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拉动致富 破解“插花”难题

四川遂宁产业扶贫见闻①|大环线大园区铺就脱贫致富路

王波

2021年02月09日12:02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拱市村新貌。遂宁市扶贫开发局供图

辞旧迎新,腊味飘香。站在来龙山顶俯瞰,花果簇拥中,一幢幢白墙成列,一条条坦途织网,碧波荡漾,偌大的堰塘把拱市村映照在一片青山绿水之中。“老乡,今年收入怎样?”“嘿!那比起以前来,肯定是好多了嘛!”村民们用一张张自信的笑脸,见证着家乡近年来地覆天翻的变化。

十几年前的拱市村,是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典型的旱山村、穷山村。当地曾流传这样一句话:“嫁人莫嫁铁线沟(拱市村及周边几个村所在地),三年两不收,男人挑担担,女人背背篼。”常年缺水、人多地少、基础设施落后,灌溉“靠天攒”,田地“望天收”,是拱市村长久以来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伴随着脱贫攻坚的号角声,村里新建了堰塘、蓄水池、渠系等农田水利工程改造项目以及近60公里的水泥路,发展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着眼抓特色、创品牌,大力发展千叶佛莲、核桃、莲藕以及特色花卉产业等高附加值特色农业产业,乡村旅游、文化产业齐头并进。昔日的旱山村变成了让城里人向往的花果水乡,穷山沟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07年的2300元增加到2019年的18091元。

拱市村的变化是四川省遂宁市323个贫困村的一个缩影。作为典型“插花式”贫困丘陵地区,遂宁市21.3万贫困人口点状分布在105个乡镇、1901个行政村,323个贫困村分布在94个乡镇。近年来,按照中省决策部署,该市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坚持“一手抓精准脱贫、一手抓全面小康”,奋力推进遂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鸟瞰现代农业产业大环线上的永河农业产业园 。钟敏摄

“现在不是荷花盛开的季节,游客不多,闲着也是闲着,我就帮业主采挖莲藕。”在船山区永河现代农业园“十里荷花”景区,唐远生和其他村民一道,正在藕田里忙得热火朝天。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唐远生将家里荒废的水田流转融入到“万亩莲藕”基地。如今,他不仅可以领到土地流转的租金,还可以通过挖莲藕挣钱。“一年来,我家的收入就增加了2万元,我们的好日子到了。”谈起现在的生活,唐远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唐远生一家的改变,要追溯到2013年。那年,船山区永河现代农业园在当地启动规划建设,原本僻静的穷山沟,迎来了大批建设者。从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到国家农村创新创业园区,经过7年多的建设,园区获誉良多。目前,园区已聚集了4家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以及300余个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构建了以生猪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体系,形成了生猪、柑橘、种养循环的三大产业链。2019年,园区总产值达149亿元,通过就近务工、土地流转、财政资金股权量化等多种方式带动村集体经济和1.8万余农户分享发展收益。解决园区农户就业2800人,增加务工性收入2000余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1万元。

背靠大树好乘凉。依托船山区永河现代农业园,唐远生所在的梓桐村引进公司,在即将动工建设的梓桐沟中型水库周边打造“十里荷画”核心景区,大力发展城郊型乡村旅游。除此之外,该村还引进业主,租赁山地160亩,建立黑山羊养殖基地,成立专合组织,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梓桐村紧扣贫困村“整村推进”的主要思路,将产业扶贫作为精准脱贫的关键,整村流转水田318亩融入“万亩莲藕”基地,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增收渠道。同时,该村借助土地增减挂钩、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招引等“精准良方”,彻底改变了过去落后面貌,成功脱贫“摘帽”。

从遂宁市城区出发,驱车1个小时,笔者在全市最偏远乡镇之一的安居区拦江镇见到了65岁的广福村村民朱文举。“以前就种一些玉米、红苕等庄稼,挣不了几个钱,没干劲。现在不一样了,村里全种上了桃树。前段时间桃树成熟的时候,老板开着大车来收,价格不低,还跟‘抢’似的,生怕收不到。哈哈!”

朱文举的话,在当地扶贫干部处得到了印证:2019年,拦江镇初挂果的80余万斤胭脂脆桃4天便被成都、重庆和安居本地企业“哄抢一空”,远销成渝、华北、华东等市场,并成功进入盒马鲜生超市。2020年,400余万斤胭脂脆桃仅用了13天时间里便全部销售一空。

拦江镇果农丰收。拦江镇党委供图

拦江镇有新生、吊石岩、麻子滩三座水库,人多地少,是典型的旱片死角和水淹移民交错区域,基础设施薄弱,群众生产以传统种养殖为主,增收致富渠道单一。全镇共有21个省级贫困村,贫困户2332户6446人。拦江镇不仅是遂宁市最偏远的乡镇之一,也是该市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乡镇。群众急需一把打开脱贫致富之门的金钥匙。

2016年,镇党委政府牵头带着第一手资料前往成都,请教咨询省农科院、四川宗富果业专家,并邀请他们实地研究分析。经过分析研究,专家们认为拦江的土壤及气候最适合的项目是优质脆桃种植。在前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镇党委政府先后组织群众代表到成都、重庆、绵阳等地的产业基地考察学习,最终大家一致认为:结合库区的山水格局和农旅融合发展规划,把胭脂脆桃作为拦江发展的主导产业。

要真正把产业做起来,让群众尝到甜头,就必须站在群众的立场,在深和细上多用心思,设计好产业发展的整个流程。因此,拦江镇创新建立了产业发展的“五统一”模式,即统一组织购买苗子、统一组织栽培、统一组织管护、统一组织宣传包装、统一组织营销,让产业发展有了规范的操作流程,也让产业壮大有了“护身符”,群众发展产业主动积极起来。2016年10月,不仅12个贫困村连片种上了胭脂脆桃和脆红李,还影响带动了7个非贫困村种植。

也就是从2016年开始,朱文举把自家连同租来的共3亩土地,全部种上了胭脂脆桃。2019年,他光销售胭脂脆桃就获利4万余元,加上在村集体桃树林里打工,以及家禽家畜、鱼塘养殖,朱文举当年的年收入达到了8万元左右。

如今,拦江镇按照“一镇一品、一片一特色、农旅融合、抱团发展”的总体思路,把涉及库区的12个贫困村和7个非贫困村集中连片统一建成“十里桃花源·万亩莲花湖”农旅扶贫产业园,并积极与天府新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宗富果业合作,成立扶贫产业联合党支部,负责牵头产业发展。通过引导村入园、户入社,拦江镇建成了12000亩高品质水果基地,年产值达3600万元。贫困群众找到了致富增收的金钥匙,拦江镇实现贫困人口、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贫困群众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达7100元。

在脱贫攻坚战中,遂宁市坚持组团发展建环线,将贫困户“联”起来。目前,遂宁以173公里农业大环线串起“5+18+N”个现代农业园区(5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8个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N个镇村脱贫奔康产业园),坚持以产业增收为核心,发展菌类蔬菜、经果林、畜禽养殖、优质粮油、水产养殖等五大特色产业17.1万亩、养殖基地22个,带动323个贫困村“村村入园”、8.5万户贫困户“户户入社”,促进贫困户由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确保贫困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奔康。

(责编:高红霞、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