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地对接 深化成都“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

第三十五期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秘书长沙龙活动在成都举办

王波

2021年05月10日15:49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5月10日,由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主办,中国生物材料学会承办的第三十五期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秘书长沙龙活动在成都举办。活动以“科技社团促进科技经济融合的创新模式”为主题,旨在做强“科创中国”品牌,提升全国学会促进科技经济融合服务能力,助力区域和产业创新发展,将组织协调国家级重点学会与成都主要功能区深入对接,推动签订会地合作协议,着力于进一步打通国家级重点学会资源服务成都产业发展的供需通道,推动成都会地联合创新体系提档升级。据悉,这是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秘书长沙龙活动首次在北京以外城市举办。

此次活动通过主题报告、研讨交流、工作对接等方式,搭建会地对接平台,邀请了有关专家、全国学会秘书长等介绍工作开展情况和经验体会,并围绕提升学会服务科技经济融合能力、打通组织动员科技工作者服务产业一线渠道、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模式、建设新型产学协同组织、与地方政府和地方科协合作联动等方面进行研讨交流。

以创新发展培育新动能,成都坚持14个产业生态圈引领66个产业功能区发展,规划建设54个高品质科创空间,加快培育开放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城市竞争优势实现战略性重塑。

去年9月,成都市首个会地联合创新中心在成都先进材料产业功能区签约落地。中国材料研究会、青白江区政府、成都玉龙化工有限公司、成都先进材料产业技术协会、市科协签订“先进材料会地联合创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先进材料会地联合创新中心”。

加快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推动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今年,成都将积极推动创新体系建设先行试点,以全市14个产业生态圈、66个产业功能区、54个高品质科创空间为载体,构建会地联合创新体系,推动科创要素在产业生态圈集聚。

活动中,一批会地合作签约项目落地。其中,中国作物学会与邛崃市政府将合作共建“科技服务联合体—邛崃市种业科技服务创新基地”,将解决种业发展中存在的种子培育、成果转化、人才需求等突出问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郫都区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将建立会地联合创新中心,进扎实推进创新驱动助力郫都区食品饮料产业发展。

以“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合作协议为引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成都将发挥国家级学会资源富集优势,重点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与中国科协共同支持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联系院士、顶尖科学家在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设立专属实验室等原创研发载体;以产业功能区发展需求为导向,围绕解决前沿技术应用研究、引进转化、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等问题,支持全国重点学会专家(团队)在产业功能区探索设立产业研究院、转移转化中心等实体化的会地联合创新中心,探索建立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形成服务企业、产业、产业功能区和产业生态圈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

新闻链接:

什么是“科创中国”?

“科创中国”是中国科协打造的创新、创业、创造服务品牌,旨在通过聚焦产学研金用多方力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科创中国”充分借力科协组织的人才智力和组织网络优势,以平台建设为支撑,促进技术服务与交易;以试点建设为依托,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以组织建设为核心,壮大产学合作网络,通过搭建数字化平台、试点城市和组织创新 “三位一体”统筹工作机制,搭建创新平台,引导资源下沉,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