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报告 援建风采】

强基固本挖穷根 一枝一叶总关情

——达州万源市纪委监委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周丽

2020年12月15日15:11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长坝镇渔窝池村,距万源城区37公里,是万源市自然条件差、贫困程度深的村子之一。多少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农民生产耕作靠传统的畜力和人力,收入微薄,不少人在温饱线上下徘徊;这里居住条件差,出行困难,青壮年千方百计出去谋生,留下来的多是年老体弱残疾者;这里信息闭塞,观念落后,内生动力不足……这里的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强烈!

2015年开始,万源市纪委监委结对帮扶渔窝池村,揭开了渔窝池村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

渔窝池村位于长坝镇西北方,山大人稀,17.2平方公里的茫茫大山里散居着7个村民小组724户2298人。2013年底精准识别为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5户380人,识别当年贫困发生率18%。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群众收入低,脱贫难度大。万源市纪委监委把脱贫攻坚政治责任牢牢扛在肩上,充分履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帮扶职责,全力以赴打响脱贫攻坚战。

图为渔窝池村新建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周丽 摄

如今,长坝镇渔窝池村已实现贫困村全面退出,一个个生态宜居、静美和谐的聚居点如明珠般镶嵌在这片土地上。

走进渔窝池村,让我们一起来追寻这里的帮扶干部和群众脱贫攻坚的战斗足迹。

党建引领: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

万源市纪委监委领导多次深入渔窝池村实地查看走访调研,对村里贫困户的致贫原因认真分析研判,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研究制定渔窝池村扶贫方案和发展规划,制定了“党建引领,基础保障,产业突破,高质量脱贫”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图为万源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李卫东走访慰问贫困户。周丽 摄

2015年,万源市纪委监委选派年富力强、作风优良、工作经验丰富的邱晨同志,担任渔窝池村第一书记。同时,选派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张明坤、胡明双与邱晨组成驻村工作队。

“十来平方米的办公室,只有一张铺满了灰尘的桌子和几把破旧的椅子,还堆放了许多杂物,这个支部看起来就很涣散。”2015年3月11日,邱晨回忆第一次来到渔窝池村委所看到的景象。他从群众口中了解到,村上开会主要是利用赶集日在街上给群众传达,很少在村委开会,群众办事要到处找人。“这个缺少坚强有力领导、敢闯敢干精神的党支部,是渔窝池村贫困的原因之一。”邱晨说,要想脱贫必须要锻造坚强有力的村委领导班子。

驻村工作队首先着力整顿基层党组织的“慵、懒、散、软”,着力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并与村委干部“约法三章”,坚持按时上下班,严格遵守纪律规矩。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明显提升。另一边,万源市纪委监委把建强村党组织作为脱贫攻坚的重大举措,积极协调筹措资金60余万元,为渔窝池村修建了标准化党群服务中心。办夜校、讲党课,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中省市脱贫攻坚各项政策以及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等,帮助村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有了像样的村委办公地,干部和群众都有了积极性。

图为渔窝池村新建党群服务中心。周丽 摄

“邱书记做事非常有魄力。他一来,村里的很多疑难杂症问题都得到顺利解决,干部的工作作风也变好了,群众也渐渐相信我们了。大家的心都往一处想,劲也往一处使,村里发展也越来越好。”对于邱晨在村上的工作情况,村支部书记张仕忠如数家珍。5年来,渔窝池村精准帮扶、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高速运转,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渔窝池村113户380人全部脱贫。

党旗高擎千帆竞,凝心聚力万象新。在万源市纪委监委的坚强组织领导下,驻村工作队队员以村为家,坚守一线,村两委干部干事能力强,作风踏实,基层党员活力迸发,主动作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持续增强,村民满意度不断提升。如今的渔窝池,如旭日东升、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基础建设:打通脱贫攻坚瓶颈制约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是渔窝池村脱贫路上的“拦路虎”,也是制约该村发展的一大瓶颈。

行路难是老百姓心中的“梗”。2015年8月,万源市纪委监委领导去村二社走访,当地老百姓对出行道路叫苦不迭:“本来就是条泥巴路,下雨一身泥,天晴一身灰,加上多年没维护,现在连车都开不进,逢年过节儿女们都不愿回来。”

为了实现老百姓“走好路、路好走”的愿望,万源市纪委监委多次召集村干部和党员群众反复研究,积极协调交通、财政等相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请专业人员设计,修路终于有了眉目。按说这样的好事,村民都应该拥护支持,可没想到的是,却遇到了部分村民的阻拦。

说起工程推进过程,万源市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感慨万千,“一些村民对实施的安置点及修路项目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有的不能顾全大局借征用自家土地漫天要价,多次出现阻工现象。”

今年67岁的庞仁勇,因修路占了他家地,想得到更多补偿,多次阻挡工程。驻村队员多次上门与他谈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让他由反对者变成了支持者。很快,一条长达2公里的硬化路从山脚盘延而上,呈现在二社老百姓面前。二社的黄永富一说起这条路就笑得合不拢嘴,“真是太感谢您们了,现在进出蛮方便。在外工作的儿女们经常回来看我。往常冷清的山坳坳变得热闹了。”近几年来,渔窝池村共投入1600多万元,硬化公路已达到20多公里,交通条件极大改善。

图为渔窝池村硬化后的社道公路。周丽 摄

行路难的同时是吃水困难。“我们一直都是吃自家的井水,一到旱季就没有水吃。”渔窝池村雨季蓄不住水、旱季引不来水。如何让村民常年吃上水并且能吃上放心水?2018年,在万源市纪委监委的协调下,万源市水务局和驻村工作队通过实地勘察,实施集中供水工程5处、分散人畜饮水150余户,使供水管网延伸到该村最偏远的组,改写了村民肩挑车拉、靠天吃水的历史。“我家终于吃上了清凉的自来水。”贫困户王克友喜悦的背后,凝结着帮扶干部的辛勤汗水。

“前几年村里不但没水而且路还不好走,天一摸黑就不敢出门了。”50岁的张继洪从小生活在渔窝池村海拔最高的山上。因一次摔伤,脑部留下了后遗症导致腿脚不便。

张继洪的家距悬崖仅几米远,院子里堆满了石头干树枝以及一口破败的大水缸。堂屋里除了一张掉了色的桌子、一张网床之外,空无一物。风一吹,破漏的屋顶就是阵阵响声。

因为腿有残疾,出行不便利,张继洪只有靠种庄稼和做点零工来养活一家人,生活一度十分拮据。

让群众挪出“穷窝”,实现安居乐业,是万源市纪委监委始终挂在心上、不遗余力抓实抓好的一件心头事。2018年8月,渔窝池村集中安置点——“岭上人家”和“云上人家”安置房竣工。

2018年10月,张继洪一家从山顶的老房子搬进了山下的楼房。屋子既宽敞又明亮,购置的沙发桌椅电视机摆放有序。“我老家原来在那山尖尖上,那里交通不方便,饮水困难,有地质安全隐患,在老地方过日子很是艰难。现在搬来这里什么都很好,我们很满意。像是在做梦一样,但这是真真实实的,感谢党和政府。”张继洪谈到家里居住环境的改变感激不已。两年时间,渔窝池村51户149人,全部搬进易地扶贫安置新居内,贫困群众的居住条件大为改观。

精准帮扶:用心用情解决实事难事

在扎实做好脱贫攻坚这道“必答题”的同时,万源市纪委监委主动揽责,用心用情做好扶贫“附加题”,“零距离”为贫困户办实事、解难事,帮助解决了一批群众最迫切的困难问题。

“我们现在也搬进了新家,吃穿都不愁了。就是儿子都5岁了,眼看就要上学,但孩子的户籍问题始终无法解决,好急人。”在一次走访中,朱占斌向自己的帮扶干部冯利峰再倒苦水。

5年前,朱占斌经媒人介绍与一外地女子成婚,并在不久后就生了小孩。后来,由于家庭困难,妻子狠心离家出走杳无音讯。但是,因为两人并没有办结婚手续,儿子的户口一直未上,成了朱占斌的心病。

冯利峰了解情况后,立即联系当地派出所,一起商讨解决办法。因为朱占斌没有领结婚证,各种手续都没有,唯一的办法就是去做亲子鉴定。亲子鉴定又要一笔费用,在冯利峰和村委的帮助下,鉴定费凑够了。没想到的是,亲子鉴定结果却不是亲生子。朱占斌儿子上户再次出现新难题。冯利峰没有放弃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多次向公安局汇报,找到他多年的邻居为其证明。最后,认定朱占斌与其子为养父子关系,最终为朱占斌儿子上了户口。

如今,朱占斌的儿子顺利入学。“帮扶干部帮着我跑了好多路,总算把困扰我多年也没能力解决的事儿给解决了。他就是我的亲人呀!”提起帮扶干部为自己儿子办户口一事,朱占斌十分感激地说。

“举家乔迁铭记党情,新居落成感谢政府。”这幅对联贴在渔窝池村贫困户魏定鲜的大门上。他说,是万源市纪委监委帮他解决了住有所居、学有所学、病有所医的问题,感谢党和政府帮他树立了生活的信心,指明了脱贫奔康的方向。

图为驻村第一书记邱晨入户走访贫困户。周丽 摄

魏定鲜家里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妻子因病去世,自己身体也不好,还要照顾儿子女儿,他就不能像村里的其他年轻人一样外出务工,只能在家做些散工来维持家用。每年买药就需要花费上万元,加上没有住处,沉重的生活开支让魏定鲜陷入贫困。在走访中,邱晨得知魏定鲜的家庭情况后,第一时间找到他,将他纳入贫困户。2018年国庆期间,魏定鲜一家顺利搬进70多平米的新房,孩子也进入长坝学校就读。帮扶干部还为他两个孩子申请教育支助,市里的专业医生也定期为其检查身体。虽说魏定鲜平时做些散工,但平时要照顾孩子,工作队就帮他联系了公益性岗位,一年可以增加额外收入5000多块。如今,魏定鲜的日子越过越好。

图为万源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熊本刚为贫困户赠送鸡苗。周丽 摄

以诚心暖人心,用行动换认同,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贫困户张继平是万源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熊本刚的联系户。来到他家,满满的一圈猪仔,还有几十只土鸡。张继平介绍,几乎每年熊本刚都会给他送来鸡苗、各种化肥、种子。每年产的小猪仔能卖2万多元,种植的水稻、玉米收入可达到1万余元,喂养几十只家禽也能卖2千元。现在已经顺利脱贫。“熊书记为我办的实事可不少呢!我卖土鸡的销路不好,他帮我跑销路;我腰疼,他联系医生帮我做免费体检……”张继平不一会儿便数出了一大堆事情。

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万源市纪委监委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深入贫困户,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精准到户、责任到人,把扶贫工作做深做细,“零距离”为结对帮扶贫困户办实事、解难事,真正做到了“精准扶贫,不落一户一人”。

靶向监督:尽锐出战保障脱贫攻坚

几年来,万源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主责主业,响鼓重锤,尽锐出战,扎实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决战行动。坚决做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实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采取有力措施,打好“预防针”,擦亮“探照灯”,攥紧“铁拳头”,用好“杀威棒”,为脱贫摘帽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在扶贫领域政策、项目、资金等专项监督检查工作中,万源市纪委监委积极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六个精准”等政策落实,紧盯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等重点问题,充分发挥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协调联动机制作用,督促推动相关职能单位对标对表、狠抓落实。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万源市共立案办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329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31人,第一种形态处理351人,真正把监督执纪落到实处。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万源市纪委监委将加强对脱贫工作成效、保持政策稳定性的监督检查,推动主责单位和监管单位查找制度漏洞、薄弱环节,健全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成果。采取有力措施监督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强化发展内生动力,推动脱贫攻坚以及后续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作者简介:

周丽,女,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出生于1991年8月,现为中共万源市纪委宣传部干部,系万源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会员、《达州日报》特约记者、《廉政瞭望》杂志联络员、《中国纪检监察报》通讯员、四川省川东北中青年作家班成员。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