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需求为导向 用服务作供给 自贡成功走出一条公共服务扶贫之路

2021年05月14日18:52  来源:自贡网
 
原标题:以需求为导向 用服务作供给 自贡成功走出一条公共服务扶贫之路

  公共服务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脱贫攻坚战的完成质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在脱贫攻坚战中,自贡市以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公共服务项目建设为抓手,将各类资源、资金向贫困村倾斜,使得这些村在脱贫摘帽的同时,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其中,累计建成“1+6”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352个,建设培育省级“四好村”165个、市级“四好村”542个,省级文化扶贫示范村10个……经过多年的实践,自贡市打通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走出了一条“以需求为导向,用服务作供给”的公共服务扶贫之路。

图:省级文化扶贫示范村——沿滩区詹井村

图:省级文化扶贫示范村——沿滩区詹井村

  文化助力
激发新时代乡村活力

  夜幕降临,荣县乐德镇筲箕嘴村综合服务中心广场上热闹非凡。该村业余文化活动队队员们在村文化宣传员蒋慧丽的带领下,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准确踩着节拍,挥手、扭腰、踢腿、转身……

  近年来,自贡市着力优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建成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709个,全覆盖113个脱贫村,脱贫村文化室按照“七个有”指标全部提前达标,大安区三多寨镇狮子村等10个脱贫村被命名为四川省文化扶贫示范村;着力提高脱贫村公共基础设施服务标准,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设施实现100%全覆盖,脱贫村卫生室全部达到四川省甲级村卫生室标准;成功建成网络扶贫信息服务体系,通过“村村响”“户户通”等,实现脱贫村网络覆盖、信息覆盖、服务覆盖。

  5年来,富顺县乡镇文艺调演、贡井区龙腾狮跃闹元宵活动等自贡市各区县及乡镇特色品牌活动蓬勃开展,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庆活动共计举办1000余场次,文化惠民演出4000余场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6.7万余场次,农家书屋出版物更新33.84万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乡风文明起到了促进作用。

  此外,自贡市有4名调解员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3名调解员获“全国先进人民调解员”称号。自贡市还投入资金共计118.71万元,鼓励专职人民调解员和退休政法干警、律师等社会专业人士、基层德高望重人士设立调解室,“王大妈婚姻家庭调解室”等品牌调解室脱颖而出,全市有25名专家型人民调解员入围全省调解专家库。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调解案件达12297件,调解成功率达98%。

  教育惠民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日前,位于沱江南岸的富顺县长滩镇均安小学校幼儿园门口,送子女上学的家长络绎不绝。“学校就在家门口,送孩子上学走几步就到了。”学生家长林绵芬感慨道。

  脱贫大计,教育为先。扶贫必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自贡市把教育扶贫作为“八个一批”精准扶贫攻坚行动重要内容之一,找对“穷根”,明确靶向,聚焦“义务教育有保障”,着力织密“三张教育保障网”,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创新县、乡镇、校、村四级联控联保机制,入学通知、辍学报告和复学动员等制度得到有力落实,大中小学及幼儿园“免、奖、助、贷、补”资助政策全覆盖,建档立卡家庭的学生100%入学,无因贫失学辍学现象发生。

  5年来,自贡市累计投入9.26亿元,推进384所学校校舍新建改扩建、农村学校旱厕改造、设施设备添置、教育信息化建设等,全面改善办学条件。258所中小学和143个教学点全部联网,实现数字资源全覆盖。

  5年来,自贡市以2.26万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学生为重点对象,构建起集“免、奖、助、贷、补”多维一体的教育扶贫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累计资助8.34万人次、1.34亿元。

  实施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1年-2020年),累计总投入13.25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项目187个,增加优质普惠性学前教育学位2.3万个,有效缓解困扰群众多年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另外,国培计划、省培市培项目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4.48万人次。

  自贡市一系列教育扶贫方案相继出台,教育扶贫暖心政策先后落地,不仅为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每一个有梦想的孩子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健康扶贫
为群众撑起保护伞

  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和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均控制在10%以内;建成113个脱贫村卫生室、107个健康管理站,签约服务管理贫困慢性病患者1.46万人;建成国家卫生乡镇12个、省级卫生县城2个、省级卫生乡镇(村)319个……一组组数字格外抢眼,一个个成果令人振奋。近年来,聚焦“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自贡市深入实施健康扶贫“五大行动”和“三个一批”工程,着力减存量、控增量,努力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少生病”。

  自贡市着力构建基本医疗保障、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基金救助四重医疗保障体系,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建成规范化标准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1537个,培训基层卫技人员2万余人次,确保贫困群众“看得上病”;确定市县大病救治定点医院18家,建立1313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累计投入87.82万元兜底救助贫困重病患者399人次,确保贫困群众“看得好病”;开展健康“五进、五讲”活动7700余场,全市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连续16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通过一系列健康扶贫举措,自贡市医疗保障水平明显增强,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社会保障兜底
托起困难群众稳稳的幸福

  社会保障扶贫在脱贫攻坚中具有兜底保障作用,近年来,自贡市出台了一系列“硬核”纾困举措,托起困难群众稳稳的幸福。

  5年来,全市有5.4万名建档立卡户纳入“低保兜底一批”救助范畴,3046名建档立卡户纳入特困人员供养。农村低保标准由2016年的每人2280元/年,提高到5040元/年,增幅达121%。2016年以来,为符合“三类困难群体”条件的50.48万名群众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落实代缴资金4886万元,扶贫代缴工作超额、提前完成。此外,自贡市共创建市、县残疾人“双创”示范基地108个,发放奖励扶持资金57.7万元,安置和带动近千名残疾人增收致富。

  2016年以来,自贡市社会保障扶贫专项兜底保障894.45万人次,支出11.09亿元。其中,低保兜底557.9万人次,支出8.2亿元;贫困残疾人扶助286.07万人次,支出近2.4亿元,其中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47.5万人次,支出1.35亿元;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37.8万人次,支出0.96亿元;发放残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补贴0.77万人次,支出864.79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扶贫代缴50.48万人次,支出0.49亿元。

  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是脱贫攻坚的应有之义,自贡市聚焦公共服务的短板和弱项,聚焦质量标准制定与监管,全方位推进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建设,筑牢了民生保障底线,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自贡网记者 陈凡逸)

(责编:章华维、罗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