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遗址近年发掘现场一角。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晓铃摄
考古人员在4号“祭祀坑”内清理象牙。 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3月20日,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一一揭晓。3000多年前的丝绸、全国最大的大口尊、国内同时期最大的金面具等一一出土,三星堆再醒惊天下。
为了探寻古蜀国的诸多秘密,考古工作者自1986年三星堆1、2号祭祀坑发现以后,一直在这片古蜀王都进行着持续不断的考古勘探和发掘。除了再度发现6座祭祀坑以外,青关山发现的大型建筑基址,面积仅次于河南安阳一号宫殿北正殿,推测是古蜀国的神庙或者宫殿;三星堆城墙已基本合围,三重城圈格局初现;发现8座祭祀坑的区域,可以明确就是三星堆王国的祭祀区……
持续不断的考古发掘,正在让三星堆古城的面貌渐渐变得清晰。
上下两层
商代最高规格宫殿式建筑
“最近30多年来,三星堆遗址进行了20多次考古勘探和发掘,取得了一系列成果。”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工作会上,三星堆考古工作站站长雷雨表示。
事实上,当三星堆1、2号祭祀坑大量珍贵文物出土以后,学术界已渐渐形成一个统一认知:三星堆古城极可能是古蜀时期的一座王都。
然而,作为一座王城,它的王陵、王宫在哪里?相比同一时期中原的古城,三星堆古城的面积是何等规模?古城的布局又是怎样?两座突然惊世出现的祭祀坑,远不能回答这些疑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以下简称省考古院)随即在三星堆设立考古工作站,持续的考古发掘就此展开。
2005年春,三星堆当地村民在为青关山台地上的桃树挖坑施肥时,意外发现了密集分布的红烧土堆积。省考古院随即对台地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勘探,明确红烧土可能属于一座大型建筑。雷雨介绍,青关山人工土台现存面积有大约16000平方米,其中第二级土台现存约8000平方米,2005年发现的这片建筑遗存,就处在第二级土台的南部。
因为种种原因,这片大型建筑基址,直到2012年冬才开始进行进一步发掘。在此后大约一年时间里,一座长逾65米,宽近16米,建筑面积逾1000平方米的红烧土建筑基址基本暴露出来——
它的平面为长方形,呈西北—东南走向。南、北、西墙墙基内外分别有一排共约200个密集排列的“檐柱”遗迹,墙基和“檐柱”础部均由红烧土块垒砌、并夹杂有大量的卵石。10余处红烧土墙基、“檐柱”和室内夯土中还存在掩埋玉璧、石璧和象牙的现象。雷雨表示,根据地层关系、墙基内包含物以及建筑形制判断,这片建筑使用年代大约为三星堆遗址三期,是三星堆遗址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建筑面积最大的商代单体建筑基址,面积仅次于河南安阳一号宫殿北正殿的商代单体建筑。
这片巨大的建筑是什么用途?它的使用者又是谁呢?它会是三星堆王城内最高统治者的王宫吗?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杜金鹏曾经应邀实地考察过青关山大型房屋基址。这位夏商周时期考古权威专家发现,这片基址的南北两边最外侧,各有填充了红烧土和鹅卵石的浅槽,并且呈凸字形对应成组,这是建筑的檐墙基础遗迹。而采用这种双排柱木骨做承重墙的方式,在中原地区商代宫室建筑中很常见。杜金鹏说,现存最早的双排柱夯土墙宫殿建筑发现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夏代宫殿建筑4号基址主殿后檐墙,到了商代,偃师商城以及安阳殷墟宫殿建筑的多座基址,都发现了双排柱夯土墙遗迹。
在建筑基址的内部,还发现了4个平面呈U字形的夯土墙槽,两两相对。这4个建筑遗迹没有与檐墙相接,从其位置、数量以及平面结构看,极可能是楼梯间的承重墙。
综合台基、檐墙、山墙等考古现象,再结合木骨夯土墙的长度和两墙之间的距离,杜金鹏认为,这片建筑的底层应有大约50米长,南北宽14.3米-14.5米,并且有上下两层。
那这个体量在商代建筑中属于什么等级呢?杜金鹏统计了河南偃师商城、郑州商城以及安阳殷墟等商代王都重要宫殿建筑的相关材料,发现它们的主体建筑台基宽度一般在9米-11米之间,长度在30米以上。如果宽度在13米-15米,就是最高规格的礼仪建筑了,“可见,青关山建筑体量达到了商代宫殿建筑最高体量规格,相当壮观,是罕见的商代大型宫室建筑遗迹。并且它还有上下两层,可能是当地最高统治者处理政务和举行重大典礼的礼仪建筑,体现了使用者的尊贵身份。”
城中有城
三星堆“不是一天建成”
事实上,最近几十年里,省考古院对三星堆古城展开的考古从未停止。不仅让三星堆古城的城墙基本合围,古城内部格局也有了初步划分。
曾经担任三星堆祭祀坑发掘领队之一的陈显丹介绍,三星堆发现城墙和发现祭祀坑一样意外。1976年起,广汉真武村砖厂在土埂上取土时,不断发现残陶片和石器。考古人员怀疑土梁埂可能是人工堆积,1984年,他们开始在此发掘,果然发现了填土中有陶片、红烧土等物,证明这片土埂,其实是人工建造的城墙。
惊喜不断出现。次年,考古队在另一处残存的土梁试掘,同样发现为人工夯筑。把这些人工夯筑的土梁连起来,他们发现,三星堆东、南、西三面居然都有残存的城墙,北边则是鸭子河,一座未封闭的商代早期古城得以确认。
1989年至1995年初,三星堆工作站先后六次对城墙进行试掘,最终划定了面积达3.6平方公里的三星堆古城范围。
那三星堆的北城墙在哪里呢?2012年至2013年,考古人员在三星堆遗址北部的真武宫和仓包包新发现了两处城墙。2014年上半年,又在青关山台地北边发现一道城墙,并且与真武宫城墙位于一条线上,“我们当时就怀疑,这可能就是此前一直没有找到的三星堆古城北城墙。”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冉宏林说。
他们大胆地把处在一条线上的城墙向东延伸,发现果然与三星堆古城东城墙的北延线有交叉。2014年底,考古人员开始在东城墙北端进行勘探,果然新发现城墙。如此一来,三星堆北城墙发现了3段,被成功确认,三星堆古城首次合围。
让人意外的是,将所有的城墙相连,发现它并非只有简单的一圈。2013年,考古人员在三星堆北部发现了仓包包城墙,年底又在仓包包城墙的西北区域发现了李家院子城墙,将这些城墙相连,可以看到三星堆古城的北部区域,其实还有两座小城,分别是月亮湾小城和仓包包小城。
由于两座小城的建筑保存不好,其区域性质尚不能准确判断。但解剖这些城墙的年代,一个关于三星堆古城修筑的脉络却开始清晰。冉宏林说,三星堆城址的建设目前来看可分为三个阶段,“三星堆先民在夏代时,先在西北部建了月亮湾小城;在商代早期,则顺着月亮湾小城的北城和西城分别向东、向南扩建城墙;最后则是修建李家院子及仓包包城墙,合围成仓包包小城,并最终在商代晚期合围所有城墙,形成现在的格局。”
遗憾的是,由于三星堆古城内,马牧河、鸭子河几乎冲毁了遗址的三分之二,没冲毁的主要集中在南北两片。北边区域就包括了青关山、月亮湾、真武宫、燕家院子等区域,南部则是三星堆祭祀坑所在的祭祀区域。在祭祀区域附近,可能还有普通的居住区。
在遗存丰富的三星堆遗址北部,考古人员也有了更多的认知。发现了高等级宫殿建筑基址的青关山,应该就是大型建筑区域,也就是最有可能的三星堆权力中心所在地;青关山以东的真武宫和燕家院子一带,则可能是祭祀区或者手工业作业区。
燕家院子区域作为祭祀或者手工作业区不难理解。1929年,正是广汉农民燕道诚在田边挖水沟时,发现了玉石器坑,出土众多精美的玉璧、玉璋等文物,让三星堆从此受到世人关注。1963年,考古工作者在月亮湾一带继续进行考古发掘,也发现了冶炼铜器所用的孔雀石和铜渣等。到了上世纪80年代,考古人员在真武宫以北的西泉坎台地进行发掘,同样发现了各种石器的半成品、坯料等遗存,推测那里可能存在手工业作坊区。到了2000年,考古人员再度在燕家院子和月亮湾城墙之间,发现了大型陶制水管、板瓦以及满坑的石器坯料等遗存,“由此看来,整个月亮湾台地,极可能是三星堆古城的一个核心区域。”冉宏林表示。
展开攻关
三星堆更多谜题待解
对考古工作者而言,现有发现还远远不够。
正是众多学术问题悬而未解,2019年,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正式启动,其中三星堆考古发掘的三年行动计划,针对众多学术界甚至公众都感兴趣的问题展开攻关。没想到在祭祀区的勘探中,一举新发现了6座祭祀坑,并且再度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
“现在已经基本可以确定,三星堆8座祭祀坑所在的区域,就是三星堆的祭祀区。”冉宏林说,三星堆1号、2号坑发现以后,围绕坑的性质,曾出现过祭祀说、亡国灭器说甚至墓葬说等多种争论,“这次发现的6座祭祀坑,6号和7号存在打破关系,也就是挖掘6号坑的时候,并不知道下面还有另一座坑,显然它们的年代有所不一,不符合亡国灭器的逻辑。”“我们也已经知道三星堆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丝绸,这也为四川在2000多年前就已成为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货源地提供了理论依据。”
然而,三星堆祭祀区的坑如果是祭祀所用,祭祀对象、目的是什么?谁来祭祀?生产祭祀器物的作坊和祭祀用品的使用之处在哪里?为何会选择经常遭遇水患的三星堆建城?后来又是什么原因废弃?三星堆迄今为止还没找到王陵,古蜀王去世以后修建王墓吗?三星堆究竟有没有文字?“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工作会上,专家抛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提醒未来的发掘带着问题进行。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施劲松甚至还提出研究三星堆文化在本地诞生的基础,即究竟是什么条件孕育出这样一种独特文化?“往上,可以在早期宝墩文化方面做做工作;往下,金沙遗址的研究工作也很重要,因为我们现在并不太清楚金沙文化和东周时期的蜀文化如何接续发展,以及当时的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需要更多材料。”
“未来在祭祀区发掘之外,我们对三星堆探索将从多个方面展开。”省考古院院长唐飞介绍,在祭祀区之外,1929年发现玉石器坑的燕家院子将重新展开工作,以期了解三星堆时期的生产体系以及遗址内的空间关系;青关山大型房屋基址还要继续研究,究竟是三星堆最高统治者使用的宫殿,还是神殿,抑或是府库?搞清它的最终功能,将有助于了解当时三星堆人群的阶层分化和等级体系。此外,月亮湾城墙东部曾经发现一个出水口,东城墙也有一处水门,未来考古人员将顺藤摸瓜,了解三星堆古城内水道的分布情况。
随着21世纪以来社会考古学的兴起,三星堆人的族群和社会组织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头像可以看到,三星堆至少存在着笄发族和辫发族两个族群。他们各自的生活范围、社会地位,都将是考古人员未来的研究方向。
“三星堆古城不只有祭祀区值得关注。”唐飞说,未来,当三星堆古城城墙、道路的形态更加清晰,当古城内不少族群的社会地位和分工更加明确,当高等级的墓葬像祭祀坑一样重见天日,三星堆时期古蜀国的面貌将更加丰满。
考古,正在一步步接近我们想要的历史真相。(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晓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