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城三都 通往世界文化名城的“蓉式”征途

2021年02月17日08:10  来源:成都商报
 

一座被水脉和文脉温润千年的城市,形成了自身独有的城市肌理和温度。

这份“独有”,亦成为了城市不竭的资源与财富。

这里是成都。

中华文明五千年,成都始终是策源者、在场者、创新者。具有成都印记、成都符号、成都特质的“天府文化”,优越秀冠,成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时代表达。

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已成为世界城市体系中决定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从国际建协发布以“功能城市”为主题的《雅典宪章》,到强调“文化城市”的《北京宪章》,“文化城市”已是当前城市发展的主流趋势和最先进理念。用文化连接世界,已成为众多新兴世界城市的价值追求和战略选择。

成都亦是如此。今天的成都,正在以更加自信的态度和开放的胸襟向着世界文化名城目标前进。而那迈进目标的路径,仍称得上一句“独有”。

以天府文化铸魂,以“三城三都”支撑。“三城三都”,正是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抓手,是成都熔铸世界文化名城的时代表达,是成都的“独有”路径,“蓉式”实践。

所谓“三城三都”,即建设世界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和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

2300多年的繁茂商业、休闲文化、安逸生活,孕育了成都文创、旅游、体育、美食、音乐、会展的深厚底蕴。“三城三都”既是现代的也是历史的,更是历史积淀在现代生活中的深刻映射。

自2018年9月,成都召开世界文化名城大会,提出打造“三城三都”,距今已有两年半时间。

这期间,“三城三都”无疑已经成为成都亮闪闪的“金字招牌”。

这期间,从国民游戏《王者荣耀》的横空出世,到沉浸式戏剧《成都偷心》的火爆演绎,再到现象级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惊艳诞生,各种文创IP不断被挖掘打造,大批重点文创项目签约落户成都。2020年1-9月,成都文创产业增加值实现1231.98亿元,同比增幅17.4%。目前,成都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更是已达到8家之多。这个春节,备受期待的春节档电影《刺杀小说家》《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焕英》《阴阳师·侍神令》,每一部,都有成都团队参与制作。打造“世界文创名城”,成都的步子,已然越迈越大了。

这期间,成都成功申办了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022年第56届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并成功举办了第18届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越来越多的国内国际顶级赛事,将成都纳入了办赛的首选之城。在三个月前成都举办的2020世界赛事名城发展大会上,成都甚至首次发布了“世界赛事名城建设机会清单”,释放大量体育产业发展机遇,勾勒出成都未来体育产业发展的蓝图。再过几个月,成都大运会就将举办,大运氛围萦绕着这座城市,49处新建和改造场馆今年4月就将全部竣工。成都的世界赛事名城建设已然驶入“快车道”,并仍在持续加速。

这期间,成都建成了城市音乐厅、打造了音乐坊,举办了金钟奖,“音乐之都”的名片被一再擦亮;

天府绿道成为了“网红”打卡点的“制造机”,都江堰市、崇州市、锦江区更是被评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成都“旅游名城”的名头,越来越响;

举办了成都熊猫亚洲美食节、打造了一个又一个美食头部企业,连天府绿道也有了火锅沸腾的新场景,“美食之都”已成成都的公认标签;

会展业竞争力指数连续位居全国第四、中西部第一,更成功申办202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成都离国际“会展之都”的目标,又近了一大步。

文创、旅游、体育、美食、音乐、会展,呈现的是一个烟火成都,体现的是独具魅力的生活特质。正是这些生活特质,跨越了国界与语言,唤起了更广范围内更深处的共鸣,成为了成都作为生活城市的魅力和价值所在,更成为了成都不竭的财富。以此营城,成都在通往世界文化名城的道路上,始终加速行驶,始终散发魅力、独具特色。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王垚)

(责编:袁菡苓、章华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