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老兵观看《金刚川》 现场唱响“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2020年10月26日07:43  来源:封面新闻
 
原标题:志愿军老兵观看《金刚川》 现场唱响“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10月25日,成都中影晴瑞影城CGS“致敬英雄儿女”《金刚川》观影活动现场,志愿军老兵王光柄、韩雨秋、郭明清,邓云康、“特级英雄”黄继光后人黄拥军和黄中果,还有部分现役军人代表共同观影。观影结束之后,志愿军老战士邓云康唱起了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曾经鼓舞过无数志愿军战士的歌曲。

电影《金刚川》的历史背景是金城战役,那是朝鲜战争最后一次战役。史料记载,金刚川水流湍急,是金城战役前线部队和后勤补给的天然隔断。大部队若想通过金刚川抵达金城主战场,只能走唯一的一座载重桥。令美军震惊的是,这似乎是一架永远也炸不毁的木桥——每炸一次,工兵就能迅速修好一次,37米长的桥,七炸七修。最终,金城战役成为了促进停战谈判的关键一战。《金刚川》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1953年7月12日下午到第二天凌晨之间的行动——大部队接到命令,凌晨5点前必须全部过桥。无论桥面怎样被炸毁,工兵连都要全力保证修好。据统计,为了炸毁这桥,敌军总共投放炸弹1000枚左右,炮弹超过2500枚。

“这个故事太真实了,让人非常的感动。” 88岁的韩雨秋在看完电影之后这样说道,“接下命令一定要过河,去晚了就可能打不赢。这个桥几次被炸断,只能用人搭桥,这是非常动人的。当时彭德怀说了,谁丢了金城,谁就要对朝鲜人民负责。这说明这场战役非常重要,而且那个地方无险可守。最感人的就是只有两门高射炮,他们在弹药不足的情况下,以死相拼。中华儿女不畏强暴,勇敢抗争的精神,世界一流。”

和《金刚川》中战士们冒着美军的轰炸机抢修桥梁一样,时任志愿军独立四团一营三连班长王光炳和战友们的任务,也是抢修铁路和桥梁,保证供给。老人回忆,抗美援朝中,最刻骨铭心的就是定州车站的抢修大战。朝鲜平安北道定州郡定州车站,是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交通枢纽,军需物资从这里运往前线。但是,美军把持制空权,对铁道线持续进行疯狂轰炸。为了尽快抢通被美军炸毁的铁路、桥梁,保证前线供给,他和战友们是白天黑夜拼命干,花了三天时间,直到列车通过了定州车站,才撤回休息:“很多抢修都是在敌机的狂轰滥炸下进行的。那几年,定州车站及周边设施多次被炸,最终又一次次迅速在硝烟中挺立。

现场还有两位特殊的嘉宾,他就是抗美援朝特级英雄黄继光的侄儿黄拥军和黄中果。黄拥军目前在黄继光纪念馆工作,他在看完了这部电影之后也是久久不能平静,一直沉浸在这部电影带给他的震撼之中:“想想我们抗美援朝的英雄们,前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回了我们70年的和平生活。我的三爸黄继光也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但是他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后人一步一步向前进。”

黄继光烈士在写给母亲的最后一封家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不立战功不下战场”。这也成为了黄家的家训。在他牺牲之后,他的母亲就告诉家里的孩子们,黄家的孩子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一定要送到部队去保家卫国。“从我三爸参军开始,到去年我的侄儿也去参了军,我们黄家一共有16人都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这种精神也是世代传承,他的这种不怕困难,敢于胜利,敢于斗争,已经融入了我们家的基因。”

封面新闻记者 闫雯雯

(责编:袁菡苓、罗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