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职工刘立明用10多年的时间复原“大来”照相机

2021年06月09日10:27  来源:北京日报
 

机床前,刘立明用了10多年的时间,把新中国第一台135照相机——“大来”照相机复原如初。

这台看起来古板的照相机,记录着一段追求民族工业发展的家国记忆。

新中国成立之后,刘立明的父亲刘学宾在北京王府井建立起大来照相机厂(现北京照相机总厂的前身)。在陈旧的机床前,刘学宾开始了研制国产照相机的漫长生涯。

1955年,刘学宾仿照德国“莱卡”相机的结构,研制出新中国第一台135照相机——“大来”照相机。这款照相机为135联动测距式,最高快门速度为1/500秒,镜头最大孔径为F3.5。除镜头的光学玻璃镜片之外,所有零部件都是由该厂自己制造的。至1956年,已有12台“大来”照相机试制成功。

1956年8月4日的《北京日报》,曾自豪地以《“看,咱们的国产照相机”》为题,首次展示了这款“大来”照相机的尊容,同时发表了用这种照相机拍摄的东长安街街景照片,效果清晰。新华社、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媒体先后进行了报道。

当时我国试制成功的这款“大来”照相机,与苏联、日本同类型仿德国“莱卡”照相机,制造技术同处世界领先水平。

遗憾的是,由于历史原因,仅剩的几台“大来”照相机在“文革”期间被拆散,只留下了数百个残缺不全的零件被保存了下来。

复原自己呕心沥血研制的“大来”照相机,一直是刘学宾的心愿,不过始终未能实现。1991年,刘学宾卧病在床,将装着“大来”照相机零件的铁盒子交给了儿子刘立明,并叮嘱他在合适的时机将这台相机组装复原。

“修理照相机的手艺,是我父亲教给我的。2007年,我退休后,就将这台照相机的复原工作提上了日程:用祖传的这门手艺,把新中国第一台135照相机复原。”

不过,复原照相机的工作并非一蹴而就。留存下来的上百个零部件,原本来自于多台相机的拆件,经过时间的洗礼,这些零部件沾满了污渍,难以清理干净。更糟糕的是,由于当时加工条件的限制,每台相机的零部件之间都存在着公差。刘立明试着将所有零部件重新安装,但怎么努力,就是没办法拼到一块。“相机的零件都在,但有些零部件就是差上零点一、二毫米拧不上去,必须得对零件进行再加工。”难度太大,复原照相机的工作一度难以进行下去。

2008年,在一场展览会上,刘立明看到了从国外进口的微型车床,这让他欣喜不已。“有了车床,就可以在家加工精密零件,修复相机又有了可能。”就这样,刘立明把这台机床搬回了家,开始了漫长的零件打磨过程。

在零件复原过程中,刘立明拿起零部件,用卡尺量好原机的精确度,再通过机床,把每个零件打磨至与原件不差分毫的标准。坐在机床前,刘立明十分小心地处理着每一个零部件,经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照相机是个精密机器,有的零部件小至1毫米左右、薄至0.1毫米左右。为此,刘立明戴上20倍的筒状放大镜方能工作,到了晚上,在台灯下手拿着各种工具一点一点地抠,用小锉一刀一刀地锉,用超细砂纸一层一层地磨。长时间的操作之后,手掌上磨出了茧子,手指上磨起了水泡。

老照相机仅存的零部件十分稀缺,有些关键零部件只留下了一件,修复工作不能有丝毫闪失。现仅存一台照相机的外壳,壳上刻着“北京大来照像机厂”的落款和一个隶书“大来”的商标,还刻上了这台照相机的编号:107。“有些东西,不留住就没有了,所以修复要保留老相机的原汁原味,要把‘大来’最独特的印记留存下来。”刘立明说。

为了能让“大来”相机的组装过程更加精准,刘立明还找出家里的老“莱卡”相机开始拆卸,一件一件对照已经打磨好的零件进行编组记忆,再复原组装,在组装过程中熟悉拆装顺序和工艺。

一次又一次的组装和调试,终于迎来了结果。2021年年初,“大来”牌照相机复原组装成功。新中国研制的第一台135相机,再一次完整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刘立明在复原“大来”照相机的过程中发现,照相机机身内部还留着父亲在制造该相机时的签名——一个大写的花体“L”和编号107,与机身顶部刻印的编号是一致的。刘立明把这一处珍贵的痕迹保存了下来,如今依然在照相机机身内隐藏着。“相机是用来记录历史的,而这台传奇的相机,本身也是一段历史。”刘立明说。(北京日报记者 李博)

(责编:袁菡苓、罗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