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成都新增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例,其中1例系既往通报的无症状感染者订正。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4人,1名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此外,刚过去的周末,两条关于疫情的消息也引发了网友强烈关注:一是成都锦江宾馆的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核酸检测呈阳性;二是一批从天津运至兰州的冷冻产品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一名密切接触者“定位”在四川广汉境内。这提醒我们,疫情防控,千万别放松!
秋冬季节是呼吸道疾病多发的季节,让疫情防控工作更加复杂。李兰娟院士曾表示,秋冬季是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关键期,也是重要的“窗口期”,要坚决克服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因此,盯紧人、聚焦“物”,扎紧秋冬疫情防控的口子,坚决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坚决防止秋冬季疫情反弹,成为各地的当务之急。
令人担心的是,成都不少公共场所的防控工作出现了明显松动。近期笔者路过成都某小学时观察到,校门口聚集着大量等候孩子放学的家长,不仅没法保持安全距离,多数家长还不戴口罩。在疫情并未彻底结束的情况下,这样的懈怠必然会带来潜在危险。专家早就提醒过,抵抗力不足的孩子、老人更容易感染病毒。
学校、商场、车站……这些人口流动大且活动轨迹不规律的场所,防控工作更不能麻痹大意、侥幸松懈。不能因为每日新增确诊病例不多,就认为我们已经彻底战胜了疫情。眼下,不论是零星确诊病例还是冷链产品检测出阳性,都是在给我们敲警钟。
在常态化防控的重要“窗口期”,相关部门除了及时公布疫情情况,还要继续加强监管,把各项措施抓实抓细,防止疫情防控工作“形式化、过场化”;广大群众也可以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行使监督权,为疫情防控工作查漏补缺。我们每个人都是疫情阻击战的参与者,只有大家一条心、从我做起,才能有效应对病毒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