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常年有蓄水稻田60万亩,具有得天独厚的小龙虾养殖条件。通过专合社的运作,小龙虾养殖成为了泸县农民的主要增收途径之一。今年,泸县海牧种植专业合作社根据自身优势,从稻虾模式改变为推广双稻双虾养殖模式,又闯出一条致富路。
“我们从正月初三(2月14日)开始卖,卖到现在三月二十六(5月7日),已经卖15万余元。”泸县玄滩镇虾哥家庭农场负责人刘存玉说。
2018年,通过泸县海牧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介绍,刘存玉一家到玄滩镇石鹅沟村承包了40亩土地养龙虾,一年收入20多万元,亩产值5000元。
泸县地处川南,年平均气温为18.1度,一年四季都可捕捞小龙虾。特别是在春节前后至4月,当其他地方的小龙虾不能捕捞时,泸县的小龙虾刚好错峰上市,成为了市场上的稀缺货,可以卖出很好的价钱。
“现在秧子已经插完了,就打算下一季养大头虾,跟海牧专合社签定了合同,预计每亩产150斤,预计价40元一斤,一亩有6000元左右。”刘存玉说。每年5月,湖北的小龙虾正式上市,龙虾的价格大幅下跌,泸县的小龙虾就没有竞争优势。
“为此,泸县海牧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不断创新,经过不懈努力探索,成功开创双稻双虾的轮作模式。2020年在基地验证,示范户应用推广,确定该模式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双稻是指一季中稻和一季再生稻,双虾则是一季台湾大头虾和一季小龙虾,双稻双虾亩产值在1.5万左右元。
在实施水产养殖中,泸县一直推行稻虾立体种养,并根据实际情况大面积推广双稻双虾种养模式,即在一年时间里,一亩地根据季节变换,种植一季中稻,一季再生稻,同时养殖一季小龙虾,一季大头虾。通过种养循环,让水稻和虾在生长过程中相互促进,优劣互补,既实现水产健康养殖,又生产出优质的大米,最大化提高田块的传出率,提高农民的种养殖收入。(曾佐然、陈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