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师范学院:创新“124”协同育人模式 加强师生政治引领

2020年12月22日18:35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一、背景

绵阳师范学院依托四川李白文化研究中心、四川民间文化研究中心、生态安全与保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纪念场馆教育与抗震救灾文化研究中心等省、市重点研究基地,将高校教育教学和当地文化场馆资源相结合,构建起以地震纪念馆为主体的“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类场馆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将纪念场馆文化传承、社会教育功能与高校育人功能有机融合,把抗震救灾精神、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形成“党委统筹、部门联动、科研机构支撑、场馆参与”的四方联动协同育人格局,探索具有绵师特色的铸魂育人新路。

二、主要做法

学校深入挖掘本土各类场馆优势资源,与场馆共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等基地,搭建教学、实践、研究等平台,引导、鼓励师生将实践感悟转化为理论研究,研教互哺。将以李白文化、三国文化等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以长征精神、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三线精神”等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融入校园,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学校教育和场馆宣教效果“双提升”。

(一)坚持“一条主线”贯穿始终

学校始终把抗震救灾精神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主线,在师生中广泛开展研教、研习活动,实现了抗震救灾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活动。用抗震救灾精神铸魂育人,是绵阳师范学院的鲜明特色。深入挖掘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中蕴含的宝贵思想教育资源,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通过每年举行“五个一”活动(开展一次师生主题实践教学、举办一系列专题讲座、组织一场学术交流研讨会、发布一批研究课题、举办一台文艺演出),让师生在活动中体悟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在每个绵师人身上打下抗震救灾精神的烙印,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二)深耕“两类文化”凸显特色

学校注重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厚植立德树人文化沃土。如文史学院依托江油李白纪念馆、绵阳市博物馆,将李白文化融入文学类各专业、将三国文化融入历史学专业;美术学院依托绵竹年画博物馆,将绵竹年画融入美术学专业;数理学院、机电学院依托梓潼两弹城,将“两弹一星”精神融入物理、机电各专业等等。

(三)强化“四项融入”确保实效

融入思政课教学。学校采用“场馆文化专题+内容渗透”方式,将纪念场馆教育涵育的抗震救灾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长征精神等融入五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课程体系,通过积极开展“五个一”系列活动(阅读一本中华文化典籍,观看一部文化方面影片,寻访一处纪念场馆,撰写一篇读(观)后感,聆听一次专题讲座),实现场馆教育全覆盖,并将该项成绩纳入平时成绩中。

融入“三个课堂”。学校将场馆教育融入第一课堂主渠道、校内活动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第三课堂,让师生在教学、活动和实践中接受教育,用丰富素材和研究成果开展教育。构建“必修课+选修课+讲堂(讲坛)”课程体系,将纪念场馆的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课程思政”“专业思政”,融入文科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理工科学生的公共选修课;依托“太白讲堂”“右木讲坛”等,邀请场馆文化名家走进课堂开展专题讲座;编写校本教材、精选教学内容,场馆教育课程趋向专业化、系统化。按照“每年一主题”的要求实施实践教学,组织师生走进井冈山、延安、瑞金等革命老区、各纪念场馆开展主题文化实践活动,将课堂枯燥的理论知识融入社会实践、融入实际生活,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意识,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团队形成各类成果千余项,获奖4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50余项。

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将场馆教育纳入中心组学习、教职工理论学习、党团生活、工会活动、新教师培训和新生入学教育,携手纪念场馆年均开展“双走进”“双研究”活动近100场,师生干部万余人次赴各地场馆开展研教、研习,将学习、实践成果带回学校,深化了学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升了铸魂育人效果。依托校内纪念场馆教育、民间文化、李白文化等研究中心,开展文化主题教育月系列活动,在传统节庆日开展书画、戏曲展演等活动,在二级学院实施“一院一品”文化建设;成立非遗协会等20余个文化研习社团,开展“中华经典颂”等系列活动;建立李白纪念馆等文化普及基地30余个,组织师生开展“非遗之旅”等主题实践活动。通过系列活动,将地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增强文化传承温度。同时,学校将抗震救灾精神、李白文化等元素融入校园文化景观建设,重点打造了抗震救灾精神文化广场、李白文化广场。建有四川民俗展览馆,展陈面积近3000平方米,展览馆下含“四川农业文化历史展”“四川民间生活展”“四川民居展”“四川年画展”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长廊”,每年接待校内外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上万人。

融入各项考评机制。将学生接受场馆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考核;将场馆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新进教师、党员干部、团学干部、青年志愿者等培训必修环节,纳入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以及教师培训计划,实行模块化考核;以首批40门“课程思政”为试点,针对学生专业特点,实行“走进一个专业领域场馆”“传承一种文化”的“一场馆一文化”分类考评机制;将二级学院本科专业与校内外文化场馆共建教育基地纳入年终考评,如汉语言文学与江油李白纪念馆、美术学与绵竹年画博物馆等,在专业教育中积极融入场馆教育元素,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尤其是毕业论文、毕业设计选题上有效融入场馆文化。

三、主要成效

(一)实践反哺教学成效显著

在馆校协同育人的实践过程中,形成调研报告3000多篇,整理教学案例300余个,汇编教师社会实践文集8本,出版成果集5套。还有不计其数的图片资料、影像资料等珍贵、详实的第一手材料,极大丰富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以往单一的理论讲述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更感性、更充实、更可信,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被评为四川省首批“示范思政课程”“省级一流课程”。

(二)师生“四个自信”明显增强

经过多年的馆校协同育人模式实践,学校文化类社团逐年增加,文化讲坛品牌形成,师生传习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蔚然成风,人文素质进一步提升。教师教书育人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参加党课学习人数不断增加,“四个自信”明显增强;学校尊师重教氛围愈发浓厚,逐步涌现出一批品牌课程、特色学院和师德典型人物,连续两届入选省师德楷模,6人次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最美教师等称号,2名教师事迹入选四川省师德典型示范库,获全省师德演讲比赛决赛一等奖。学校部分思政工作难题迎刃而解,思想政治工作实效进一步凸显。

(三)文化传承创新成果丰硕

学校依托校内外场馆,每年发布课题百余项,引导师生开展课题研究400余项,形成了科研普及、文化传习、人才培养与交流合作一体化发展模式,孕育出《李白与巴蜀资料汇编》《抗震救灾精神理论与实践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十卷本)等一批高水平成果,其中《用红色精神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入选《高校德育成果文库》;形成《绵阳师范学院大学生非遗调研报告汇编》等系列学生实践创新成果,学生论文成果千余篇。公开发表场馆教育相关学术论文40余篇,论文《浅析王右木革命精神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获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类三等奖;课题“地域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路径研究及案例整理”2019年获准教育部立项;整理《王右木烈士的民间口述史研究》《基层党组织在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中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的口述实录》等口述史资料3套,《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增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实效性》成果集1套;撰写调研报告10多份。

(四)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通过近几年馆校协同育人活动的有效开展,“124”协同育人模式已初步成型。目前,已有多所省内外兄弟院校到该校学习交流,成果在省高校思政工作会、高校宣传部长培训会、高校统战工作会、绵阳市纪念“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研讨会、西南交通大学红色文化研讨会等省内外研讨会、座谈会上作主旨交流发言10多次,受到与会领导、专家一致好评。该模式已被列为四川省思想政治教育典型案例,获得第九届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省委统战部优秀实践案例一等奖。

四、经验启示

一是将四川本土场馆优势资源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有效解决高校育人资源相对分散、单一问题,使课堂主渠道的理论教育落地落实,使专业课的文化育人功能做足做细,为师生教育教学、实践培训注入区域优秀文化元素。

二是馆校协同共育人将纪念场馆文化传承、社会教育功能与高校育人工作有机融合,强化了师生的政治引领,实现场馆宣教功能和高校思政教育双赢,为地方高校铸魂育人提供了新思路。

(责编:章华维、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