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围绕如何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万源市草坝镇积极探索,推出“数字草坝”云治理平台,以“数字”赋能“数治”,全面加快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草坝镇位于万源市西南部,距万源市城区100余公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中,草坝镇与原新店、柳黄“三乡合一”,幅员面积增至204平方公里,辖11个村、2个社区,村民小组90个,户籍人口9527户28311人。山高路远、地广人稀,基层治理成为当地的老大难。
万源市草坝镇派出所工作人员张涛介绍,因为草坝场镇的道路狭窄,车流量很大,以前草坝派出所通过出警、贴罚单、喊话等多种方式来整治草坝场镇的交通问题,效果都不明显。
今年2月,草坝镇推出“数字草坝”云治理平台,将全镇分为16个网格区块,依托“互联网+物联网”技术,配套近百组“千里眼”和“顺风耳”,实时监管、统一指挥,实行智能化管理。
“看到有人员、有车辆乱停乱放之后,我们就通过用喇叭吼的形式,来整治草坝整个场镇的交通问题,现在草坝整个场镇的交通得到了改善,基本没有乱停乱放的行为了。”张涛说,现在一个人就可以管理好场镇交通。而在以前,万源市草坝镇场镇交通管理要综合动用派出所民警、镇政府工作人员、社区网格员多方力量,效果却事倍功半。
交通保畅只是场镇治理的一个缩影,“数治”赋能后的草坝镇,治安环境、“五治”水平均得到大幅提升。
“数治”平台不仅解决了场镇治理的疑难杂症,还是基层干部“减负”的好帮手,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杜绝了效能递减。万源市草坝镇政府工作人员罗林感受最深,新冠疫苗接种信息统计平时需要一周的时间,现在通过数据平台的筛查,只需要两个小时的时间就能够解决这项工作。
“数字”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数字草坝”让偏远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一键“点单”,干部到家“帮办”。通过“数字草坝”平台,村民陈明尧反映的村上路灯问题不但得到了及时解决,还在镇干部的指导下,了解了更多的农技知识和惠民政策。万源市草坝镇光华村村民陈明尧说:“以前办事不方便,有这个数字平台,就比以前方便很多,有个啥事不用跑路,手机上都可以解决。”
云端小“数治”,基层大治理。“数字草坝”富含信息速递、数据急汇、民生乐享、科普趣学、场镇善治等多项功能,兼具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多重任务,是把改革成果转化为发展红利和治理实效,夯实治蜀兴川底部支撑的末端实践。
中共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熊江成表示,“数字草坝”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是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一次有效探索。下一步,将总结用好数字化治理的成功经验,扩大试点范围,创建城乡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万源品牌,进一步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陈本强、马娟、冉渡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