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市金城窑开出新年第一窑 乡村文创生活再掀高潮

2020年01月10日19:08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开窑活动现场。活动方供图
开窑活动现场。活动方供图

人民网成都1月10日电“开窑啦……!”随着窑主一声高呼,鼓乐齐鸣,2020年彭州磁峰窑(金城窑)出了新年第一窑。今天上午,位于彭州市龙门山民宿核心区域的“龙门山·柒村”,乡村文创生活节在彭州蟠龙文创聚落正式举行开窑仪式。活动以“龙门山下·柒村生活”为主题,创新策划组织了“柒村生活节”“金城窑开窑节”“陶瓷沙龙”“蟠龙家宴”“柒村集市”等五大特色活动。

四川省文旅厅资源开发处处长任啸宣布开幕,成都市文广旅局副局长王敏讲话,彭州市副市长龚昌华致辞。王龙、孟树峰、Marc leuthold、郑东薰、贾晓凡等60多位专家、教授、学者和创作艺术家应邀出席。省、成都市和彭州市相关领导出席开窑仪式。

据悉,本次乡村文创生活节由省文旅厅指导,成都市文体旅局、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省旅游协会、省文旅创意产业联盟、省美协、成都市旅游住宿业协会、彭州市旅游协会支持,四川龙门山文旅公司承办,彭州市龙门山民宿产业发展中心执行。

传承:“新年第一窑”再忆起宋代“金城窑”盛况

擂鼓,跳舞,游行,献六畜,行祭祀大礼,祭拜窑神……在彭州桂花镇蟠龙文创聚落,龙门山下的白瓷古窑,以“非遗”文创身份,生动再现了宋代金城窑窑炉工劳动的盛况。千年金城窑,就如枯木逢春、朽木发芽,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新年第一窑,我们主要做的是茶具、花瓶、艺术品等,都是些彭州本地的文创产品。”窑主李清泉告诉记者,经过半个月的碳火锻烧洗礼,泥土终于炼就了白瓷金身。迎接它们的,将是全世界的餐桌、茶桌和艺术柜台。

活动现场,有七八个窑炉工,身穿棉袄,手戴棉套,腰围土布围裙,陆续进出窑洞口,他们忍耐着上百度的温差,沿着杜宇河溪流小径,往返于窑场与堆场之间,连同匣体抱出陶瓷,存入仓库。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那称之为“瓷器之国”的“China”,陶瓷文明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祭祀窑神和新年第一窑,仪式隆重而严肃,不仅是对神明的敬畏,更是对大国工匠和手工艺人的敬重,是延续千年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

弘扬:用现代模式探寻“乡村文创”发展路径

在乡村文创生活节上,主办方对“龙门山·柒村”民宿品牌以及彭州优良的投资环境、湔江河谷生态旅游区丰富的旅游资源进行了专题推介。

“彭州以郁郁葱葱的龙门山为生态底色,把民宿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行高标准谋划和积极推进,努力探索以民宿集群发展助推县域经济创新发展,招引了大乐之野、浮云牧场、飞鸟集等全国前20位的民宿前来投资,每家民宿各具特色,让游客体会到“睡在山水间,住在人情里”的不同感觉。用龙门山民宿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最终形成“东有莫干山,西有龙门山”的民宿产业发展格局。”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米兰佳在推介中说到。

推介会结束后,举行了“龙门山声音艺术季”“‘金城窑’文创”两场发布会。并邀请专家、学者和瓷器爱好者进行了现场品瓷、专家瓷器收藏仪式。

随后,“蕉雨半山”工作室创始人滕道洋,景德镇遥窑创始人罗剑等专家、学者,围绕“跨越千年的陶瓷”“美好生活在乡村”“穿越千年的对话”等主题,陶瓷文创产业的历史文化和现实意义,乡村民宿的发展进程和创新作用,以及民宿促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等话题进行了演讲与讨论,共谋共议,并提出了彭州打造龙门山民宿发展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中,彭州把民宿产业作为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旅游产业弯道超车和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提出了“以民宿点亮乡村,用艺术对话世界”的民宿集群发展构想,计划在5年内建设100家精品民宿,目前已建成31家。(王垚)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