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毕业时跨专业学列车驾驶,历经6年终成动车司机

时速300公里的“飞驰人生”

2021年05月25日07:16  来源:四川日报
 
原标题:时速300公里的“飞驰人生”

  陈龙准备上班。

  编者按

  小康生活,是中华民族一直追求的理想社会生活状态。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四川人民勠力同心、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稳步增强。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四川日报全媒体推出“我的‘带感’生活”特别报道,通过10名“见证人”经历的变化,反映我省各行各业的发展成就,折射时代进步和社会变迁。敬请关注。

  小康见证人

  陈龙,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成都机务段动车运用车间司机。2018年四川抗洪抢险中,火爆全网的“重车压桥”新闻,陈龙是主人公之一。他驾驶4000吨级重载货运列车驶上涪江大桥,用火车重量压住桥梁,抵御汹涌而至的洪水,坚守近6个小时,直至洪峰退去。曾获集团优秀共产党员、抗洪先进、五四好青年等表彰。

  “飞驰人生”!坐在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成都机务段动车运用车间司机陈龙对面,听他讲述驾驶动车的各种见闻和感受,记者脑海中迸出这个词汇。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飞驰人生是一个美好愿望,但对时速经常达300公里的陈龙来说,这是他工作的一部分。

  5月14日,成都东客站,记者见到正在做上班前准备的陈龙。笔挺的白衬衫、帅气的帽子,配上领带、肩章、白手套,再拖上一个精致的工作旅行箱,穿行在熙熙攘攘的旅客中,陈龙吸引了不少目光。

  时速从80公里变成300公里

  陈龙是一位“90后”,2013年从兰州交大铁道技术学院毕业。学铁道通信信号的他,却走上驾驶岗位。“确实‘走偏了’一点,这是我有意为之。”陈龙说,小时候最爱之一,就是驾驶家里或邻居的拖拉机、“三蹦子”,在颠簸中不断前进,特别喜欢这种“速度感”。“参加工作后,发现有机会进入驾驶岗位,我毫不犹豫报了名。”完成一系列培训、考试后,陈龙成为一名实习驾驶员。从最基层岗位干起,从普快实习驾驶员到转正,到副驾驶、主驾驶,再到动车驾驶,就跟自己操控的机车越来越快一样,陈龙也在快速进步。他直言,在追求“速度感”的同时,自己的“幸福感”不断提升,“觉得生活越来越有劲儿,越来越‘带感’。”

  2018年四川抗洪抢险中,陈龙和同事驾驶4000吨级重载货运列车驶上涪江大桥,以抵御洪水,防止桥梁垮塌。陈龙说,“重车压桥”新闻火爆全网时,他已在准备动车司机资格考试了,“我是一名党员,关键时刻就应该顶上去。”2019年,他通过笔试、面试、实操等层层考验,获得动车驾驶资格。

  驾驶的火车时速从80公里变成300公里,陈龙笑称:这是速度与激情,速度是动车时速,激情是工作状态。“在驾驶室,每当看着轨道两旁的建筑、植被飞闪而过,内心总会涌起激情。这份激情,激励着我不断提高自己。”

  动车司机10年增加20多倍

  如今,陈龙时常在成灌线上飞驰。这是一条非常有意义的线路。2010年5月,由CRH1型动车组担当的成灌线首发列车从成都驶出,正点抵达青城山站,四川由此进入高铁时代。

  11年间,四川轨道交通的发展巨变,陈龙可以说经历了绝大部分。“变化是全方位的。”陈龙以驾驶过的机车举例,“2013年时,是韶山3型电力机车,后来是韶山4型,再后来是和谐系列电力机车,也就是我们开去压桥的那一种。”这几年,动车飞速发展,“现在我们仅动车组就有15种型号”。陈龙还透露,十年前,成都机务段只有24名动车司机,现在已有500余人。

  说起自己感受最深的事,陈龙提到一个词:“上座率”。“旅客越来越多。”他说,这些年亲眼见证了一条条动车线路上的旅客从少到多,不断增加班列,以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十年前,我们开行16对动车组,如今开行超过360对动车组。”数据背后,反映的是基建越来越好,也反映了高铁不仅覆盖越来越多的人群,也让更多人出行更方便。

  陈龙说,“速度感”“上座率”这些词,是大家生活越来越美好的最接地气的证明。自己一个人“带感”不算啥,每个人的生活越来越好,才是最“带感”的。“我正在经历这个美好的时代。”

  “蜀道已不再难。”陈龙说,现在大家身边有西成、兰渝、成雅、成贵等高铁线路,未来还有川南城际、成渝中线、成达万、蓉昆和西昆等线路,四川的高铁线路不断加密。“当动车驰骋在巴蜀大地上时,是我们国家快速发展的有力证明,也是老百姓步入小康生活最美的印证。”

  小康感言

  陈龙:以前我回家乡,坐火车超过20个小时,现在动车5个多小时就到了。我们的高铁还在不断进步、不断加快,这让我非常憧憬以后的生活:早上在成都,中午就能在北京看天安门,下午爬完长城,晚上就能回成都,说不定这样的日子不远了。希望我们的高铁越开越多,为大家的生活带来更多高品质体验。(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浩/文郑晓飞/图)

(责编:章华维、罗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