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背景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忠实履行高校职能,先后承担广元市苍溪县、旺苍县,甘孜州得荣县和达州市开江县等4县5村1高职2中职对口帮扶精准扶贫任务。学院党委科学分析受扶对象需求,结合学院实际,确立“教育帮扶、科技帮扶、信息帮扶、产业帮扶”思路,聚焦“智志双扶”,精心谋划帮扶规划和年度计划,以党的建设引领脱贫攻坚,谱写高职院校服务脱贫攻坚“高校样板”。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聚焦“政治担当”,建立健全帮扶机制。坚持以党的建设引领脱贫攻坚,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性教育融入脱贫攻坚主战场。
1.创新结对帮扶模式。创新提出并组织实施“1+1、N+1、1+N”结对帮扶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示范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凝聚起脱贫攻坚强大合力。50余名党员领导干部先后与旺苍县柏杨村35户贫困户开展结对,12个基层党组织先后与旺苍县黎明村、钟岭村、苍溪县东红村68户贫困户开展结对,3个基层党总支先后与广元市旺苍县柏杨村、苍溪县东红村和甘孜州得荣县曲贡村开展支部联建共建。党委书记、院长及领导班子成员先后165人次深入县、乡、村和贫困户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党员干部1365人次深入贫困户开展对口帮扶,凝聚起脱贫攻坚强大合力,打牢高校服务脱贫攻坚政治基础。
2.建立健全保障体系。坚持把脱贫攻坚主战场作为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主渠道之一,先后选派6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先后选派4名干部挂职中职学校副校长、县旅游局副局长,选派多名专家担任职教咨询专家、乡村旅游规划专家,先后选派6名专业教师对口支教,制定《精准扶贫驻村干部驻村期间工作生活保障暂行规定》,为脱贫攻坚提供了良好的人才和制度保障。
(二)聚焦“改善民生”,筑牢脱贫发展根基。坚持把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基本民生问题作为夯实贫困村脱贫发展根基主要任务,下足绣花功夫,集中力量加强贫困村住房、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贫困村、户脱贫发展根基。
1.推进基础条件改善工程。集中力量建设贫困村住房、交通等基础设施,着力解决贫困群众生活出行困难。投入专项资金210余万元,协调专项资金2718余万元。建成生态移民安置点2个,解决了56户226人居住条件;为5个村党群服务中心配套设施设备,建成标准化阵地5个;为141户贫困户改厨改厕改水;为110户贫困群众硬化村组道路、入户道路41.9公里;为贫困村安装太阳能路灯93盏,修建文化挡墙、农业灌溉水渠2.3公里,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发展根基进一步夯实。
2.推进基本民生保障计划。常态开展“走基层、送温暖”活动,全力解决贫困群众、特困群体生产生活基本保障。投入36.5万元,为110户贫困群众送去棉被429床、大米635袋、食用油1270桶、电视机21台;为贫困户送化肥等生产物资价值5万元;为2户特困户提供住房建设资金10万元;为10名大病群众提供特困补助金2.4万元;68名帮扶干部坚持每年送“春节红包”,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定向认购、临时团购、个人爱心认购帮扶对象农产品、手工艺品等价值40余万元,贫困户基本民生问题得到充足保障,脱贫发展信念与意志进一步坚定。
(三)聚焦“绿色生态”,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把推进贫困村绿色生态产业转型作为贫困群众持续增产增收的主要手段,科学谋划、大力扶持。
1.科学谋划绿色产业转型道路。科学分析贫困村生态资源优势,组织召开专题会20余次、村组干部会30余次、村委一事一议会10余次,科学谋划旺苍县檬子乡柏杨村“林上蜜蜂养殖+林下天麻种植”的绿色产业转型发展思路,构建“专合社+贫困户+农户”绿色产业转型发展模式,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认可,并将这一理念应用到得荣县茨巫乡曲贡村,建成1000亩的生态毛桃种植基地和藏香猪养殖基地各1个,2个深度贫困村均成功实现绿色产业高质量转型。
2.不断培育壮大绿色产业规模。通过支部带群众、大户带小户、示范户带普通户等多种模式,持续培育壮大绿色产业规模。投入150余万元,建成生态种植基地7个、养殖基地5个,培育现代新型家庭农场1个,指导成立专业合作社6个、村级农业开发公司1个,建设天麻烘烤房1个、“互联网+”电商服务站2个,培育致富带头人44人,贫困户增产增收路越走越宽,贫困村集体经济规模不断壮大。
(四)聚焦“智志双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提出并持续实施“檬芽助学”工程,大力加强贫困群众技能培训,协同推进职业院校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着力构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长效机制。
1.持续推进“檬芽”助学工程。坚持把教育帮扶作为长效脱贫的主要手段,认真落实教育帮扶计划,为5个村贫困户在读子女发放“檬芽助学金”31.94万元,帮助贫困子女完成学业;投入80余万元,为旺苍县檬子乡中心小学开发应用家校互动管理APP系统、门禁管理系统、校园LED显示屏;为苍溪职中、檬子小学、得荣中心校捐赠图书16500余册;改善得荣县幼儿园、茨巫乡曲贡村联合幼儿园基础办学条件;对中小学教师免费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信息化教学手段培训;免费接受职业中学专业课教师来院进修;组织“贫困学生高校行”活动;为得荣县开展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技术技能培训;着力构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长效机制。
2.推进区域职业院校提升能力。依托学院牵头组建的广元职业教育集团、四川电子信息职教联盟,先后立项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研究课题40余项,组织专题讲座20余场,培训干部教师1000余人次,免费接受学生实习500余人次,提供专家智力支持30余人次;投入35万元,为中职学校建立实验实训室,培育领办中职学校特色优势专业,提升贫困县职教水平,不断探索贫困地区中高职院校服务县域经济建设路径、模式与机制,着力构建贫困地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长效机制,为连片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贡献“川信力量”。
2014年以来,学院先后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评为2018年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被四川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评为2018年度、2019年度全省高校定点扶贫先进单位,被广元市委、市政府评为2017年、2019年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党委组织部(扶贫办公室)被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评为2019年四川省脱贫攻坚奖先进集体。
三、经验启示
从对口帮扶到精准扶贫,从精准脱贫到全面小康,必须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必须始终坚持“智志双扶”,大力加强教育科技帮扶,大力开展技术技能培训,不断增强“造血”能力;必须始终坚持协同推进贫困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完善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