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均大量出土象牙,古蜀人为何对此情有独钟?

刘海天

2021年03月22日08:49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3月20日开始,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新一轮发掘成果陆续公布。目前新发现的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中,3号坑已探明的象牙就有120多根。

同为古蜀文明遗址的金沙遗址,曾在2001年的考古发掘中也出土了层层叠压、密集分布的象牙。为何古蜀人对象牙情有独钟?针对这些象牙,未来将有哪些文保举措?

一脉相承,古蜀祭祀中的圣物

据金沙遗址博物馆馆长、金沙遗址发掘者朱章义回忆,2001年2月8日,当他赶到金沙遗址发掘现场时,看到了此生难忘的一幕——“到处都是象牙渣”,泥土表面白花花一片,如覆白雪。随着发掘的深入,金沙遗址祭祀区共发掘出100余根完整象牙和数以吨计的象牙段、象牙尖。

金沙遗址发掘现场的象牙。金沙遗址博物馆供图

除了三星堆和金沙遗址,中国其他地区考古发掘中并未发现如此集中的象牙。专家推测,成都平原在修建都江堰之前,河流长期泛滥成灾。中国古代方术家有用象牙魔力殴杀水神之说,因此古蜀人用象牙祭祀,可能是因为象牙具有镇杀水中精怪的作用。金沙遗址出土的肩扛象牙纹玉璋,刻画了两组头戴高冠、方耳方颐、身着长袍、肩扛象牙的人像,与三星堆 “祭山图”玉边璋上的图案类似,向人们展示了古蜀人用象牙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景。

金沙遗址出土的肩扛象牙纹玉璋及其线图。金沙遗址博物馆供图

“一触即粉”,象牙发掘步步惊心

如此数量巨大的象牙,对于考古工作者来说,既是惊喜,更是挑战。

据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研究所副主任孙杰介绍,古蜀象牙尚处于新鲜象牙向象牙化石演变的中间阶段。新鲜象牙主要由无机矿物成分和有机纤维蛋白组成。其中,无机物赋予象牙硬度和刚度,纤维蛋白则赋予象牙弹性和韧性。在三千多年的埋藏过程中,象牙中起粘结作用的蛋白质已降解殆尽。几乎所有的象牙,从牙根到牙尖都形成了一个较大的空洞。因此,考古发掘中看起来完整坚固的象牙,其实内部已被潮湿的泥沙充填,一旦暴露在空气中,就会迅速“失水”开裂。加上光照、微生物的侵蚀与降解,象牙表面会迅速变色、裂隙增宽,甚至产生新的断裂。

刚刚发掘出土的象牙。金沙遗址博物馆供图

据悉,金沙遗址发现大量象牙后,文保工作者要先对质地酥脆的象牙开展预加固处理——涂刷加固剂、包裹保鲜膜等等,同时在保鲜膜外侧分段灌注石膏,以支撑象牙庞大的“身躯”。

争分夺秒,为象牙建起保护屏障

据介绍,直至今天,文物保护界还没有一种较为成熟安全的方法用于保护古蜀象牙。文保人员通过材料筛选、失水试验和光老化试验,用有机硅将象牙暂时封存,使其与外部环境隔绝,为探索更安全的保护方法争取时间。

金沙遗址博物馆展厅中使用有机硅封存的象牙。金沙遗址博物馆供图

金沙遗址发掘之初封存在硅胶中的象牙至今已有20载,硅胶的颜色已发生明显变化。目前,金沙遗址博物馆计划将象牙取出,重新进行有机硅灌装,同时对原有硅胶成分进行研究,重新评估这种保护方法的安全性。

 

相关阅读

三星堆遗址考古新发现 已出土重要文物500余件

揭秘三星堆遗址考古新发现 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责编:罗昱、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