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科技馆
川菜博物馆、泡菜博物馆、白酒博物馆、中医药博物馆、芝麻油博物馆、藤椒博物馆、盐业博物馆……
俗话说:“食在中国,味在四川”,作为一个以“味道”闻名的省份,四川甚至专门为味道建了不少科普基地,从而让味道有了“百科全书”,丰富了大家的认知和想象。
在这些基地里,人们既可以分享关于“味道”的记忆和情感,也能了解“味道”背后的历史和发展。
A 辣
探访成都川菜博物馆
半年内教了200位老外学做川菜
“寻味”科普基地,成都川菜博物馆是必去的打卡地。
坐落于成都西郊、2007年开馆,成都川菜博物馆是世界唯一以菜系文化为陈列内容的活态主题博物馆。它还有一个更为“出圈”的名号:可以吃回票价的博物馆。担担面、钟水饺、锅盔、凉面……十几个种类随便吃。
成都川菜博物馆的走红源于川菜的风靡,极为丰富的菜式和烹饪手法,加上深厚的饮食文化,使得这口“麻辣鲜香”收获了国内外无数忠实拥趸。
“有人的地方就有川菜”,成都川菜博物馆馆长张辉强这样形容川菜在世界的影响力,“不到半年,我已经教了200多个老外学川菜了。”博物馆的川菜师傅何莘澄同样深有体会:“不少老外不远万里前来打卡,甚至还要拜师学艺。他们不满足于仅是品尝,还要有更深入的体验。”
博物馆是如何全方位展现“万人迷”的川菜的?
一是“专”,追根溯源,把川菜讲明白。“川菜是什么时候有的?古代的川人也吃火锅吗?抄手皮为什么是方的?水饺皮为什么是圆的?如果我们四川人和厨师都不了解这些问题,怎么向世界传播川菜?”张辉强表示,为了回答好这些问题,博物馆创始人芶德花了20多年搜集有关的旧物。
二是“活”,把静态的参观变为动态的体验。“要向全球推广川菜文化,仅靠静态呈现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眼观、鼻闻、口尝,才能更好理解川菜的内涵。”张辉强一边介绍,一边将记者带到互动体验区。
一碗大刀金丝面的制作引来不少人的围观,川菜师傅赵长鑫蒙住双眼切面皮,然后把切好的面条一根根穿入针孔。“居然可以穿进26根!”参观群众啧啧称奇。“金丝面讲究细如发丝,绵而不断,考验的是刀工。”赵长鑫表示。
除了全方位感受川菜刀工、火候及成菜过程,参观者还可以在专业厨师指导下,亲手制作经典川菜。“只有你亲手去操作了,才能把川菜文化烙刻在心中。”张辉强说。
三是“和”,打造属于川菜的文化空间。多年的摸索,让张辉强认识到仅仅展示川菜是不够的,还需要找到川菜和四川文化之间的关联。他们在科普基地内设置了品茗休闲馆、灶王祠等多个文化空间,让参观者在饮茶中体会“茶饭相随、饮食相依”的四川饮食文化;在敬灶王中,感悟“一餐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民俗。
B 酸
探访中国泡菜博物馆
用科技元素诠释泡菜的前世今生
川菜有“菜肴口味多复合”之说,除了麻辣,成都川菜博物馆价值400万元的镇馆之宝——清代康熙年间的“青花四开光山水人物纹泡菜坛”,将记者引到下一个科普基地——中国泡菜博物馆,体味那醒脾开胃的酸味。
世界泡菜看中国,中国泡菜看四川。作为“川菜之骨”和“佐料之王”,泡菜是大菜上来之前的开胃小食,是宵夜送粥的妙物,是川人须臾难以离开的餐食。它所代表的酸味居五味之首:不仅因其最为古老,还因其不断创新。酸辣、酸甜、酸咸……与各种味道复合,碰撞出新的口味,深受人们喜爱。
传承和创新也是中国泡菜博物馆的关键词。博物馆位于泡菜之乡眉山市,于2012年正式开馆。在眉山,小小的泡菜一年能为当地带来200多亿元的收入。在这座拥有3层楼的博物馆里,关于传统和创新的理念随处可见。
时间见证泡菜的变迁。博物馆1楼,系统展示了中国泡菜3000年的发展历史,参观者可以从器物、主材、技术等的流变中感知其文化的演变和发展。
空间展示泡菜的丰富种类和地域特色。博物馆的3层楼,分别对应着世界泡菜和中国泡菜、四川泡菜、东坡泡菜,琳琅满目的产品,酸香浓郁的味道,描绘出不同地域的泡菜创新。
时间和空间的碰撞,造就繁多的品类。从主材来看,从泡蔬菜到泡肉再到无所不泡;从口味上,也产生了泡椒味、鱼香味、酸菜味等新味道。
产品的创新也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在博物馆外,一个偌大的中国泡菜城已然形成。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泡菜产业孵化中心、泡菜创新团队等,共同形成了眉山泡菜产业链,把一碟小菜做成了大生意。
传统和创新也体现在博物馆本身的设置上,弧形连屏投影、幻想成像、球幕、电子沙盘……利用现代科技元素,高度还原了古时生产、制作泡菜的情形,让参观者更好地了解这道酸食的前世今生。这些科技元素的引入,源于几年前的一次创新——博物馆在2018年进行升级改造,这些科技感的展示方式应运而生。“改造升级后,展陈方式、宣传方式上都有创新,主要是为了让参观者有更好的体验感和参与感。”博物馆工作人员说。
C 苦
探访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
这里可以看可以互动
慈禧太后养生第一药——茯苓饼、3000种保存完好的药物标本……领略了川菜、泡菜的滋味后,记者来到第三站——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
提起中药,大家第一反应便是“苦”。苦是一种大家都难以接受的味道,但“良药苦口”“苦尽甘来”,中国古人在“苦”中尝到了“甜”。在此次探访中,嗅觉上的苦,因为将近两万件藏品上演的“盛宴”,而转变为了视觉上的甜。
博物馆珍藏了3000种药物标本,包含矿物药标本、植物药标本、动物药标本等。除了常见的中药,还收藏了许多名贵、罕见的药材,如麝香、牛黄、野山参、燕窝等,海龟、海豹、虎骨等大型生物标本,特大的牛宝、野生茯苓等珍品,羚羊角、猴枣、西洋参等进口标本。而最受参观者喜欢的,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一具高约1.5米的孟加拉虎骨标本,它也是目前全国中医药院校中唯一一副完整的虎骨标本,各部位骨骼结构清晰分明。
有趣的是,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标本中有不少仿品,欢迎大家来“找茬”。之后,工作人员会根据观众的判断进行耐心讲解。
“我们希望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公众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药。”该馆负责人介绍,这种不断创新的理念一直伴随着博物馆的发展。2002年,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由1956年建立的中药标本馆和1989年建立的医史博物馆合并而成,在随后的10多年里,它不断探索新的呈现形式,探索的濒危生物室、伪药室、网上中药标本室均是国内首创,而后又迁址温江新建,于2018年向公众开放。“展品更为丰富,互动性也增强了。”上述负责人说。
可以看,还可以亲身参与。漫步在清代药房“步景堂”,体验药房候诊、诊疗、抓药等情景;操作中药碾药的各种装置,亲身体验碾药、捣药等环节,感受中药炮制的过程;而在深受欢迎的太极体验区,人们可以跟随影像教学,学习陈氏太极拳等动作。(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