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企”发力 奏响经济发展“进行曲”
事例:携手同心抗疫情,四川农信资阳农商银行与雁江区金融工作局共同组建“鸿雁战疫金融服务党员突击队”。利用点多面广优势,以全行60个网点为基础成立60支物资配送服务队,同时派出15名志愿者参与各乡镇、村、社区防疫卡点执勤工作,借助客户微信群及时宣传防疫知识,引导群众线上办理业务;推出“战疫贷”专项金融产品,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开辟贷款审批快速通道,确保金融服务不间断。
抗击疫情见效率,持续保障有速度。为支持扩大疫情防控物资产能和企业复工复产,四川农信省联社及时出台《关于加强疫情防控信贷支持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行社开辟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对合理有效信贷需求“应贷尽贷”,全力满足小微企业及人民群众基础金融服务需求。
四川农信党员先锋队对接防疫物资生产流通企业。
提升服务质效,确保金融渠道实现“大畅通”。开辟专门窗口,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应急资金、财政专项划拨、慈善组织款项及时足额到位,提高疫情防控企业现金调拨、紧急取现、资金划转、账务处理效率,把抗击疫情款项纳入“公益性资金汇划”科目核算,一律减免客户手续费。
优先支持防控,满足融资需求突出“大重点”。紧急向川内口罩生产厂家伸出“援助之手”,缓解“口罩荒”局面。四川农信巴中农商银行推行支部引领、现场办公、跟踪服务三大举措,为已停产10年的当地唯一口罩生产企业紧急复产开启贷款“直通车”,2小时便完成所有审批手续;自贡农商银行实行“容缺制”办理,先行放款、后补手续,向自贡济生医用器材公司发放专项口罩生产贷款50万元;乐至农商银行特事特办,第一时间将1000万元信用贷款发放至乐至贵均卫生材料有限公司账户……与此同时,全力支持其他防疫机构及企业融资需求。大英农商银行为四川浩石模块化房屋制造公司提供350万元贷款,支持其紧急生产箱式房屋成品,千里驰援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西充农商银行向奋战抗疫一线的当地人民医院发放贷款3000万元,有效解决医院采购医疗物资资金短缺难题。目前,四川农信已累计向全省190余家疫情防控企业、医疗机构发放贷款5.92亿元。
推动经济发展,助力复工复产担当“大表率”。积极支持因疫受困企业,对合理有效信贷需求做到随到随审、随批随贷。四川农信德阳农商银行为欣旌东电缆公司发放贷款1000万元,从客户提出贷款需求到资金入账,用时仅2小时;达州农商银行5小时内发放贷款200万元帮助达州久兴医药提升供给能力;邻水农商银行创新金融服务产品,优化信贷流程,推出复工复产“战疫贷”,实行线上宣传、线上推介、线上获客、线上采集信息和线上审批贷款五大运营模式;四川农信盐亭农信联社向175家疫情防控领域客户授信1.2亿元,向药店、诊所等138家发放个人经营贷款1570万元……
拓宽服务方式,践行普惠金融展现“大辐射”。对因受疫情影响经营暂时出现困难但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为相关企业做好续贷服务,努力做到应续尽续、能续快续。同时落实纾困措施,采取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措施,支持相关企业战胜疫情灾害影响。四川农信自贡农商银行针对疫情防控类贷款,融资利率执行“LPR定价+0基点”特别定价,通过利率优惠和用好循环贷款、续贷产品、“再贷款+”载体降费让利,减轻广大客户财务负担。截至目前,四川农信采取展期、借新还旧、变更还款方式、降低利率等方式,帮扶省内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6787余户,涉及金额207.92亿元。制定普惠金融政策,针对今年2月8日至3月31日期间到期的所有个人定期存款,按原利率延长计息时间、按约定自动转存。
“助农”添力 奏响脱贫攻坚“共鸣曲”
事例:凉山彝区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四川农信凉山农商银行“党建+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去年被中央党校作为全国金融机构先进典型案例入选教材。疫情发生后,该行积极响应金融扶贫惠农政策,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压紧压实责任,一方面把为疫情防控提供政策性金融服务作为当前工作重中之重,一方面同时启动服务脱贫攻坚“播放键”,通过强化防疫保障、提升服务质效、加大信贷投放、深化金融服务“四轮驱动”,扎实开展对口帮扶,强化贫困户发展“造血”功能,在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四川农信凉山农商银行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精神,坚持发挥党建引领和带动作用,统筹打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硬仗”,探索走出金融支持脱贫攻坚新路径。
四川农信广汉农商银行积极支持农业企业恢复春耕生产。
针对凉山州域幅员广、群众居住分散的特点,凉山农商银行结合疫情防控要求,搭建起“固定网点+自助机具+电子金融”三级运作模式,在固定网点建设基础上,加大自助机具和电子金融推广,实现了“三通全覆盖”即“机构网点乡乡通、便民服务村村通、手机支付户户通,金融服务全覆盖”。
“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是我们人生之大幸。”四川农信凉山农商银行牢记总书记嘱托,以“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的精神齐心协力、顽强奋斗,书写着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代篇章。
在金融服务深水区,凉山农商银行发扬“背包银行”精神,在习总书记最牵挂、最揪心的“悬崖村”设立“农村电商精准脱贫示范点”和“金融扶贫综合服务站”,将银行搬入了“悬崖村”,累计办理各类业务已达20万多笔,将凉山州农村地区的普惠金融从“受众面小”开始变为真正的“普惠大众”。
在信贷产品上,凉山农商银行更是结合实际,创新推出“彝家新居按揭贷”“彝家脱贫产业贷”“摩梭家园贷”等多种信贷产品,为苦荞、马铃薯、烤烟、附子及水果等种植业和牛、羊、猪、鸡等种养殖业,以及贫困户住房建设、彝区彝家新寨建设、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等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助力贫困户“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截至目前,四川农信发放各类精准扶贫贷款1052亿元,惠及41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扶贫小额贷款余额占到全省银行业的86.4%。其中,凉山农商银行投放各类精准扶贫贷款73.53亿元,扶贫小额贷款余额占到全州银行业的74.06%。
而这只是四川农信服务“三农”、推动全省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的一个缩影。
“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为推动全省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四川农信持续“添力”,念好“早、巧、快、准、惠”“五字经”,源源不断为春季农业生产浇灌“金融活水”。
按照“需求早调查、授信早核定、贷款早投放、支农早见效”原则,全面掌握春耕所需的化肥、籽种、农膜、农机具等融资需求,单列春季农业生产信贷计划100亿元,确保实现资金供应保障达到100%,有贷款需求客户对接率达到100%,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信贷需求满足率达到100%。
开展“金融服务站+益农信息社”共建试点,对3.7万个助农金融服务点进行升级改造,打造集人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于一体的乡村综合金融服务站,进一步织密织深农村基础渠道网络,全面满足农村农业各项金融服务需求。
紧贴民生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餐桌子”,按照“四个优先”原则准确捕捉信贷需求,进一步擦亮四川农业大省的“金字招牌”。支持粮食、粮油生产加工流通企业1.67万户、金额20.78亿元,确保决胜全面小康之年农民增收势头不减。以“1+N”多级联动模式创新推出“金猪贷”,投放生猪养殖企业贷款38.58亿元,帮助近20万户大小养殖户恢复生猪生产。组织开展“春雨行动”,优先支持“川字号”特色产业,向40户四川茶叶产业重点龙头企业投放贷款2.16亿元,占名单内龙头企业总户数的62.05%,支持川菜、川果、川竹等优势特色产业64.3亿元。培育新型农业主体15.3万户,有效保障肉、蛋、菜、奶等“菜篮子”供应及价格稳定。
四部曲彰显出四川农信上下同欲者胜,齐心合力者赢。共同开创四川农信的锦绣未来。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3月11日,四川农信发布暖心招聘公告,今年春季将招聘1800名应届毕业生和实习生,并对防疫一线医务工作者子女、湖北地区高校毕业生和四川地区高校湖北籍毕业生予以政策倾斜,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或实习。省农信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艾毓斌写下《致2020年高校毕业生及家长的一封信》,“疫情无情,人间有爱……真诚欢迎20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加入四川农信大家庭,真诚欢迎2021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四川农信实习”,彰显四川农信温度!
抗疫使命在肩,立业初心如磐。面对金融战“疫”下半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有省委省政府的周密部署,有近4万职工的团结协作、务实笃行,四川农信一定能够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
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银行、地方金融主力军银行、普惠金融主力军银行”,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征程中,四川农信也必将继续扛起“四川人民自己的银行”的责任与担当,以专业、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为决胜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农信力量,谱写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华美新乐章!(文/企业家日报社 李丙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