她学起了茶艺。几年过去了,张昌海对李杨琴的关心和帮助并没有停止。他默默地关注着她的成长,记得她的每一个重要时刻,并精心保存了她在二0一九年四川省农博会雅安名山展区茶艺表演的视频。

说起李杨琴的进步,张昌海挥舞着手中的视频,向我招手说,看,多好啊!李杨琴站在一旁,眉宇间尽是历尽磨难过后的自信和从容。看着眼前这个亭亭玉立、开朗大方的女孩,我又一次想起了那张照片。那是张昌海第一次见李杨琴时留下的,照片里的李杨琴,腼腆青涩,整个人呈现出一种虚弱的状态。改变来得不知不觉,李杨琴说,那么多人都在帮助她,鼓励她,她还有什么理由不振作起来呢?再说了,她还要将张爷爷们的爱心传承,将精神传递呢!

离开李杨琴家已是深夜了。张昌海依旧走在最前面,他说,他必须得给我们带好路。当我们走过那条窄窄的土路时,是李杨琴的那一声“张爷爷,你慢点!慢点哟!”的喊声提醒了我。我望着黑暗中那个模糊的影子,突然想到,张爷爷也是一个需要关心的老人啊!我快步走上前,本想搀扶他,却被他婉拒了。

回家以后,我在沙发上坐了好久,一天的奔波,让我感觉到无比疲惫。就在我不停地按摩腿部肌肉时,想起了张昌海家人说过的一句话,“别忘了你是一个带着铁箍的人”。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对于张昌海的腿伤,很多人包括他身边亲近的人都只知道是因公负伤,然而,当拨开时间的层层迷雾之后,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始终心怀大爱之心的人。

一九九八年的一天,张昌海像往常一样,骑着他的自行车到县委开会,途中,一辆载人三轮车从他的后面疾驰而过,无意中将他带翻,造成股骨粉碎性骨折。很快,肇事三轮车师傅就被找到了。没想到,张昌海却主动原谅了他。

原来,肇事三轮车师傅是一名退伍军人,家庭条件并不好,就连那辆载人三轮,都是租的。张昌海一只手输着血,一只手输着液,迷迷糊糊中听到家人说他的情况,他说,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不管做什么,都无法改变腿伤的事实。可是,人家还要过日子呀,如果罚了款,他一家人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说到这里,张昌海没有丝毫犹豫,他躺在病床上摆了摆手,说,算了。

小半年后,张昌海出院了。医生说,最好的结果就是拄着拐杖过下辈子。张昌海不认命,他在腿上绑红砖绑沙袋,一匹两匹,一袋两袋,咬着牙,天天抓着铁杆练下蹲。汗水湿透了张昌海的衣裳,钻心的疼痛一次又一次席卷了他,就连旁观的人都被感动得眼泪花花。他们说,老张,你了不起。就这样,张昌海凭借顽强的毅力整整折腾了自己一年,终于扔掉了拐杖。可是,那个铁箍却永远留在了他的身体里,还有,那些伴随着天气变化而如影随形的疼痛,时常浮肿的双脚,和无数个辗转难眠的夜晚。

那个肇事三轮车师傅只去看过他一次。而后,便消失在了茫茫的人海里。

值吗?我问他。他呵呵一笑,说,这个怎么说呢,我于心不忍。

(责编:章华维、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