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摄影界“追峰人”的幸福:一幅幅雪山照 见证成都越来越美

2021年03月10日07:39  来源:成都日报
 

田相和家住成都市温江区,他是一名摄影爱好者,也是一位热衷在成都拍摄雪山的“追峰人”。在光华公园“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摄影展上,有不少他的照片。在一幅幅雪山与城市的同框照前,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幸福故事。在他看来,这一幅幅照片,不只是他的骄傲,更是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逐渐向好的最直接证明。

他与雪山结缘13年

拍到雪山的次数越来越多

回想起自己如何与雪山结缘,田相和告诉记者,2008年,在摄友的推荐下,他带上机器,爬上高楼,准备拍摄城市美景。可没想到,竟有一座雪山惊喜入镜!摄友们都不知道这是哪座山,后来对照地形图看,才恍然,原来自己和四姑娘山幺妹峰打照面了。从那以后,他对拍雪山的热情便一发不可收拾。

“能明显感觉到,最近几年在城市拍到雪山的次数是越来越多了。”田相和细数道,记录显示,2017年,有50次观山记录;2018年,有56次;2019年,有65次;2020年,这一数字是75次。

“不仅次数多,照片也越来越精彩。”令他印象深刻的有这么几次拍摄经历。2016年6月5日,恰是世界环境日,想到那天雨过天晴,能见度很好,多半会有收获,于是他5点过就起来,到楼顶等着拍摄。等了快一个小时,当240公里以外、海拔7556米的贡嘎山出现在眼前时,他既兴奋又震撼,赶紧按快门,呈现出一张城市与雪山交相辉映的照片。“这张照片充分说明,成都是全球唯一能看到240公里以外7000米级以上雪山的千万级人口城市。当时它也被《中国新闻周刊》收录——第一次以4连版、共8个版图片特别报道《我在成都望雪山》。”

2020年8月25日,田相和拍到了至今为止最精彩的一张照片。这张由200毫米镜头拍摄、57张照片拼排、长约13米的超长照片,展现出了超300公里的城市天际线,囊括了成都周边64座高低不一的山:从贡嘎山,到成都最高峰大雪塘,再到四姑娘山幺妹峰,九峰山……都在这张照片上。这有力地表明了,成都不仅是座被雪山环抱的城市,更是一座抬头就能望见雪山的城市。

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雪山

也加入田相和们的拍摄队伍

自从成都提出要擦亮“雪山下的公园城市”这一名片后,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雪山,也加入到了田相和们的拍摄队伍。而这背后,缘于城市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更加注重。

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80天,优良率76.5%,主要污染物PM10、PM2.5浓度分别为64、41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5.9%、4.7%。对比基准年2015年,“十三五”时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共增加38天,优的天数增加65天,优良率提高9.6个百分点,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这样的一份“成绩单”背后,是所有成都人的努力。2020年,成都持续实施铁腕治霾和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坚决克服气象条件和污染排放增加的不利影响,深入开展“夏防臭氧、冬防雾霾”专项行动,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气,着力推进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比如,小微工业企业“义诊”帮扶对全市4600余家小微工业企业开展全面“体检”;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4.5万辆,公交出行分担率已达60%……

“通过一系列治理措施,让我们的天变得更蓝了。今年春节期间,我甚至连续4天都拍到了雪山。”田相和难掩兴奋,他说现在爬楼拍雪山,一般都要带几个机器,有的拍雪山,有的拍延时,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美的瞬间。

得知成都将实施生态惠民示范工程,为市民创造更优质的生态环境,他觉得,今后拍美景的机会将越来越多。“作为摄影爱好者,对于未来5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今后,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在成都全域范围,我们可以在绿道、在公园、在阳台就能看到雪山,希望这座雪山下的公园城市,越来越美好!”

故事背后

治气治水减排 成都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在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中,成都将实施生态惠民示范工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致力营造生态惠民场景,使人人都享有生态绿色、文明和谐的宜居环境。未来五年,成都将持续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并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治气:把治理重心过渡到源头治理

为进一步提升成都“清新气质”,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把持续提升大气环境质量作为全系统推进生态惠民示范工程的“一号工程”。近期,该局成立了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提升“一号工程”领导小组,围绕群众最关心的空气质量聚力攻坚。

具体而言,要把治理重心从末端治理过渡到源头治理上,以结构调整为导向,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我们将重点放在矛盾突出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和用地结构四个方面。”对此,要大力推动落后产能、过剩产能淘汰退出和外迁调整,推进传统行业绿色转型和升级改造;充分发挥水电资源优势,鼓励企业实施电能替代;大力推动“公转铁”,提高铁路在大宗物资运输中的比重;提高新能源消费比重,加快新能源车推广应用和老旧车辆淘汰;严格执行“三线一单”要求,合理空间布局,规划建设通风廊道。

治水:确保锦江流域水质持续改善

在水污染治理方面,“目前我们正在加快编制‘十四五’水生态保护规划,2021年将围绕巩固提升治理成果这个目标,持续打好锦江流域水生态治理攻坚战,确保锦江水质稳定达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具体来说,将制订实施锦江流域水质巩固提升工作方案,从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完善、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源头管控和执法监管等方面细化提升措施和任务,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确保锦江流域水质稳定达标、持续改善。

紧盯强弱项补短板,加快推进污水溢流突出问题整改。“实施绕城内污水处理专项行动,完成绕城内排水管网及排水户排查和病害治理,提高污水有效收集率。”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减排:加快编制市级碳达峰行动方案

为满足市民对成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上述负责人还表示,成都将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加快编制市级碳达峰行动方案,力争在全省全国率先建成碳达峰碳中和示范城市。

具体而言,要高位推进碳达峰顶层设计。加强碳排放峰值、时序和路径的研判分析,系统谋划、加快编制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将其作为未来落实碳达峰目标的总纲,通过达峰倒逼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特别是能源结构加快转型。

要着力构建内联外动工作格局。推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部门协同编制和实施本领域达峰行动专项方案,探索应对气候变化与环评、排污许可、环保督察等方面的融合,全面构建源头管控、政策协同、部门联动工作机制。

连线代表委员

生态惠民示范工程为成都人的幸福生活“加码”

今年,成都“上新”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其中提到,将实施生态惠民示范工程,使人人都享有生态绿色、文明和谐的宜居环境。全国政协委员、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治理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许强对此尤为关注。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许强谈道,这将为成都人的幸福生活“加码”。

“生态惠民示范工程内容太丰富了。”许强感叹,这个工程不仅涵盖生态保护层面,还涵盖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层面。他认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土更净、景更美”的内在意义就是让老百姓在成都生活得更幸福。

“‘生态惠民示范工程’不只是一个美好目标,还是一个可量化、可考核的指标。”许强说,这个工程运用大量的数据来阐明成都将来的远景规划,这完全是百姓憧憬的愿景,生态惠民示范工程的实践不仅提高成都的幸福指数,还将增强成都的对外吸引力。

生态惠民示范工程

成都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致力营造生态惠民场景,使人人都享有生态绿色、文明和谐的宜居环境。

到“十四五”末期,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土更净、景更美,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优良并稳定提升,山水呼应、城园相融的城市轮廓逐步显现,绿道蓝网、天朗气清的城市形态基本形成,让市民在大都市就能望见雪山、漫步绿道、亲近自然。

锦城蓝天

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到2025年中心城区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0%,中心城区绿色交通分担率达70%。

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和绿色施工,到2025年装配率达到50%以上的建筑占新建建筑的40%。

到2025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以上,PM2.5年平均浓度小于38微克/立方米,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今年,PM2.5年平均浓度不高于39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8%。

青山映城

到2025年,龙门山修复大熊猫栖息地30万亩、龙泉山增绿增景25万亩,建设“东部森林”4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1%。

今年,天府绿道建设突破5000公里,贯通环线100公里一级绿道,完成6条重点滨水慢行街打造,新增绿地1800公顷,完成立体绿化20万平方米。

绿水蓝网

到2025年,打造1000公里“天府蓝网”,重点湖泊水质优良率达到100%,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8%,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达到93%,消除黑臭水体。

今年,建设“天府蓝网”100公里示范项目,完成中心城区市政排水管网重大病害治理500公里,三大流域市控及以上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0%以上。

天府净土

到2025年,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城镇和农村集中居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4%,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2%。

今年,计划建成高标准农田28.8万亩,实现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98%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0%以上,生活垃圾、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

五绿润城

到2025年,建成天府绿道超过10000公里,新增立体绿化面积100万平方米,打造公园小区1000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花卉彩叶植物覆盖率达到30%。

今年,打造“回家的路”1000条,创建公园城市示范街区35个、公园社区50个,打造1000个新科技新消费美好生活示范体验场景。

宁静蓉城

建设全市声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开展“安静小区”试点,严格查处噪声扰民行为。(成都日报记者 缪梦羽 实习记者 杨静耕)

(责编:袁菡苓、罗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