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助青白江華麗轉身

稅清靜

2020年04月13日14:35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二、面向未來做加法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4〕9號),2014年10月8 日,四川省政府辦公廳出台了《關於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實施意見》,到2017年,全省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工作全面啟動。其中,內江、自貢、宜賓、攀枝花、綿陽、瀘州、樂山、德陽和成都市青白江區等“8市1區”,將在這場“產城之變”中領跑,“一箭多雕”地推進城市空間布局優化、企業改造提升和產業轉型升級、生態環保和危舊房棚戶區改造等民生工程。

四川作為全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之一,國家三線建設時期在川布局建設項目個數和投資總額均佔全國1/3以上,培育發展了攀鋼、成飛、二重、東方電氣、長虹等一批龍頭企業,形成了以國防軍工為核心,裝備、鋼鐵、電子等相關行業配套完整的工業體系,為國家經濟建設、國防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是,隨著城市發展,原本的工業區被生活區全面佔領和包圍,生產生活混雜在一起,相互干擾。通過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四川將重構城區老工業區產業,完善城市功能,修復生態環境和改善民生,形成多點多極發展的重要支撐。

為抓住列入全國全省老工業區搬遷改造機遇,青白江區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上開始大膽做“加法”。

如今,走進台嘉集團的生產車間,隻見紡車般的池窯拉絲機在1300℃的高溫下,拉出一根根韌性十足的玻璃纖維絲,一台台“織布機”高速運轉,將拉出的絲織成光滑平整的“布”,再通過退漿、卷布等工藝,一卷卷微電子用的玻璃纖維布便從這裡誕生,翩翩走向世界。這就是被業內稱為“同行業最先進”的池窯拉絲生產線,在全世界玻璃纖維企業中產能最高、能耗最低,可年產1.6億平方米微電子用玻璃纖維布。

電子級纖維絲及布是電子信息等行業的關鍵基礎源材料,它幾乎出現在每種電子元器件中,是目前世界各國競相發展的新材料。據《全球玻璃纖維市場2010-2015年趨勢預測和機會分析》報告,未來5年內,玻璃纖維市場總消費水平預計將保持6.3%的年增長率。

“它幾乎出現在每種電子元器件中,廣泛應用於覆銅板(CCL)、印刷電路板(PCB)等領域,是目前世界各國競相發展的新材料,可滿足電子產業迅速發展的需要,我們公司這一產品市場份額在全球佔第三位,在國內外具有廣泛的市場前景。”台嘉集團的項目工作人員很驕傲地介紹道。

今日青白江。劉有貴攝

而在位於青白江工業園區的江河創建西南產業基地,同樣也是一派繁忙景象。這個包攬了世界第一高樓(1007米沙特王國塔)和中國第一高樓(636米武漢綠地中心)的企業將其西南生產基地放到了青白江區,正是看中了青白江區“綠色建材基地”的定位。據悉,江河創建集團總投資8.1億元,將建設8條幕牆產品生產線,形成年產120萬平方米幕牆產品的生產能力,其中單元式幕牆60萬平方米,構件式幕牆60萬平方米,達產后預計可實現產值20億元。

在巨石集團,探訪青白江巨石新增9萬噸無鹼玻璃纖維產品生產線廠房,站在一塊全程跟蹤的顯示屏前,能看到6個巨大的原料塔通過輸送管道將配好的原材料送入投料器,流出多少,投料器自動補充多少。進入檢裝車間后,數台巨大的機器臂可將玻纖卷准確地抓送到檢測人員桌上﹔檢測好的紗團也不再需要人工識別,傳送帶上的機位可自動細分出品種、規格﹔所有流程完成后,還可通過自動化包裝系統完成包裝並送入自動化立體倉庫。公司負責人介紹道:“從原料石英砂到產品完成包裝裝車,整條生產線都已經實現了自動化。”

“巨石”整條生產線集世界眾多先進技術於一身,不僅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提升自動化水平,還降低了能耗和生產成本。想當初,2004年巨石建廠之始,兩條生產線上最高時需要人工2000多人,可通過不斷的技改,目前3條生產線僅有員工1400人。公司現已成功研發出廢絲粉磨回用技術、礦渣回收利用技術、純氧燃燒技術等,率先採用國際前沿的純氧燃燒技術,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減少了廢氣產生﹔自主設計的玻璃纖維廢絲再利用技術徹底解決了玻纖廢絲難以利用的世界級環保難題,其中鋰礦渣使用、廢氣污泥再利用技術為全國首創﹔廢絲粉磨回爐再利用,成為全國唯一一個實現全部廢絲回爐再利用的玻璃纖維生產企業。

老工業基地正在一點點煥發新貌,青白江的“變臉”不是一夕發生的,而是在每一天、每一小時、每一分一秒,都在加速進行著可喜的改變。

青白江老工業基地轉型,圍繞著“一帶一路”做文章。

川化集團邁出關鍵一步。2012年,川化集團打開與民企合作的混合制通道,與成都上官公司、太億公司合作,共建川化量力物流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川化營運資質優勢開展新業務。合作的另一個背景,是成都在“北改”中大力推進城區的市場調遷。成都量力鋼材城集中了成都85%以上的鋼鐵交易量,上千戶商家正因市場拆遷不知何去何從時,川化集團拋出橄欖枝。“不能因產能過剩、產業淘汰而盲目轉型。”川化量力物流負責人說,川化集團的轉型建立在充分的調研基礎之上。

繼川化量力之后,2013年11月,攀成鋼也實施了非鋼產業項目——達海工業科技綜合產業園建設。如果來到達海工業園,我們將會驚喜地了解到攀鋼與“互聯網+”聯姻后如何實現華麗轉身。在這裡,商家隻需在網上下單,就可以買到心儀的鋼材。登陸賬號,對比選材,提交付款……整個過程用時不到三分鐘。作為攀鋼集團轉型升級的代表作,西南第一家鋼鐵產業“互聯網+”電商平台——積微物聯網成功上線后,就一直佔領市場制高點。不僅速度快,產業園的規模、加工量在西南也是首屈一指。

青白江獨特口岸優勢的形成、物流業的崛起,與川化、攀成鋼等老工業企業血脈相連。青白江建區伊始,伴隨著攀成鋼和川化鐵路專用線的延伸,不僅支撐了兩大國企的發展,還盤活青白江相關上下游產業的發展。鐵路線,是青白江的優勢所在,轉型,並不代表完全割裂過去,而是“站在巨人的肩頭,展望世界”。

內陸老工業基地要實現華麗“變臉”,並非空穴來風,而是響應時代的號角,繼承過往的優勢,“時勢造就英雄”。

(責編:章華維、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