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冲击,旅游从业人员该咋办?代表委员建议:向新业态和乡村精品游转型

2021年03月11日08:57  来源:四川日报
 
原标题:向新业态和乡村精品游转型

  在后疫情时代,如何面对疫情给旅游从业人员带来的冲击?大家如何渡过难关?近日,在四川日报全媒体全国两会互动专题“你点题,我代言”活动平台上,有多位网友就后疫情期间的旅游从业人员发展等问题向代表委员们提问。

  网友留言:自己是一名旅游从业者。自从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旅游行业遭受打击,我本人的收入也非常受影响。不仅境外游影响大,省内的旅游也大受影响,一些同事纷纷想办法做兼职来提高收入。希望代表委员能帮我们支下招,面临疫情冲击,旅游从业人员应该怎么办?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认为:“其实这是一个旅游从业人员转型和充电的好机遇。”基于平时的调研,郑晓幸发现,部分旅游从业人员无论是素质能力、应变能力还是适应能力,跟国外的导游比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疫情冲击下,一些旅游从业者如果还抱着以前的老观念,是肯定不行的。“一定要趁这个机会加强充电和转型。”

  郑晓幸认为,在疫情下,虽然传统的旅游行业遭受了冲击,但是线上旅游却开始兴起。旅游从业人员可以抓住线上旅游这个机遇,学习一些新技能,将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网络技术手段对接起来,创造一些短视频、抖音等新的旅游产品,提供一些差异化或者个性化的服务。

  另外,郑晓幸还介绍,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农村的重点工作就是乡村振兴。我们四川有很多农村地区,这些地区要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文旅产业是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民族地区,文旅产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空间。旅游从业人员可以向乡村下沉,制定一些个性化和定制化的精品乡村旅游路线,先盘活周边的旅游市场。“不要一直关注高端的旅游团,要多关注省内游客,多关注大家没有去过的乡村地区。”

  郑晓幸的看法,也得到了住川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多央娜姆的赞同。在多央娜姆看来,受到疫情影响,旅游从业人员现在的注意力不一定要聚焦热门景区,还可以向城市周边的乡村和文创街区倾斜。

  “在现在的情况下,长途的外地旅游效益肯定没有以前好,旅游从业者可以设计一些微度假和周末游产品,把城市周边的乡村和文创街区利用起来,组织当地人游当地。”多央娜姆告诉记者,针对后疫情时代,成都目前已推出多条特色文创街区,这些街区就是一些非常好的业态形式。再加上成都周边已有的景点、古镇、绿道、川西林盘以及图书馆等资源,是很适合开发周末游、亲子游、微度假等短途游产品的。

  另外,多央娜姆还建议旅游从业者如导游等可以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进行一些景点和博物馆的云介绍,拥抱新的线上业态。(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庭铭)

(责编:高红霞、罗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