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典荟萃 四川246种古籍进入“名录”

2021年03月12日07:06  来源:四川日报
 
原标题:名典荟萃 246种古籍进入“名录”

  作为古籍资源大省,四川拥有丰富的藏书。无论是明刻本《洪武南藏》、明嘉靖刻本《华阳国志》、明刻本《陈老莲画水浒叶子》,还是以《四书集注》为代表的儒家经典,以《史记》《汉书》等为代表的史学名著,以《本草纲目》《太平圣惠方》为代表的中医典籍……都可以在四川寻得。

  据统计,全省现存各类古籍187万余册,位列全国前五,西部第一。而自1983年以来,四川省已经抢救性修复近五千册古籍,其中不乏《茶经》《周易说略》《五音集韵》《诸证辨疑》等珍善本。

  善本、孤本荟萃蜀地

  自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曾被人们遗忘在角落的古籍焕发“新生”。截至2020年,四川省就有包括四川省图书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在内的13家古籍收藏单位的246种珍贵古籍分别入选前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现藏于四川省图书馆的“镇馆之宝”——明刻本的《洪武南藏》,又名《初刻南藏》,是明代刻造的三部官版中最初的版本。作为收集经书最全的一套刻本藏经,公元1372年,《洪武南藏》在南京蒋山寺点校开刻,历经27年雕刻完成,共收佛经1600余部7000余卷,是宋以降历代官刻的七部大藏经之一。遗憾的是,成书仅10年之后,蒋山寺发生了一场大火,将《洪武南藏》的刻版焚毁。据称,《洪武南藏》在刻版焚毁之前只印了十套,传世的印本更是极为罕见。省图书馆馆藏虽然不完整,但这也是目前存世最为完整的一部,为仅存之孤本。

  同为孤本的,还有藏于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的宋刻本《草堂先生杜工部诗集》。受制于保存原因,杜诗的宋刻本留传至今者,为数极少,现已成为“寸纸寸金”“一页千金”的稀世瑰宝。“草堂先生”并不见于海内外公私目录,是名副其实的“海内外孤本”。如今,《草堂先生杜工部诗集》早已属于国家一级乙等古籍。

  现存最早古籍云集

  除了孤本、善本,四川省还有不少国内现存最早版本。明嘉靖刻本《华阳国志》就是其中之一。《华阳国志》由东晋常璩撰写,是中国第一部地方志。如今流传下来的《华阳国志》虽多,但省图书馆所藏是目前所能找到的年代最早的版本之一,乃蜀人著、蜀人校、蜀人刊于蜀地。这个版本全国仅存两部,另一部在国家图书馆。

  省图书馆还藏有宋刻百川学海本的《茶经》三卷,刊刻于南宋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也为现存年代最早之本。该书还被著名画家张大千收藏,这也使得这部古籍有了更多的人文风韵。

  明刻《陈老莲画水浒叶子》也是经典之一。该部书入编《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是文化大家李一氓捐赠给四川的,现藏于省图书馆。《陈老莲画水浒叶子》是明末清初陈洪绶(陈老莲),以《水浒传》中人物为牌面图像创作的版画精品。这本书是陈老莲手绘后,再拿给明代版画名手黄君倩雕刻,最后用雕版印刷而成的书。(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边钰)

(责编:李强强、章华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