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稻城县:牢筑产业基础 亮出乡村振兴“新”名片

朱虹

2021年05月04日21:23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彼时靠上山挖虫草、捡松茸维持生计的村民,如今下起了“产业棋”,撑起了“致富伞”;彼时被时光遗忘的村旮旯,如今蝶变成了3A级旅游景区。

这一切的变化,源于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梯度推进乡村振兴,夯实产业基础带来的红利。产业好比是乡村发展的“牛鼻子”,抓住它,乡村振兴就大有希望。近年来,稻城县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发展特色产业,呈现出乡村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打造出一张张独具地方特色的新名片。

俄牙同乡 特色种植业成为农民增收新引擎

3月的俄牙同乡羊肚菌种植基地,一朵朵鲜嫩的羊肚菌长势喜人,种植户们深入大棚内进行集中采摘,再晾晒烘干,忙得不亦乐乎……这是俄牙同乡羊肚菌丰收季的景象。

鲜嫩的羊肚菌。稻城县委宣传部供图

据稻城县俄牙同乡书记丁真多吉介绍,自2019年开始,该乡先后在牙垭村成立合作社,并选取10户试种了7亩羊肚菌,亩产达100斤干货,按当时市场价格收入达37000元。尝到试种甜头,村民纷纷开始种植,今年继续扩种67亩,采取“县委县政府资金补助+农户自筹”的模式,每亩投资1.5万元用于大棚建设。目前,羊肚菌以全部销售完。其中,村民牙古家除去投入资金,亩产收入达10457元左右。

发展羊肚菌产业只是俄牙同乡致富增收的途径之一,黑花生的种植也让村民步入致富“快车道”。

据悉,俄牙同乡以牙垭村嘉堆汪修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龙头,自2017年开始,先后在2017年试种5亩、2018年试种50亩、2019年种植89亩,带动了29户236人增收,亩产达3000元,比传统种植玉米收入翻了一番。2020年,该乡探索走出了一条以“支部+合作社+农户”为运作模式和经营模式的发展道路,再次扩大面积种植320亩,产量达6万余斤。经过稻城县委县政府支持与俄牙同乡党委乡政府的努力,现已全部销售完成,收入达72万元,带动了全乡5个行政村村民增收。

黑花生种植。稻城县委宣传部供图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下一步,稻城县将补齐“三农”短板,聚焦发展富民产业,建设和提升稻城藏香猪、稻城飞鸡、黑青稞、黑花生等现代农业产业链,聚力打造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然央村 “穷山沟”蝶变田园观光旅游3A景区

“这几年变化太大了,以前我们村是个靠天吃饭的穷山沟,现在已是3A景区,村里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景观也逐步打造出来,村风民俗也得以淳化,日子真是越过越好。”稻城县巨龙乡副书记徐绍龙说。

走进然央村,一幅藏家田园风情画卷扑面而至:潺潺流过的小河环抱着藏式民居,勤劳的村民一边用当地语言唱着歌一边劳作。置身静谧安宁的村寨,仿佛身在世外桃源。

整洁的新居。稻城县委宣传部供图

但几年前的然央村却是另一番景象:交通不便,村民们仅仅依靠农业生产和松茸、虫草采挖过日子。据57岁的村民阿友嘎讲述,“以前一年只能收入一万多元,现在新增了在养鸡场做零工的收入,一天就能多挣120元。像我这么大年龄,在本村就能挣钱,很有幸福感。”

阿友嘎提到的养鸡场正是当地政府为了带动整村发展,引进外来企业建成的然央农庄中的一部分。据悉,然央农庄创新“支部+合作社+企业”模式,引进企业投资,建成了林下藏香鸡养殖和高原冷水鱼养殖基地,实现了藏香鸡和高原冷水鱼的规模化养殖,带动了周边5个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增收,年增收可达60多万元。同时,通过“三金”(产业周转金入股、土地流转租金、群众务工佣金)的形式,然央村户均年增收1.8万元。

美丽的的然央村。稻城县委宣传部供图

如今,然央村不仅有了节点景观、水梯景观、游客步游道以及休闲广场等旅游服务设施,通过庭院美化、村道绿化、边坡彩化等方式,也增补了高原文化、体验藏家风情、享受休闲度假的旅游新村承载功能。然央村正借力特色产业发展,走出一条“产业助力、康养休闲、农旅融合”的高原田园综合体新路子,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