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两山”理论 推进绿色发展

——巴中市通江县加快竹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2021年04月22日17:26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近年来,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主动融入四川省“一群两区三带”布局,严格按照“建基地、重培育、兴业态、树品牌”工作思路,奋力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成“生态建设标杆县”和川陕革命老区示范县提供坚强的绿色生态支撑。

高点站位,多规合一 强融合

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的意见》,召开通江县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会,引导各级干部把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刚性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行“清单制+责任制”管理,让竹产业成为通江生态强县的新引擎。立足通江地位优势和竹林现状,实施“竹林+”战略,多规融合竹林发展:一是实施“竹林+公园”。按照“留绿、留旧、留文、留魂”魅力山水红军城建设构想,主动把竹元素融入到壁山、谭家河、石牛嘴、高明湖、春在湖等城市公园建设中,塑造各具特色的竹园林景观。二是实施“竹林+景区”。把竹林建设与景区山水林田湖有机结合,着力壮大竹旅游、竹文化、竹民宿融合发展新业态。三是实施“竹林+园区”。在县域东部铁佛镇8个村50平方公里,探索以组团式培育,景点式发展模式,规划建设楠竹产业基地1万亩、种竹繁育苗圃100亩、竹林风景线26公里,推动竹产业发展与燕亭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深度融合,着力打造集“森林康养、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竹林小镇”四位一体的现代特色林业产业园区综合体。

激发活力,多措并举 强推进

以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激发多元投资竹业发展活力,强力推进县域竹产业快速发展:一是筑巢引凤招商推进。通江县政府与同创九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投资20亿元,成立燕亭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模式,推动竹产业与旅游度假区、研修小镇、乡村田园同频共振,实现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同步发展。二是科技合作专业推进。聘请四川农业大学和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竹产业专家,组建专家服务团队,指导基地建设,成立通江县九丰农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化推进竹产业发展,去年已完成文峰村、罗亭村、复兴村、谷山包村8000亩土地流转,建成育苗基地50亩,修建产业道路26公里,建成100亩楠竹母竹示范园,完成4000亩楠竹产业示范基地建设。2020年已启动建设旅游度假区竹林景观长廊20公里,路面为宽7.5米沥青路,燕亭山楠万亩竹产业示范园区已见雏形。

集聚要素,创新机制 强支撑

一是强化项目支撑。把适宜竹林产业发展纳入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生态修复等涉林项目建设,享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抚育政策,新造竹林纳入国家造林补贴项目。二是强化人才支撑。把通江竹产业纳入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邀请浙江省遂昌县林业局2名专家挂职服务竹产业,实地传授种竹技术,培养种竹能手。三是强化助农增收。发展竹产业的落脚点和根本点就是实现竹兴林茂,富县裕民。通过竹产业基地农户流转土地,每年可获得300元/亩流转费收益,并且每5年递增5%;竹区农民还通过到基地务工获得劳务收益,返包代管获得工资收益。去年以来,竹产业基地建设支出土地流转费、劳务费用达200余万元,3339户12274人实现就业致富,613户贫困户1881人实现产业增收。(王青松)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