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扶贫在行动·四川篇(二)

“非遗+扶贫” 跑出脱贫奔康“加速度”

王军

2020年11月11日09:22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近年来,四川省非遗保护硕果累累,目前已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139项、省级611项。在精准扶贫路上,四川各地充分利用非遗资源,通过建立合作社、“互联网+”、鼓励传承人创业等形式,引导群众脱贫攻坚,在文化传承中致富,成效显著。

传承一门手艺,发展一个产品

羌绣,原本叫扎花,拥有最原始古朴的技法:以白色粗布为底,在布上勾勒图案或贴上剪纸,再用棉线、丝线或麻线绣制。羌绣这个名字首次提出是在1980年,取名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羌绣传承人李兴秀。

正在绣花的羌族妇女。人民网 王军 摄

“我觉得‘扎花’涵盖不了这门艺术的全部内涵,所以我称其为‘羌绣’,这个说法渐渐为人接受。”在茂县非遗传习所内的工作室,记者见到了李兴秀。她的工作室,也是羌绣展厅,作品既有装裱的羌绣山水画,也有五颜六色的羌绣服装以及各式各样的羌绣香囊等小饰品。

“把羌绣一代代传承下去,是我最大的心愿。”三十多年前,李兴秀靠着一块纸板、一支圆珠笔和三尺粗布,组成简陋的绣花台,开启羌绣传承之路,收受徒弟传授羌绣技艺,最终她也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累计培训学员24000多人次,传承42个徒弟。

李兴秀是绣娘,更是羌文化的传播者。她带着精湛的羌绣绣品出现在国际商品博览会上,让羌绣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如今,羌绣已从大山中走出,羌绣商品销往了全球各地。

北川老腊肉是羌族的传统美食,因其肉质红亮、咸鲜适度、香味独特而久负盛名,其历史可追溯至大禹治水时期。这种古老的食物保存技法,在数代羌族儿女的手中传承发扬,循环往复,已有千年之久。

北川老腊肉。人民网 王军 摄

1989年,王华祁随父做起了祖传的手工老腊肉,因深得真传和精髓,他家的腊肉深受客户欢迎。几年下来,王华祁成为北川手工老腊肉制作能人。

作为“北川老腊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华祁多次到腊肉产地,遍访名师,拜师学艺,兼收并蓄,传承与发展北川老腊肉的制作技艺。

在传承古法传统腊肉制作技艺的基础上,王华祁成立了公司,主动适应市场对传统食品的质量需求,引进低温脱水和高低温交替烘烤设备,模拟北川高寒地区风霜吹刷和低温发酵环境,实现了北川老腊肉加工与现代科技的结合,黑猪腊肉成为其公司拳头产品。

培育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百姓

2017年,王华祁的公司参与了北川坝底乡通坪村的扶贫攻坚,承担“川藏黑猪”新品种引进农业科技扶贫项目。公司投资800万元,新建3600余平方米川藏黑猪母猪繁育场,形成年产仔猪5000头规模。同时,与5个基地村签订生猪代养协议,建立了以坝底乡通坪村为重点的成片高山生态黑猪代养基地,形成北川禹珍生态黑猪产业化联合体,培育了一批代养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

其公司与养殖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或养殖大户签订养殖合同,由公司垫支仔猪、仔猪饲料,全程进行技术指导和防疫服务,农户养殖达标后,公司按合同订单回收产品,除去公司垫支的费用,农户每头猪劳务费收入约1000元,杂粮转化收入800元。

2019年,公司共生产仔猪3880头,各基地代养3000余头,农户养殖黑猪订单收入1567. 70万元以上。其中建卡贫困户80余户,增收885. 32万元。2020年,公司通过代养、赠送的方式,带动县内外6个贫困村预计增收1280余万元。

在非遗保护传承中开辟脱贫致富路。和北川老腊肉一样,羌绣产业也在助力群众脱贫攻坚。

在李兴秀所在的茂县,当地一方面依托民族传统手工艺重点企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一方面通过组建协会将分散的群众组织起来,利用农闲或业余时间,开展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民族传统手工艺生产活动,实现增收致富。以家庭经营自产自销为主的家庭作坊及个体生产户,部分也通过雇工、订单等形式带动周边群众生产增加收入。

学会一门手艺,全家有望脱贫致富。绵阳市安州区桑枣镇的花庙土陶始于南宋前期,已有800年的历史。绵阳市级非遗花庙土陶传承人邓忠华告诉记者,这种采用当地陶土制作的土陶产品,全年能带来800万左右的产值,其中土陶泡菜坛等产品较受消费者青睐。

绵阳市级非遗花庙土陶传承人邓忠华展示花苗土陶制作。人民网 王军 摄

“目前,当地有70人在我的工坊工作,其中有20多位来自贫困户家庭,10多位残疾人。”邓忠华称,其中一对哑巴夫妻通过制作花庙土陶,月收入已达到1万元。

建设一批工坊 探索一种模式

邓忠华的工坊是政府推进建起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也是扶贫车间的重要形式。

从2018年7月以来,文化和旅游部支持地方建设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截至目前,全国已建设超过2000所,带动了当地群众脱贫增收。四川在贫困地区全面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推动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目前,全省共有百多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其中大部分工坊所在地区为国定贫困县。

为全面推动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建设,切实提高工坊非遗产品销量,四川省以非遗购物节为契机,与各大电商平台合作,广泛发动相关市州,组织非遗扶贫工坊积极入驻各电商平台,并开设了四川非遗购物节网络服务平台、制作发布《四川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上线指南》,及时更新相关动态、培训资料、电商政策等,对工坊网店运营工作进行具体指导。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实现了全部线上展示展销。

“非遗+扶贫”跑出了脱贫奔康“加速度”,这是在文旅融合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以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非遗与现代商业无缝对接,实现贫困户脱贫增收的一种扶贫模式。

8月27日至28日,全国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经验交流活动在四川北川举行。会议强调,各级文化旅游部门要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高度,认识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大力推动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

会议提出,各地要鼓励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并为其提供必要支持;要加大培训的覆盖面和针对性,优化培训形式和内容;要帮助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对接网络市场销售需求,拓宽非遗产品的市场渠道;要及时总结经验、宣传典型、推广先进,营造关注、支持和参与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社会氛围;要探索建立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实现扶贫就业、产业发展、文化振兴共赢。

当前,四川正在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相关阅读】

文化扶贫在行动·四川篇(一):挖掘民族文化富矿 助推旅游产业发展

(责编:高红霞、罗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