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入耳 曲艺声声 成都老街深处 穿越百年的文艺时光

2021年03月26日07:44  来源:四川日报
 
原标题:成都老街深处 穿越百年的文艺时光

  3月3日,成都市委社治委、成都市委宣传部联合公布了第一批成都市社区美空间名单。首批入选的社区美空间中,有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体验类场所。

  成都的文艺范儿自古即浓。去“戏窝子”喝茶看戏、到老书店里寻宝“古籍”、坐在西式建筑风格的电影院看一场电影……在成都图书馆的《老成都影像馆数据库》里,老成都的文艺生活在老建筑里繁芜生长。在华兴街,诞生了川剧的“戏窝子”悦来茶园,“群英荟萃,名角如云”的川剧大本营名噪一时。与之相邻的总府路,是当代成都曲艺的摇篮,说相声的娄外楼、戴质斋,唱京韵大鼓和北京单弦的盖兰芳等,都曾长期在这里演出。依偎着总府路,有着“成都第一路”的春熙路坐拥城市繁华,在商贸繁盛的同时,还收揽了一批文化单位,吸引着文艺爱好者打卡交流。三条有着各自命运的街道,在时光的潮流中,向人们轻诉着蓉城老街深处的文艺情怀……

  春熙路 坐拥繁华文艺地标

  被人们称为“成都第一路”的春熙路,是成都市最早修建的新式街道,也是民国后成都市商业最繁华的街道。

  今天的春熙路,包括春熙路北段、春熙路南段、春熙路东段、春熙路西段四条街道。然而在民国初年,这里只有清代的按察使衙门(简称为“臬台”)、民房与空地。直到1924年,为了连接清代最繁华的东大街与清末总府街上新建的商贸娱乐中心——商业场,当时的四川省军政长官杨森决定修建春熙路,方便市民的同时,也让长期荒废的臬台衙门一带得到统一规划。

  从1924年5月动工,只用了不到4个月就基本建成。当时著名的学者江子虞从《老子》的“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取意,将其命名为“春熙路”。巴蜀民俗专家袁庭栋表示,春熙路还开了一个先例,即成都第一条以“路”命名的街道。

  在《老成都影像馆数据库》里,读者可以一睹20世纪初刚建成不久的春熙路北段。街面上,西式建筑和中式建筑混搭,黄包车和行人并行,路边二楼建筑里空荡荡的,远不是今天这番商家汇聚之景。

  不过,春熙路发展很快。据1934年的统计,春熙路共有商家157户。包括重庆银行分行、农民银行成都分行、浙商宝成银楼、凤祥银楼等。成都最早使用霓虹灯做店招、最早使用扩音喇叭的协和钟表行也坐落于此。

  除了是商业地标,春熙路还是成都的文化地标。民国时期,曾汇聚了成都本地的第一大报馆新新新闻社,以及新中国日报社等,还有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正中书局、东亚图书公司、广益书局,以及专门出售地图与地球仪的亚新地学社。改革开放之后,在今天中山广场的位置,还保留着两幢独立的三层楼房。

  “在民国时期,南边的一幢是中华书局和四明银行,北边的一幢是广益书局和茂昌眼镜行。在当年这个黄金口岸之上,四家经营实体中竟然有两家书店,这应当是成都文化氛围浓厚的一个最佳写照。”袁庭栋至今记得,新中国成立以后,南边的楼房是成都古籍书店,著名学者与版本学家俞守己曾经长期担任经理。

  如今,春熙路依然活力满满,新型消费业态汇聚,点都德、乐乐茶等网红餐饮门店遍布,5G智慧视频商圈、黑匣子玩咖、裸眼3D等体验式业态引领时尚风潮。去年,春熙路商圈还入选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0游客喜爱的十大夜商圈”。

  总府路 当代成都曲艺的﹃摇篮﹄

  明代时,四川都指挥使司,又称“总府”,其所在的那条街就称为总府街。1958年扩建改造东风路以后,原总府街的东边部分成为东风路一段,今天则是蜀都大道总府路东段。

  在《老成都影像馆数据库》里,人们仍可以看见民国时期总府街的身影。两层高的建筑一字排开,其中,一个西式建筑风格的门口,黑压压的人头一片,这就是当时的智育电影院。

  智育电影院,1926年由几位曾经留学法国的新派青年发起集资,将群仙茶园改建而成,既放电影,也演戏剧。抗日战争时期,很多著名的文艺界人士来到成都,在此举办过很多文艺活动。以著名的“左联”领导人、中共党员阳翰笙为首,以著名演员白杨、赵慧琛、路曦、吴茵、谢添、施超等为主的“上海影人剧团”在成都演出的主要场地,就是智育电影院。在这里上演的《沈阳之夜》《流民三千万》《汉奸》《雷雨》《日出》等话剧,都曾轰动一时。剧团一度改名为成都剧社,并与入川的上海业余影人协会合作演出了《民族万岁》《凤凰城》《太平天国》《钦差大臣》等话剧,成为当时全国最高水平的话剧团。不过,新中国成立以后,智育电影院只演电影,直到红旗剧场建成。

  老总府街的南侧,春熙路北口以西几十米的地方,在十几年前还是成都市群众艺术馆与成都市曲艺团的所在地。早在1951年底,这里成立了成都实验书场,1978年改名为成都市曲艺团。作为成都曲艺界各个曲种代表人物的一批表演艺术家,如唱扬琴的李德才、卓琴痴、叶南章、张大章、洪凤慈,唱清音的李月秋,打金钱板的邹忠新,唱竹琴的裴墨痕、杨庆文,说相书的曾炳昆,说相声的娄外楼与戴质斋,唱京韵大鼓和北京单弦的盖兰芳等,都曾经长期在这里演出。在很多文化人心中,这里也成了当代成都曲艺的“摇篮”。

  如今行走在总府路上,两边高楼林立,难寻曲艺之声。不过,关于曲艺的记忆仍然留存在不少老成都人心里。袁庭栋提到,民国时期成都各茶馆的曲艺演出都是“单打一”,即唱扬琴的只唱扬琴,说评书的只说评书。第一次把多种曲艺形式集中到一家茶馆演出的,也是在总府路上,就是于1942年到1947年开办在智育电影院对门的新世界茶厅。这里把当时群众喜爱的曲艺如扬琴、竹琴、双簧、大鼓、相书艺人都请来演出,每天午晚两场,到了演出时间(当时叫作书场)就停卖闲茶,同时允许不买茶者站着听,生意兴隆。

  华兴街 川剧﹃戏窝子﹄兴起于此

  若要讲述川剧发展蝶变,华兴正街必定是绕不开的所在。这条街为人们所熟知于清末,主要原因就是其载满川剧故事。袁庭栋说,华兴正街上原来有一座不大的庙宇叫老庙,是清代乾隆末年杰出艺人魏长生筹资所建,庙中供奉着古时梨园行的行业神老郎,又称“李二郎”。

  1905年,由四川劝业道总办周善培发起,成都著名企业家樊孔周创立官商合办的悦来公司,在老庙修建戏园,并从《论语·子路》“近者悦,远者来”中取名为“悦来茶园”。因为当时没有戏园或剧场这类名称,看戏者常边看戏边品茶,所以名为“茶园”。悦来茶园于1908年正式开业。

  在这里看戏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著名文人刘师亮在《竹枝词》中道出其中惬意:“悦来茶园亦戏园,紧锣密鼓闹翻天。喝茶看戏嗑瓜子,个个都是小神仙。”

  作为成都近代文化史上第一个大型的、正规的剧场,在这里演出的都是当时最著名的川剧戏班。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在自传《少年时代》里追忆道:“成都最首出的新式戏园,名‘悦来茶园’,是采取官商合办的有限公司制度。那儿初唱的川戏是所谓‘改良川戏’,自行召集了一批孩子来教练,很有些像日本的‘帝国剧场’。”

  1910年,以周善培为首成立戏曲改良公会,全方位进行川剧的改良工作,并将戏曲改良公会设在悦来茶园。高歌猛进的川剧,迎来高光时刻。1912年,以有“康圣人”之称的川剧界领袖康芷林为首,以著名的川剧演员萧楷成、唐广体、杨素兰等为主,在悦来茶园成立由8个戏班联合组建的成都三庆会剧社(简称“三庆会”),并长期以悦来茶园为演出基地。后来又陆续有其他戏班加入,使三庆会和长乐班、宴乐班、翠华班、宾乐班等齐名,一跃为当时十大名班,并共同组建了“群英荟萃,名角如云”的川剧大本营,悦来茶园成了全川公认的集演出、教育、研究三位一体的“戏窝子”,这也标志着以“五腔共和”为主要特点的近代川剧形成。

  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三庆会发起,成都全体川剧与京剧演员于1938年10月成立支援抗战的京川戏剧业演员协会,也是设在悦来茶园。悦来茶园与三庆会使华兴街成为当时成都的文化娱乐中心。

  如今,在《老成都影像馆数据库》人们仍可以寻觅到民国初年的悦来茶园。戏台上雕梁画栋,都化作一声历史的轻喃,悄然拂过耳畔……

  悦来茶园1954年改建为锦江剧场,与“三庆会”一脉相承的成都市川剧院长期设在此处。1997年这里建立了成都市川剧艺术中心和川剧博物馆,几经改造,成都市川剧艺术中心落成于此。去年3月,川剧艺术中心再次升级改造,这个有百年历史的川剧“戏窝子”以全新姿态,继续展现着独特魅力。(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边钰)

(责编:高红霞、罗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