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虎子
博物馆展出的馆藏器物
长了很多“脚”的瓷砚是不是成都特产?琉璃厂的地名来源于窑址?昨日,位于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31号的成都隋唐窑址博物馆正式完成升级改造并向公众开放。
成都隋唐窑址博物馆馆藏器物近2000件,主要有陶器、瓷器、窑具、建筑构件、陶俑和动物模型,以及钱币、兽骨、铜器与石器等,大多为民间日用器皿、文房用具等。博物馆共设三个展厅,通过抟土成器、秦砖汉瓦、城西窑业、成都平原的瓷器4个单元,全面展示了成都平原从新石器时代至明代各个历史时期的陶瓷生产历史,勾勒出一幅成都平原的陶瓷极简史。
一到现场,记者就被西晋至南朝时期的一件青瓷虎子吸引了,这件成都地区出土的文物分外可爱,就像一只趴着的小老虎,昂着脑袋,张嘴大吼,背上还有一个提梁。据了解,这件虎子出土于汉晋南北朝时期墓葬中,这类瓷器产品在长江中下游较为常见,在成都平原出土则较为少见,是一件结合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早期青瓷佳品。
在“城西窑业”部分,记者看到了一件出土于青羊宫窑址、造型独特的文房用具:多足瓷砚。它的砚身为辟雍砚的造型,砚身周围密布像马蹄一样的砚足,在众多展品中显得格外突出。工作人员表示,青羊宫窑生产的多足砚在同时期成都平原的其他窑场并不多见,可以说是青羊宫窑的特色产品!
在二楼展厅陈列着来自四川地区其他古代窑场的文物。比如四川青瓷窑场的另一个典型代表邛窑。邛窑早期以烧制青瓷为主,隋唐以来,创烧了独特的高温釉下复合彩和邛三彩瓷器,开辟了陶瓷装饰的新篇章。位于都江堰市金凤乡的金凤窑,其烧造年代为北宋早期至元代,在最为繁盛的南宋中晚期,以生产黑釉瓷器为主。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展陈的陶瓷器不仅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使用价值,还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揭示了成都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丰富内涵和强大实力。
“青羊宫边古窑址,锦江侧畔话陶瓷。”博物馆还突出介绍了青羊宫窑的兴衰过往。记者了解到,此处古窑址1954年首次被发现,因其位于青羊宫附近,故被称作青羊宫窑,又因此处窑场的生产年代集中在隋唐时期,又称“隋唐窑址”。青羊宫窑址是四川省迄今为止规模较大,保存完整的隋唐时期的窑场,它的发现填补了长江上游早期古陶瓷遗址分布的空白。窑址内发现了秦汉陶窑、隋短龙窑与唐代馒头窑等7座窑,其中隋代短型龙窑的发现在全国尚属首次。
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青羊宫窑以烧制青釉瓷器为主,属南方青瓷窑系,是一处具有浓厚四川本土特色的大型民窑。从秦汉时期开始,青羊宫窑所在地的陶瓷器制作与生产持续时间长达千年之久,隋唐时期,紧邻成都的青羊宫窑更以丰富的产品供给成都,成为城市经济与文化生活生动而靓丽的一部分,具有较高的考古与科研价值。(成都日报记者 李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