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平:这五年,“产”释新意

2021年01月28日15:09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1月26日,2021成都新经济共享大会如期而至。大会以“共享城市场景机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发布了成都城市场景机会清单,涵盖1000多个场景、释放约1.9万亿元机会,向全球展示了成都作为“逐梦之都”“圆梦之城”的魅力。成都产业发展的新机遇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产业之于城市,如筋骨之于人体,人无骨则软,城无骨则空。一些城市的所谓“空心化”,本质上是产业发展出了问题。产业发展力,是城市重要竞争力,唯有把握产业发展大势,契合产业升级律动,城市能力才能实现大提升。

根据《2020中国城市产业发展力评价报告》,产业发展力前五十城市2019年GDP合计51.8万亿,占全国GDP总量的一半以上,构成中国城市产业发展力的最强阵营。该榜单上,成都排名第6,高于城市GDP排名。

十年间GDP增长277%,经济总量升至第7,是成都产业发展力的体现。全国十大城市中经济增长最快,成都呈现了现象级的增长,破译成都之“快”,离不开对产业的解码。成都构建“5+5+1”现代产业体系,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背后,是成都“‘产’释新意”的逻辑链。

定向,拥抱新经济释放新动能。

中国经济进入换档期,拥有一个具有强大竞争力和活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是每一座城市孜孜不倦的追求。产业定向,取决于城市既有基础,更离不开把握趋势的眼光和能力。

产业发展,随“风”起航。产业的风向,来自于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新兴领域,来自于核心科技的“卡脖子”领域,来自于不断增长的内需消费领域。当“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成为一城共识,成都成为全国首个系统提出发展新经济的城市,水到渠成。成都锚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经济的“风向”,大力发展“5+5+1”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是规划出来的,更是攻坚出来的。

围绕世界级、万亿级,成都展现出“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雄心。2018年,成都出台《成都市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以下简称《攻坚计划》)。《攻坚计划》是行动指南,它瞄准建设世界级现代化产业集群目标,着力于梯队培养,形成一批万亿级、五千亿级、千亿级产业,全面塑造城市发展新优势。

围绕新经济、新场景,成都展现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每年发布新经济“双百工程”名单,坚持培育培养一大批新经济领域的领军企业和领军人才。2020年纵有疫情影响,成都依然定期举行新经济“双千发布”,每次发布100个新场景、新产品,为新场景、新产品搭建起机遇之桥。2021成都新经济共享大会发布上,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提出要以新技术应用优化供给结构,以新场景生成激发需求潜力,推动产业分工重构、动能更新再造。新技术、新场景,成为后疫情时代实现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的重要支撑。

围绕高附加值服务业,成都展现出“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卓识。成都从产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聚力发展生活性、生产性服务业,向国内外先进的“两个70%”目标看齐,即服务业产值占GDP的70%,制造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比重的70%。2018年1月、2020年11月,成都先后举行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大会,为经济发展打造新引擎,为民生消费提供新选择。

拓新,以产业生态圏构建创新生态链。

对于产业和项目,城市间的发展竞赛一直很激烈。是选择见效直接的短平快,还是苦修内功谋长远?是给钱给资源,给政策给机遇,还是以优化产业生态和营商环境增强吸引力?不同的抉择,基于不同的认知。

城市发展产业,需要更新视野和换位思考。大企业和大城市的“一拍即合”,当是最理想的状态。以城市而言,要着力形成产业比较优势,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从产业者的视角,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布局项目时,更看重其产业生态。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明确提出,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空间治理,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主体功能区怎样建?比较优势如何造?成都以产业功能区建设开全国城市先河,以产业生态圏构建创新生态链,涉入理论创新和发展实践的“无人区”。

2017年成都召开“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作出建设产业功能区、构建产业生态圈的系统谋划。三年来,成都围绕“5+5+1”现代产业体系,统筹布局建设了66个产业功能区,作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载体。依托66个产业功能区,优化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产业、医药健康、智能制造等14个产业生态圈。

产业功能区是3.0版的园区经济,它追求产城一体,职住平衡,既是聚集生产要素的产业社区,也是高品质的城市生活社区。通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重塑产业经济地理,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尽量减少人的生产生活、企业生产运行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无效占用和浪费,促进产业链企业在本地配套、就业人群在本地消费。从1.0版到3.0版,折射出新发展理念下,“产城人”到“人城产”规律认知的深化。

目前,成都产业功能区聚集了全市主体产能,以及全市82.6%的人才。产业功能区作为3.0版的园区经济,最大优势作用开始显现。

比如,破解区域发展同质化。产业功能区摒弃了粗放发展、无序竞争,立足合理分工、精准定位,形成产业比较优势。再如,克服“大城市病”,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和重塑经济地理,有效解决产城分离、同质竞争、产业协作不经济、基础设施不专业等现实问题。以市民通勤为例,虽然城市在“长”大,但2018到2020年三年间,成都人的单边通勤时间从平均46分钟下降到33分钟。

产业生态的积淀和优化,还显著增强了城市抗风险能力。2020年疫情之下,产业生态圈的产业链供应链,助力各类企业早日复工复产;“五允许一坚持”新政“柔”管理,恢复城市烟火气;三个月的项目招引攻坚行动,积蓄未来发展“硬”实力。刚柔相济之间,城市韧性尽显,成都成为经济社会秩序恢复最快的城市之一。

抓手,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

2020年10月9日,成都市召开项目招引攻坚行动总结交流会。从去年6月底开始,成都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项目招引攻坚行动,短短3个多月的时间,重大项目签约注册达497个,投资额达8671亿元,同比增长57.7%。阿里巴巴数字生态基地、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电池材料制造等28个百亿级重大项目和一批重大支撑性、战略性项目赫然在列。以项目方式推进招商引资,成为扩大有效投资的关键抓手,为成都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是五年来发展经济和产业的成都方法论。无论是工业项目、两大新区建设,还是公园城市、乡村振兴、“三城三都”等领域,成都始终围绕项目、依托项目展开。正如范锐平所强调,要把蓝图规划变成人民群众能感受的发展成果,必须以项目为支撑。“没有项目,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优化形成了一套制度化方法。成都鼓励各地强化项目思维和专业思维,坚持培养专业招商团队,坚持“叩门招商”,坚持组织工业“竞进拉练”,坚持定期开工促建重大项目。

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持续结出鲜艳的硕果。“十三五”期间,紫光IC国际城、京东方二期、中电子8.6代线、东风神龙、英特尔骏马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签约、开工或竣工投产。重大战略性、支撑性项目,支撑起成都在主导产业体系上的竞争优势。

新经济释放新动能,产业生态圈构建创新生态链,以项目为中心的高质量产业,带给社会高质量就业,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而一个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的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成为城市“强筋健骨”的最大底气。

在“人城产”营城理念下,人是逻辑起点和落脚基点,城是美好生活场景的载体,产业则是美好生活的基石。当城市发展更加注重生活价值和人本导向,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产业让幸福更坚实,便会成为市民最真切的感受。

(责编:罗昱、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