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晚,作为中宣部、文旅部、中国文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由成都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革命题材舞剧《努力餐》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华彩亮相。
作为历经市场与赛场、专家和观众检验的舞剧精品,《努力餐》以革命先烈英勇奋斗的党史内容,观众喜闻乐见的舞剧形式,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艺术品质,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在北京首都戏剧舞台,用艺术瞬间表达永恒信仰,以舞剧审美致敬百年征程。9日晚,该剧继续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
舞台大幕拉开,一座上世纪30年代的成都餐馆展现在北京观众眼前。回锅肉、麻婆豆腐、担担面……空气中仿佛飘来蒜苗的香味;店小二甩着抹布在店铺里忙碌着,耳边仿佛传来“喊堂”的吆喝声;三教九流的客人川流不息,盖碗茶、掏耳朵、擦皮鞋,成都市井生活百态跃然舞台之上,而大堂里精彩的表演更是让人目不暇接:开餐楼的车老板、变脸艺人亮嗓子、经常光顾餐馆的冷处长……在人声鼎沸的餐馆中,主要人物依次显现,他们彼此猜测着对方的身份和目的。
舞剧《努力餐》以革命烈士车耀先为人物原型,讲述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以成都“努力餐”楼为掩护与敌人周旋,捍卫信仰、开展情报斗争的故事。塑造了车老板、亮嗓子、黄三妹、冷处长等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舞剧形象再现党的历史,舞蹈直观传递优良传统。80多年前的“努力餐”楼是中共四川省委的秘密联络点,今天舞台上的“努力餐”楼是一首讴歌革命时期共产党人英勇无畏精神的红色史诗。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奋进时代,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舞剧《努力餐》以浓郁川味特色、鲜明巴蜀风格和中国民族歌舞气派的舞蹈与歌谣,艺术再现共产党人崇高革命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热情讴歌中国共产党百年丰功伟绩。
作为四川省、成都市献礼建党百年重点剧目,舞剧《努力餐》是四川省唯一入选中宣部、文旅部、中国文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进京展演的剧目。主创队伍和演出团队以高涨的政治热情和高标准的艺术追求,精心筹备、精益求精,用高质量的艺术水准保障北京献礼演出的完美呈现。
“在这部剧里我运用了许多川剧元素,并且得到了导演的认同,我们就尽可能地把四川的人文和风俗放在剧中。在剧本的表述和舞台呈现上,我们尽可能地靠近四川独有的风俗习惯,以及川剧的展示。亮嗓子在剧中是一个川剧演员,但其实这个人物设置在生活中也是有原型的,是依据川剧的历史故事而来的。”编剧潘乃奇说道。
该剧由近年来备受瞩目的新锐编导王思思、钱鑫执导。据了解,主创团队在无数次深入实地考察采风的基础上,选定川菜、川剧、川歌三组天府文化精粹融入舞剧表达中。将“吃川菜”搬上舞台,开创舞剧中的“第一次”,在剧中融入川剧“变脸”和戏曲程式丰富的舞蹈语汇,新颖而独特,引入四川方言说唱为全剧注入流行时尚,个性独具。在音乐方面,吸收四川典型器乐和川剧的特点,将川剧锣鼓配乐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融入其中。《太阳出来喜洋洋》《槐花几时开》耳熟能详的川渝民歌及川剧锣鼓等民族民间音乐与现代音乐曲风创意融合,凸显《努力餐》独特的地域元素。
新时代、新征程,新舞剧、新活力。波诡云谲的变脸独舞、炽热柔情的双人情舞,斗智斗勇的三人“盲”舞,静如磐石、行若流水的“印报”“送餐”群舞,不畏牺牲的屋顶“偷”舞……舞剧《努力餐》年轻的主创团队以传奇的戏剧故事和新颖的舞蹈语汇,巧借川剧、川曲、川歌、川舞、川菜等四川独有文化元素,浓情铺张成都生活美学画卷。
值得一提的是,由成都艺术剧院最新创作的以“乡村振兴,成都实践”为主题的现实主义题材话剧《川西坝上》也将于6月12日赴北京演出。这也是成都第一次同一院团同一时期两部精品剧目进京演出。两部剧目展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成都蜀风雅韵的人文风貌和生活美学,多维度彰显了天府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表达了成都大力发展文艺创作、“攀原登峰”的使命担当和奋斗决心。(成都日报记者 孔维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