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在国网四川送变电公司施工建设的白鹤滩水电站500千伏接网工程施工现场的电力工人正在指挥牵引场作业。刘湘钒摄 |
“马上牵引绳要放完了,导线即将出线。张力场和牵引场相关人员注意配合。”
5月24日上午10时,天色灰蒙,凉风习习,国网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放线班的高东全在施工现场手持对讲机喊话。高塔下是分散在各处的守塔护线人员,大家全神贯注。
三天前,随着轰鸣的马达声,白鹤滩水电站500千伏接网工程的最后一个区段放线工作启动。该放线区段为同塔双回线路,共计6相导线,因为跨越次数最多、难度最大,施工内容也最繁琐。
“这段山地坡度大,线路受地形及已有线路影响,短距离内跨越多,停电施工窗口期短,都给我们放线工作带来困难。”高东全说,此次作业的放线区段,导线需要下穿±800千伏锦苏特高压直流线路,连续跨越500千伏、220千伏线路4次,因此该区段成为该工程放线施工的最难啃的硬骨头。
之前经协调,项目部最后接到的停电准许时间为5月20日至6月1日,仅有10天。10天,对负责该区段的项目经理王培而言,已是来之不易,这是多次协调后的结果。
从去年10月起,王培和他的同事就按接到的停电计划开始着手草拟跨越施工工作计划和施工方案。今年4月初,因停电时间变化不确定,为确保规定时间内的高效严谨,经讨论后,王培果断缩短区段,将原有的ABN000—ABN013区段改为ABN000—ABN008区段,又将参与施工人员与机具设备按双倍进行配置,并增加后勤保障组用于及时补充,为施工做足功课。
针对此次施工中多次跨越的难点,项目部改变传统的“先放线后紧线”模式,以铁塔为基准,左边进行放线,右边进行紧线、附件安装。整个过程采用张力放线,紧跟“六步走”:由无人机将一级绳越过一基基铁塔,由塔上人员将其固定至放线滑车上,然后由一级绳换成较粗的二级绳,再由二级绳换成更粗的三级绳,再连接小牵绳、大牵绳,最后由大牵绳牵引四根导线完成跨越施工。
加大投入的人力成本一方面暂缓了时间被压缩后的压力,也为安全上紧了“发条”。
“大风和雨经常突如其来,但凡好天气,项目部都在埋头抓作业、抢时间。”项目副总工程师钟磊说,在这里,随时都可能刮起六七级的大风,极易引起线路跳槽。一天中遭遇四季的变化,是山区特有的天气常态,施工需要精准判断,这也加大了时间上的压力。
转角塔ABN004守塔高空人员文庆贵、吕厚伦是高空作业熟手,不到10分钟就到达80米的高空开始作业。中午12时,放线持续进行,他们要继续在塔上盯着滑车,随时准备调整滑车角度,午饭也在80米的高空草草解决。在工程现场,“抢时间”成为不同层级、不同作业人员的共识。
目前,白鹤滩水电站500千伏接网工程ABN000—ABN008区段已完成4相导线放线工作,为工程全线竣工发起最后的冲刺。(方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