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母亲” 尝过没文化的苦 想让娃娃多读书

2021年02月04日07:24  来源:四川日报
 
原标题:“春运母亲” 尝过没文化的苦 想让娃娃多读书

  二月三日,巴木玉布木和母亲、女儿视频连线。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华小峰摄

  2010年1月30日,巴木玉布木背着大包、抱着孩子在南昌火车站匆忙赶车。当天,这张名为《孩子,妈妈带你回家》的照片被新华社编发后,感动了亿万中国人。 新华社记者周科摄

  2月3日15时33分,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溪南镇台江码头,巴木玉布木和丈夫巫其石且,将一个个蓝色塑料桶从水中提起,打开盖子,放入饲料,再盖上盖子,放回水中。

  温热的阳光,斜射在渔排上,夫妻俩的脖子上,渗出层层汗水。比天气更热的,是关于他们的一条新闻。2月2日,《新华每日电讯》刊发报道《11年前那位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找到了!》在全网刷屏。来自凉山州越西县瓦岩乡桃园村的巴木玉布木,正是照片主人公。

  记者赶赴福建,一路追访。

  火了

  每隔两三分钟就会接到陌生来电

  “你们是咋个找到我们的?!”拍拍身上的泥土,巴木玉布木又露出熟悉的灿烂笑容。

  当听说“现在全中国都认识你这位‘春运母亲’了”时,她有些惊讶和羞涩。

  她告诉记者,十几天前的一个中午,正在深圳一家电子厂上班的她,突然接到乡干部打来的电话,让她回家一趟。第二天,工友就帮她买了到西昌的机票。“直到现在,我也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巴木玉布木坦言,初见照片作者,她并没有印象,“当他们拿出照片后,我才回想起来。我那个包看着这么大,里面都是些衣服、被子、毛毯,并不重。”她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时,坐在屋里的丈夫却说:“起码有五六十斤哦!那个时候你还年轻,现在肯定背不动了。”

  报道发出后,大约2月2日中午开始,夫妻俩平均每隔两三分钟就会接到一个陌生来电。“一听,都是来采访我们的。还有很多人加我们微信,喊我们录视频、开抖音。我不知道什么是抖音。”巴木玉布木说。

  行李

  不再大包小包装粮食和被子

  2月2日,记者在凉山追寻巴木玉布木,结果扑了空。她早已踏上前往福建的旅途。

  几天前,巫其石且和越西县板桥乡瑶村村民吉尔阿木一起,结束江苏无锡的工作,辗转到台江码头打工。“每天,我们的工作就是喂海参。”

  海浪翻滚,渔排浮动。渔排旁一栋拥有1厅1厨4卧的蓝色小屋,就是他们的宿舍。

  其中两间是巫其石且夫妻和吉尔阿木夫妻住。宿舍墙上,挂着4个透明塑料袋,里面装着巴木玉布木从老家带来的腊肉和干酸菜。和11年前那次春运的包袱相比,这次的包袱轻了许多,只有几件衣服和一些生活用品。

  “以前穷,出门回家都是大包小包,还提几个桶,里面装的都是土豆、苞谷,怕不够吃。一床被子用几年,到哪儿都带上,直到烂到不能再烂了才扔。”巴木玉布木说。现在不缺这些了,全国各地奔走,换个地方打工,就把被子这些大件物品就地转卖或送给工友。

  自从11年前归家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夫妻俩都长期在家照顾小孩,同时陆续种了22亩烤烟。大约在4年前,眼看地里的大片烤烟即将收获,未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冲毁了其中14亩。

  加上几个孩子陆续出生、长大,老人劳动力逐渐减弱,为了支撑家庭,近些年,夫妻俩又断断续续往外面跑,打零工。

  伙食

  从水煮土豆到炒腊肉

  12时许,忙完上午的工作后,吉尔阿木的妻子巫其作古仔细清洗了双手,切了一大块腊肉,走进厨房。半个多小时后,一锅香喷喷的米饭、两碗豆芽炒腊肉、一钵煮腊肉、一碗酸菜汤,端上餐桌。一品尝,味道不输小饭馆。

  在巴木玉布木印象中,过去在老家煮饭,基本是煮一锅水,往里放几个土豆,加点盐就出锅,味道不是重点,重点是吃饱。

  如今,不断折返大小城市间,巴木玉布木的嘴变“刁”了,炒菜首先要追求口感。记者看到,厨房里,酱油、味精、醋等各类调料摆了大半个案板。

  调剂生活滋味的,还有小屋中最常见的东西——洗漱和化妆用品。

  客厅一张靠墙的饭桌上,摆放了4瓶洗发露和1瓶沐浴露。说话间,巴木玉布木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以前我们是不刷牙的,到外头打工才开始刷的。”如今,打扮自己成了巴木玉布木的习惯。吃完饭,她进屋关门,脱下水靴、衣裤,换上一身淡紫色绒衣、长裤,穿上一双小白鞋,感觉年轻了好几岁。

  打工

  从为温饱到为供娃娃读书

  正吃饭时,巴木玉布木的电话响了。“妈妈!”大女儿巫其拉布木打来了微信视频电话。

  “吃饭没有?”巴木玉布木的嗓门儿明显提高了。

  对于儿女,巴木玉布木的心头总有一丝愧疚。“不出来打工,没钱供养小孩。出来打工,又没时间照顾他们、教育他们。”北京、上海、广东、天津、江苏、湖南、福建……这些年,夫妻俩把全中国跑了个大半。钢筋工、水泥工、搬砖工……各类体力工种也干了大半。

  如今,在台江码头养海参,除去生活费,夫妻俩每月能挣六七千元。

  由于巫其石且的父母年事已高,4个小孩都交给巴木玉布木的父亲照顾,其中3个在读书,最小的一个在家。

  为了多挣钱,去年,夫妻俩只短暂地回了两次老家。

  “我们俩都不识字。”巫其石且说,即使他们在家的时间长,也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现在进了学校,一切就交给老师,我们相信老师!”

  不识字的夫妻俩,尝遍没文化的亏,干最累的活儿,拿最低的工资。

  台江码头的老板郑先生,还告诉他们一个不太好的消息:养海参一般只在每年12月至次年4月。5月以后,海水水温逐渐升高,就不能再养了,活儿就干完了。

  下一站到哪里去,夫妻俩心中都没底。“过去,我们的希望很简单,就是怎么多挣点钱,把肚子吃饱。如今,我们脱贫了,有了新希望。现在的任务是把几个孩子养大、养好,特别是支持他们多读书,借钱也要供娃娃读书!”(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王代强)

(责编:高红霞、罗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