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通江派出所:打造現代化警務模式 群眾滿意率不斷提高

樂山市公安局市中區分局通江派出所建於1982年10月,轄區幅員面積15.1平方公裡,戶籍人口70278余人,實有人口20余萬人。所內現有民輔警66人,負責高壩社區、通江社區、岷河社區、敖壩社區、王河社區、蟠龍社區、樂達社區、檀木嘴社區8個社區的治安管理工作。
近年來,針對樂山市市中區經濟快速發展,通江轄區外來人口驟增等帶來的諸多問題,通江派出所深化“兩隊一室”警務模式改革創新,不斷研究智慧警務系統,打造現代化警務模式,推動轄區治安持續向好,群眾滿意率不斷提高,讓“楓橋經驗”在通江綻放光彩。
以多元化解為基礎強防控,確保“矛盾不上交”
線上線下全時化解。線上,實時收集匯總轄區安全風險因素,通報案事件防范、突出矛盾糾紛等預警信息,對477名重點關注對象實施跟蹤化解,全員完成有效核查反饋,對250條重點警情均完成處置。線下,始終堅持風險防控“四句話”總體思路,精准落實“三為三要”等工作機制,全面收集矛盾糾紛線索,轄區連續3年未發生一起民轉刑案件。
社區矛盾就近化解。強化源頭治理,通過接處警、查辦案、社區警力“駐社區”“警民院壩會”等方式,有效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552條,調解率達98%以上,社區民警每月對轄區企業、門臉商戶開展集中調查,強化“矛盾糾紛三級預防排查化解”防止矛盾激化、問題升級。
依托群防群治力量。積極組織發動各類群防群治力量參與共治,依托“警隊之友”成立“護學隊”“護醫隊”等群眾自治組織,發動專職化網格員,在轄區村、社進行“防詐騙”“防溺水”“防火”“防盜”等宣防工作,引導群眾知法守法,形成濃厚氛圍。
以社區治理為重點強基礎,確保“平安不出事”
創新“善治”,做實“一室兩隊”改革。將全所45%警力放在社區警務隊,小社區實現一區一警兩輔,大社區實現一區多警多輔,社區民警由“下社區”變為“駐社區”,連續3年實現警情、發案雙下降,破案、滿意度雙提升。
創新“合治”,深化二級合成作戰。將執法辦案隊從矛盾化解、安保警衛等日常工作中剝離出來,專司打擊破案工作,大力提升打擊破案能力。今年以來,行政打處210人,採取刑事強制措施80人。
創新“智治”,深化智慧小區建設。在轄區50余個大小型小區加裝帶有人臉識別的監控探頭,影音錄像直接回傳至派出所綜合指揮室,解決院落小區“監控少”“死角多”“防范難”等問題,使轄區群眾生活更安心、居住更放心。
以群眾滿意為目標強服務,確保“服務不缺位”
打造“一站式”服務。派出所將辦証窗口設在值班大廳,真正將窗口擺在群眾第一線,不斷深入推進窗口數字化建設,突出快辦、智辦、聯辦,利用數字服務的疊速效應,不斷提升網辦、掌辦辦件量,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腿、零跑腿,以實際行動切實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現累計服務群眾8000余人次,群眾滿意度98.4%。
堅持“零容忍”反詐。通過“打、防、管、控、宣”多管齊下,下大力整治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通過“掃樓行動”、精准勸阻進行廣泛宣防,開展“斷卡行動”深化源頭治理。今年以來,打處電信類違法犯罪人員33人,有效震懾電信違法犯罪,電詐類案件同比下降50%。
實現“全流程”監督。建立線上全流程執法監督平台,切實解決“警情流失、監管缺失”難題,預防執法事故,拓寬執法信息公開等多項公共法律服務渠道,保障警民合法利益。(趙峰)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