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宽窄巷子:门里门外都是客 进门品味最成都

2021年02月17日08:04  来源:成都日报
 
原标题:门里门外都是客 进门品味最成都

  市民游客在宽窄巷子品味成都年味

  春节期间,城市里处处洋溢着新年气味,既是文化符号又承载消费期许的特色商业步行街更甚之。宽窄巷子步行街是成都的文化符号,“不到宽窄巷子就算没来过成都”,是游客的默契所在,“在宽窄巷子品味最成都的味道”,是市民的情怀所在。

  正月初五,喜庆和热闹还在持续。16日,记者在宽窄巷子东广场看到,一盏盏喜庆的灯笼、一幅幅红纸金字的楹联、一个个大红的中国结遍及景区,大街两边不断回响着的欢喜节奏,满满的仪式感显示出春节的神韵。

  宽窄巷子推出多项文化活动

  走在宽窄巷子的石板路上,阳光透过梧桐树叶洒向地面,“快来喝杯盖碗茶,还有川剧表演……”沿街两边各具特色的商家吆喝声总是让人忍不住驻足一探究竟。

  事实上,宽窄巷子不管怎么变,不变的是成都生活的安逸、休闲。随着少城大市集、宽窄匠造所、将军衙门等还原老成都生活场景地标的逐一打造,宽窄巷子的文化底蕴越来越浓。

  “我这5年几乎年年都要到成都出差,每次都会专程抽出一天时间,趁早上8点左右游客不多的时候到宽窄巷子转转。而一年又一年,这里竟然给我一种‘女大十八变’的感觉,五官越来越清晰,略施粉黛,格外动人。”说起宽窄巷子的变化,在上海从事外贸工作的程羽桐形容得很贴切。

  “自从2019年以来,以宽窄巷子为载体,我们加快努力推进5G试点,探索数字化文化创意产业落地,助力宽窄巷子转型发展,推动‘智慧旅游景区’提档升级和具象化、聚焦化、具体化,深化新场景新产品的应用和变现。”宽窄巷子街区相关负责人补充道,在业态定位上,街区大力发展富有文化创意属性的首店经济,积极引入国际化的消费商业品牌和时尚产业合作,打通国际化消费体验,更是将“老成都、蜀都味、国际范”的城市品位落到实处。

  在程羽桐看来,变化一点点并且在持续发生:那些有老成都特色的店铺,比如采耳、盖碗茶、吹糖人等还继续保留着,三联书店、鹪鹩民宿等一批现代感十足的店铺逐渐多了起来,既有“成都味儿”又有“国际范儿”,“今年在成都过年,作为外地人却并未觉得孤独,反而很温暖,可以说,成都年味儿很浓很正。”

  除此之外,春节期间,宽窄巷子还推出多项文化活动,如“宽窄门里年夜饭”文化盛宴,城市文化大咖以主人翁身份在川西民居四合院子内的年夜饭桌上与我们共话成都故事,品天府美食;首发大运联名文创产品,捉住“蓉宝”,同享欢喜天府年;联动宽窄商家献上牛年第一份好彩头,为大运场馆建设者送去专属年夜饭礼包,让“就地过年更温暖”。

  来一次趣味脑味儿“大比拼”

  引人注目的是,在宽窄巷子井巷子中,一条红色跑道铺满地面,与周遭的青黛砖瓦的仿古四合院建筑相映成趣,格外亮眼。“特色商业街区由于汇聚了比较丰富的消费业态、消费场景和消费氛围,结合城市营销宣传需要,今年春节宽窄巷子就和大运会进行了紧密结合。”宽窄巷子街区相关负责人这样说道。

  120米的井巷子化身可用脚步丈量的“大运赛道”,在这个“大运赛道”上承载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62年发展历史的点点滴滴,记录了18个竞赛项目的独特活力。

  除了让市民和游客锻炼体魄,宽窄巷子还准备了智力的“有氧运动”——猜灯谜,有关成都的历史文化,商家院落文化,大运会的运动项目,新年民俗……不知不觉中就沉浸在新春氛围浓郁的知识海洋。

  “蜀国数上将,汉升排第几”(3字宽窄巷子店招)、“一弯曲水分东西,两行垂柳绽新芽”(2字宽窄巷子店招)、三日内圈定人选(宽窄巷子小吃)……在宽窄巷子东广场南侧的展墙上,百余平方米的灯谜展板一字排开,红红火火的气氛吸引了很多市民和灯谜爱好者驻足猜谜。记者了解到,从大年初一到初六,以及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天都会有300条全新创作的灯谜与市民见面,这些灯谜则反映四川、成都的风土人情、历史典故,既有历年央视春晚的节目、演员,更有各种宽窄巷子景区内的景点、店招、美食小吃等内容,谜条内容接地气,浅显易懂,难易程度适中。

  在节日期间,《“爱成都·迎大运”宽窄门里门外都是客》春节系列活动在宽窄巷子持续“上映”。引用相关负责人的话说,宽窄巷子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春节以“门”为载体,寓意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打开属于自己的一扇门,并以全新的面貌开启新的一年,而宽窄巷子的每一扇门也期待着每一位顾客的到来,诚邀大家进门体验城市慢生活,感受宽窄所带来的风景。(成都日报记者 孟浩)

(责编:袁菡苓、章华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