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以一流组织力推动一流能源大学建设

2020年12月21日21:07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西南石油大学党委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这既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高质量内涵发展,促进“双一流”建设,写好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奋进之笔”的实践需要。

工作背景

西南石油大学一直流淌着“石油师”红色基因,作为一所以石油和天然气为特色优势的行业高校,学校一直秉承“三老四严”、“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苦干实干、艰苦创业为主要内容的革命传统,提出“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学科发展”。建校六十多年来,学校党委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以党建组织创新和活动创新为突破口,抓基层打基础,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学校各项事业持续发展,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评为A+,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具体做法及成效

(一)抓住领导班子建设“牛鼻子”,以上率下,不断增强党组织领导力

学校党委认真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不断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和统揽全局、驾驭风险、推动改革的能力水平。

一是强化政治领导。始终坚持党对学校工作全面领导,每年研究并召开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会议4次,确定3—4个不同类型的单位部门开展内部巡查,召开常委会年均30余次,决策100余项。每学期召开中层干部会议,校长分析形势布置工作,党委书记安排党建重点任务,做到党建工作、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建立重点工作校领导挂帅机制,一级带领一级干,一级抓给一级看,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体系;二是强化政治责任。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优化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等议事规则,立足建设高水平能源大学这一大局,充分发挥党委把关定向作用,制定“全面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推进204项具体改革措施,实施“十个一流”计划,整合资源、优化布局,设立改革特色区。2项改革经验入选教育部《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实践操作指南》;三是强化政治担当。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自觉维护班子团结统一,书记校长带头增进班子团结,带头提出“向我看齐”,带动班子成员讲党课年均12次,中层干部讲党课年均100余次,带头深入课堂、寝室、食堂开展“书记零距离”“校长面对面”20余次,现场解决“图书馆座位不足”“寝室无热水”等热点问题,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全校上下形成团结奋进、担当奉献、清正廉洁的校园氛围。

学校领导班子被评为四川省高校领导班子“四好”活动先进单位(省属本科高校仅2所),2017年四川卫视专题报道学校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近三年学校领导班子考核均为“优秀”,绩效考核2次第一名1次第二名,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为“好”。

(二)把稳思想政治教育“总开关”,建学习型组织,不断增强党组织引领力

学校党委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

一是坚持“两个时间雷打不动”。每月第一周开展中心组学习,每周四下午安排组织生活和政治学习,校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年均13次,各二级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年均10次、政治理论学习年均8次;二是抓实党内集中教育。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等,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始终高举理想信念的精神旗帜。面对学校改革发展遇到的“中等发展陷阱”,开展“试探性松懈”“选择性执行”专项整治;三是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办学理念、融入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把“又红又专”变得“有颜有味”,将“石油精神”“铁人精神”作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重要元素,建设100余个“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构建和推广以问题链+互联网为核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让所有课程上出“思政味”,让所有教师都挑起“思政担”。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典型案例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交流材料,6名教师分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思政课有影响力提名人物、全国思政课教学能手、全国思政课教学骨干。学校《坚持60年“三老四严”优良传统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成果一等奖。学校入选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

(三)踩实基层组织建设“落脚点”,建创新型党组织,不断增强党组织凝聚力

学校党委坚持抓基层打基础,积极探索组织创新、活动创新,不断提升基层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一是创新组织设置方式。依托成熟科研团队积极推进师生党支部综合试点改革,组建井筒完整性与安全研究团队、储层增产改造创新团队等8个师生混编支部,促进科研团队全方位教育服务学生。2010年试点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15个学院党员工作站为学生搭建实践锻炼平台;二是深入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2013年启动“双带头人”工程,选拔一批教学科研能力强、党建业务水平高的教师支部书记,高标准建设和培育9个校级“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支持14个院级培育项目,70个教工支部100%实现“双带头人”,机关党支部书记全部由部门负责人担任,有效防止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张皮”;三是推进“标准+特色”党支部建设模式。制定《师生党支部建设标准》,积极推进党建活动创新项目,产出一批基层党建务实成果,支持并培育“人人微党课”“中国梦大家谈”等100余项党建活动创新项目,形成“一院一品一特色”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四是抓实抓细党员日常管理。制定新版《党支部工作手册》,细化党支部“三会一课”、发展党员、党费收缴使用管理等工作要求。完善领导干部联系支部制度,校院两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人联系一个支部,机关中层干部以兼职班主任、指导老师身份联系学生支部,通过参加集体活动、交流座谈、开办讲座等方式丰富学生党员教育活动。坚持每2年处级及以上全体干部到法纪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出台“管风11条”“教风8条”“学风6条”等规定,从严管理延伸至8小时以外,以优良的党风政风管风促进校风,教风和学风。

学校获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4个、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5个、全国高校“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6个。

经验启示

(一)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基础是构建完善体制机制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学校党委是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的最终环节,一方面在中央、省委和基层组织之间起着承上启下和上通下达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学校的领导核心。通过党内制度创新、工作创新,形成了系统完备、标准明确、运转高效的学校大党建工作体系,构建学习教育体系、制度保障体系,走好“最先一公里”;完善目标责任体系、工作创新体系,破除“中梗阻”,优化条件支撑体系、考核评价体系,打通“最后一公里”,确保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在高校落地生根、见到实效。

(二)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关键是创新基层组织管理形式

“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的组织体系去实现”。学校党委通过创新组织设置,依托科研团队、研究所等将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编入同一个支部,突出了教师党员的主导性与学生党员的主动性,党性教育、支部生活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师生工作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以专业报国的独特群体文化,增强了教育效果,有效激发了党支部活力。

(三)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重点是激发基层组织内生动力

“党建共同体,发展一盘棋。”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学校党委鼓励基层组织从实际出发,深入挖掘本单位、本部门党建传统、优势特色,培育了一批党建创新活动项目,一批以党建促科研攻关、党建促学科竞赛为代表的优秀基层组织不断涌现出来。同时,加大党建投入,保障基层组织活动有经费、有阵地,推进党务干部“双线晋升”“专项津贴”等激励措施让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平台、有舞台、受鼓舞、得奖励。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