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波(右一) |
陈波,是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生态源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级农技师、柑桔种植营销专家。他以“二十年磨一剑”的执着坚守农村,坚守优质柑桔的引种、培育、推广,种植技术探索培训,品牌建设营销,成为名副其实的“土专家”和致富带头人。今年12月,他被评为四川省第八届劳动模范。
执着坚守农村,选育推广优质品种
1998年,陈波从家乡重庆来到柑桔之乡丹棱县,在这里安家落户。他发现丹棱以脐橙为主的柑桔种植效益低,不挣钱,于是听从位于老家重庆北碚的中国柑桔研究所的专家建议,优换品种,开始了长达十余年漫长而枯燥的新品种引进和选育工作。
陈波每天坚守在果园,认真地记录实验,摸清新品种特性。由于大部分品种无法适应丹棱环境,不得不多次进行高换与筛选。之后,在中柑所著名研究员陈竹生和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县农业局老专家谭后根等专家的悉心指导下,陈波找到了适合当地种植的“不知火”等多个优质品种,为丹棱县探索出一条独具比较优势的发展晚熟杂交柑桔的道路。
到2016年,丹棱全县12万农民人均“不知火”种植面积达1亩,走上了大面积推广种植的规模化发展道路。丹棱成为全国最大的“不知火”种植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区县种植30万亩以上。
在新品种研发方面,经过17年的尝试努力,陈波还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杂家柑桔新品种“大雅柑”,2016年12月正式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通过中柑所在四川、重庆、湖北等地大面积推广30多万亩,每年可为果农增收3.2亿元。2019年,他又从“不知火”当中选育出一个新的芽变品种“金乐柑”。
潜心钻研技术,示范引领产业升级
有了好品种,还需果农种出好水果。“不知火”属晚熟柑桔,是高糖高酸的品种,好吃不好种,最佳成熟期在次年3月份,果实越冬容易受冻而掉果,重则绝收。陈波组织合作社成员,探索出一条适合丹棱气候环境的安全越冬套袋、草生栽培、留树保鲜等整套绿色种植技术体系,成为引领丹棱柑桔产业转型升级的“职业农民”。
通过套袋安全越冬,丹棱“不知火”特晚熟,可延迟到第二年3、4月份错峰销售,效益可观,每年可为全县农民增收2亿元,果农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农村人口逐渐减少,人力成本逐渐上升,陈波意识到,土地规模适度集中,农业现代化、机械化势在必行。2018年6月,陈波又开始在自家“试验田”里上马生态、高效、节约成本的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2.0升级版。
如今,陈波创办的合作社在全县已先后建立区域科技示范园、科普示范基地15个513亩,新品示范园3个200亩,杂交优质柑桔生产示范园48个5000多亩。丹棱柑桔草生栽培、生物防治、疏果控产、防冻越冬、科学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等陈波不断探索总结出的柑桔种植新技术开始引领行业潮头,实现了种植技术标准化,并在全国推广。
陈波还邀请以色列、日本以及国内专家近20多人次到丹棱进行技术指导,举办培训会、讲座1000多场次,发放技术资料8万余份,培训果农达2万余人次。
倾情创响品牌,促进果农增收致富
好水果如何卖出好价钱?种植户统一标准、合作社“抱团”闯市场、借助电商线下线上拓宽销售渠道、推动政府“站台”实现品牌高端营销......陈波做大做强“不知火”产业的“完整链条”,有力带动了丹棱和周边区县果农增收致富。
2008年,陈波牵头成立合作社,提供全产业链服务,辐射带动全县及周边区县“不知火”种植,实现了产业聚集和规模化。2009年,陈波组织了一批“不知火”到北京新会水果批发市场,租场地、搭简易棚,象摆地摊一样吆喝卖果。除了北京,陈波还跑了成都、重庆、浙江、上海,挨家跑超市、找销路,“不知火”这个优质水果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依托“丹棱桔橙”地标产品认证和“中国桔橙之乡”两个国字号品牌,陈波为丹棱“不知火”注册创建了“科乐吉”柑桔品牌,并获得“绿色食品”证书和眉山市知名商标。2015年,合作社投资2000多万元建起集数控分级、商品包装、冷藏、质量检测、品牌打造、互联网营销等功能于一体的水果集配中心,年处理水果5000多万斤,解决600余人就业,年带动果农增5000多万元。2019年,丹棱柑桔年产值28亿元,果农人均增收1.8万元。“丹棱桔橙”区域品牌三度荣登中国地理标志百强榜,成为2019年中国最有价值的20大水果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44.35亿元。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丹棱县生态源果业专业合作社集配中心及时复工复产,解决就业人员230人,帮助果农销售水果500万斤以上。同时,向湖北仙桃市捐赠丹棱优质水果(耙耙柑)15000斤、向丹棱县一线抗疫人员捐赠雨蓬4个、现金1000元、耙耙柑500斤、果筐200个等物资。此外,不忘保生产,通过多种线上方式向果农传授当季水果管理技术及要点,并将果农所需生产资料送到相应卡点,及时解决了果农生产所需。(图文、视频由四川省总工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