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脱贫 “学普”先行

陈翠林

2020年11月19日15:29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学前学会普通话”(以下简称“学普”)行动自2018年实施以来,“我是彝家娃,爱说普通话”的标语随处可见,普通话成了凉山州幼教点里最美的语言,我很荣幸自己不仅能成为一名光荣的省综合帮扶队员,更是一名“学普”的推行者。助力脱贫,“学普”先行!

刚被分配到凉山州雷波县八寨九年一贯制学校,吉木使恩校长知道我是一名正规的幼儿园教师,就让我分管起了八寨乡的“一村一幼”(以下简称“村幼”),我毫不犹豫地接管了起来。其实我以为,只是开开培训会,举行一些“学普”小活动就行了。真正分管起来,我才知道“一村一幼”工作的难度有多大。八寨乡15个幼教点,18个班,一个村就是一个山头,这些幼教点都分布在不同的山头,有的一个村一个幼教点,有的一个村几个幼教点,比如瓦扎村就有四个幼教点,山脚一个,山顶一个,山前一个,山后一个。我要下村摸清幼教点情况,一个村就要一整天。我从2018年帮扶以来,不论严寒酷暑,我都坚持亲自到幼教点督促村幼工作,特别是“学普”行动落实情况。因为我深深知道,“学普”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孩子长大走出大山的有效保障,是入小学学好汉语的根本方法。助力脱贫,“学普”先行!

在这阴雨连绵的秋天,山路又湿又滑,大雾在山谷弥漫,冷风一阵阵吹来,树叶簌簌飘落。我和吉木使恩校长正走在通往村幼的陡峭山路上。

“学普”行动今年马上迎来国检,为此,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为了精益求精,达到迎检的最佳效果,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迎风冒雨,下村再三督促相关工作。

连续两周以来,我们每天下村,今天我们要督促的幼教点是这一波走下来的最后一个幼教点——瓦扎3组幼教点。吉木使恩校长把车停到路边宽敞处,然后指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坡对我说:“陈校,前面的路塌了,摩托车都过不去了,我们只有步行过去。”我说:“没事,走路我还是可以,爬山我也不怕。”是的,悬崖村那么陡峭,我也上上下下了好几趟,体力和技能都在上山下村途中稳步提升,我的身体得到大凉山的滋养,现在可结实啦。

我们先绕了一截刚修好没多久的入户公路,然后就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开始我们走得很轻松,两个人还说说笑笑,走着走着,我们都气喘吁吁了,吉木使恩校长说:“陈校,我们休息一下吧。”我看看时间,一点二十了,幼教点的孩子们三点半放学,如果不抓紧时间,到幼教点就看不到孩子们的活动了,我站着喘了一会儿气,说:“走吧,没事!”走着走着,远远走来了一群牛,糟了,这里路刚塌过,牛儿很吃力地在石缝间小心翼翼地行走,稍不注意就会踏空。吉木使恩校长大声吼道:“快,我们往上走,给牛儿让一条道!”我赶紧抓住路边小树的枝丫,头也不回地迅速往上爬,爬了好长一段才停下来,上气不接下气地看着牛群一步一踮地走过。我们又返回到原来的路上,继续前行,牛儿踩过的路更难走,我的白色运动鞋上全是泥,我们一会儿扶着石头前行、一会儿蹲着挪动身子、一会儿因为路太滑只能快速地冲上几步,等我们走到稍微平坦的路上,才发现我们已是大汗淋漓。

拉巴村幼教点|表演儿歌的孩子。陈翠林摄

大概走了一个多小时,我们终于来到幼教点脚下,远远地听到孩子们在背诵儿歌,我们很欣慰。走进幼教点,日格拉里辅导员在做环创,虽然租用的老百姓的房子很简陋,但是他们将物品摆放得很整齐,环创也都是刚做的,整个活动室干净、美观。北京华言文化公司发的”学普小舞台”,他们也利用起来了,这小舞台配置可齐全了,有木质舞台、幕布、背景还有话筒、音箱,孩子们能声临其境地登台表演。吉木古日辅导员拿起话筒,一板一眼地当起了节目主持人,歌声、朗诵声、欢笑声,飘荡在幼教点的上空。孩子们标准的普通话、自信的表情让我们很兴奋,我用普通话和他们交流,他们回答得非常流畅,这些孩子刚到幼教点时可是一句普通话都不会说的,看着他们的进步,想着“学普”能在这里落地生根,我们再苦再累也觉得值了。

记得上次我到拉巴45组幼教点,那是教师节前的一天,我刚步入幼教点,吉根以洛小朋友就迎上来,用标准的普通话,稚嫩的童声向我问好:“陈老师,教师节快乐!”我触动于孩子们纯正不掺一丝杂质的真诚祝福,更为他们普通话水平的飞速提升感到欣慰。“宝贝们,我来了!”我一吆喝,正在操场上自由活动的孩子们,“哦——”一声大叫,赶紧向我围过来,我蹲下身子,从背包里拿出我新买的玩具,说:“你们想要吗?”孩子们纷纷举手,说:“想要!”阿余达则小朋友挤到我膝盖上坐下,抱着我的脖子,亲呢地说:“陈老师,上次您送我的玩具,我很喜欢!”我说:“这次还想要吗?”她歪着脑袋,撅着嘴说:“当然想要!”我说:“好,那你加油额!”

八寨中心幼教点|辅导员吉日石巫正在给孩子们讲故事。陈翠林摄

为了提高孩子“学普”水平,汇聚“学普”智慧,我一直在研究适合当地孩子的推普方法。现在,我正尝试利用激励机制,激发“学普”热情。“那好啊,朗诵一首儿歌吧,朗诵得好,就送给你们!”我边说边走到活动室中间坐下,孩子们跟着坐到了我的前面,围城一个半圆,中间空出来一块地方。朗诵开始了,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一个没朗诵完,另一个就做好了向前冲的准备,我说:“不急,不急,朗诵的小朋友都有玩具!”我将孩子排好序,给他们强调了朗诵的要求:“1.全部用普通话。2.要有感情。”朗诵中,阿余达则小朋友朗诵的《一个不能少》是我在凉山帮扶后,参加“学普”儿歌大赛时创作的作品,深受家长、孩子们的喜爱。我听到阿余达则深情而标准的朗诵,我很激动,忍不住和她一起朗诵起来,其余的孩子情不自禁地全部跟我们一起朗诵起来:“家家户户读书郎,家家户户爱读书......一个不能少!”最后一句,我们朗诵的是那么豪迈自信,那么铿锵有力!这声音在凉山大地上久久回荡!

孩子们爱上了幼儿园,爱上了“学普”,作为凉山州”学普”的推行者之一,我见证了凉山孩子从祖祖辈辈只会彝语在本族交流到用标准的普通话和大山外的我们交流,这是一种质的蜕变,是历经了无数的量变、是无数心血的付出、是彝汉情深产生的蜕变。今年十月,我们再次迎来“学普”国检,为此,我们已做好全方位的迎检准备。开学,我们对幼教点的所有幼儿进行了全员普测,优秀率占比很高,有一部分孩子虽然有待提高,但我们村幼辅导员充分利用北师大和北京华言文化的资源包进行训练,每天入园离园播放凉山州为孩子们量身定制的“学普”小喇叭进行熏陶。我们八寨“学普”气氛浓厚,为了教会家长说普通话,还开展了“小手牵大手”活动,孩子每天回家后教家长说普通话,家长会上,我们要求所有参会人员全程用普通话。

甲谷村幼教点|陈翠林(中)和辅导员就“学普”工作亲切交流。吉木使恩摄

今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在“学普”小舞台上的表演,想想刚接手“学普”工作时我的愁眉苦脸,孩子们受彝话的影响较深,很多孩子根本听不懂普通话,我们只能一句一句地强化训练,从吃饭、睡觉、上厕所这些简单的词语开始,我们遇到过很多挫折,孩子不愿开口、家长不配合、辅导员不能坚持......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反思、整改,再反思、再整改......终于见到了彩虹。现在,和孩子们在一起用普通话交流的时刻是我最快乐的时刻,“学普”已山花烂漫,我们在丛中笑!

“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幼教点每天早上的晨间活动都会传来孩子们嘹亮的歌声,这是自“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实施以来,孩子们耳熟能详的一首童谣。我们检查完幼教点的工作,孩子们热情地用这首儿歌欢送我们。

回去的路上,我们肚子虽然饿得咕咕叫,天上飘起了毛毛细雨,但我们觉得整个身子都很轻松,不知怎么的,路也变得好走了,风吹在身上也不冷了。吉木使恩校长边走边唱起了很有韵味的彝族歌曲,接近四点中,我们一路欢笑的回到了停车的地方。

助力脱贫,学普先行!我们在学普的路上披荆斩棘,美好的凉山正变得更加美好!

 

作者简介:

陈翠林、女、广元市旺苍县第一幼儿园教师、广元市优秀教师、广元市教育之星、省综合帮扶队帮扶凉山队员,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表彰为2018年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现帮扶于雷波县八寨九年一贯制学校,挂职副校长,分管全乡村幼工作。

(责编:罗昱、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