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故事(二)

2020年10月20日12:00  来源:武侯对口支援
 
原标题:援藏故事(二)

高原水蜜桃与藏式家具厂

从白玉县城出发,顺崎岖的山路,沿赠曲河逆流而上,来到代胜勇所驻贫困村——学多村。“学多”系藏语,音译为:一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地方。村上平均海拔3700米,有六个村民小组17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4户62人),2018年整村实现脱贫。

2018年7月刚到村上的代胜勇就听第一书记介绍村上成立了一家家具公司,主营藏床、藏茶几、藏条桌及各类藏式工艺品加工与销售等。很快代胜勇了解到制约公司发展的最大瓶颈是缺乏技术,村里木匠的手艺比较粗糙,工具也落后,打出来的藏式茶几、藏床都不够精致。“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来这里驻村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就是帮助链接外地的资源、市场和技术。”代胜勇立刻行动起来,2018年8月他主动联系聘请到成都新津家具厂师傅到公司传授技艺,通过短短半年传帮带,公司六名工人技艺有了大幅度提升,产品质量也上升一个档次。每件产品销售价格相比原来增加100-200元左右,公司产品销往县上相关部门、3个乡镇、29个村,人均纯收入从325元涨到1046元。为扩展公司规模,今年代胜勇还联系到重庆三名技师与公司入股合作,预计2020年公司人均纯收入可达到1500元左右。

产业脱贫是促进学多村稳定致富奔康的有效途径。2018年夏天,刚到村上的代胜勇偶见村子里三颗桃树挂满果实,十分喜人。“村上或许适合种植桃子,何不试点种植,逐步扩大规模,既能改善群众生活又能增加群众收入”,发展“高原水蜜桃”种植产业的想法由此萌生。2018年下半年开始,代胜勇开始请假到成都联系农科院专家到村考察调研,精心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为解决种苗和资金问题,代胜勇又多次到成都奔走协调,争取到华兴街道沈家桥社区为村上援助种植了约23亩水蜜桃。为提高种植成活率及方便后续管理,代胜勇又聘请专家为村民进行技能培训,发动村两委人员实行定人、定位、定责管理。“2020年村上准备成立村农业合作社,与成都坛城景观园林有限公司共同合作种植100亩左右高原水蜜桃,村上出土地及劳力,公司出树苗资金,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负责包装出售产品,利润五五分成。据初步测算,村民人均可增收约1000元左右。”代胜勇信心满满地说道。

赠曲河沿岸,原来的土路正在修葺,通往甘孜格萨尔机场的“458”线将从村前经过。对代胜勇来说,这也是学多村广种水蜜桃,开展农业旅游的底气所在,在他的心中还有一个长远的梦想,“待高原水蜜桃种植成熟稳定后(4月赏桃花、5-6月赏村景河景、7-10月摘桃子),准备把村木材公司厂房升级改造为村民俗酒店,其旁再建一所便民超市、停(洗)车场及藏家乐、藏蓬等旅游设施,届时的学多村将成为风光旖旎、众人向往之地。”

高原上碧空如洗,蜿蜒的赠曲河与花枝招展的桃林相辉映,这是代胜勇心目中美丽的“桃花源”。

筑建“家”的港湾

学做鲲鹏飞万里,不做燕雀恋子巢。2018年7月张鹏怀着一腔赤诚情怀,踏上援藏扶贫的征程,驻守在海拔3600米的麻绒乡格塔村。正当他踌躇满志,谋篇布局准备彻底改变格塔村贫困落后局面的时候,接到了回县城负责援藏队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那一夜他整整抽了两包烟、彻夜未眠。“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既然组织需要和信任,那就当好这个‘服务员’,让队友们更好地为脱贫攻坚事业发光放热”。一向讲政治顾大局的他不负组织重托,调整了攻坚主战场上的聚焦点,回县城肩负起了一份新的沉甸甸的责任。

建家

在县城,有一幢楼被称为“援藏之家”,是55名援藏队员居住之地。对于一群长期远离故土,驻守在雪域高原的援藏队员,这里充满了思念与牵挂。把这里打造成为真正的“援藏之家”,让队友们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在这里放松休憩、汲取力量,进而促进队员们拧成一股绳,形成最大帮扶合力,成了张鹏心中的头等大事。

建家伊始千头万绪,首先是“住”的问题。因援藏队住宿楼投入使用不久,各类保障设施设备不甚齐全,他便耐心细致地对每个房间设施逐一排查、对每把钥匙逐一识别标识、对每个故障逐一仔细登记督促修复,亲自安装28套移动衣柜和14套睡床,在极短时间内为队员们配备好温馨的住所,他因此也双臂肿痛和腰膝酸软了很久,但当看到队员们满意的笑容时,他心里就一个字:值!

柴米油盐醋酸甜苦辣咸,“吃”也是值得考究的问题。既要考虑经费控制又须保证营养,而第五批援藏队人数较多因此还要考虑调和众人口味,为此他周期性到菜市场调研菜品菜价、上网查询各种食谱、询问队员们意见建议,提前制定一周菜谱,确保了膳食健康。

健康小屋、图书阅览室、文化墙、支部活动室相继完善。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援藏之家”已经名副其实成为每一位队员援藏期间“家的港湾”“心灵的驿站”。

解难

身处队员之中,对队员们的思想动态,他总是异常关注。总会不定期主动和驻村队员们聊天谈心,无论婚姻家庭、事业工作、人生规划还是对援藏工作等,队员们都乐于将心里的疑问和不快向他一吐为快,他总是耐心的倾听,又诚恳的帮助队员们分析,坦率地指出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有队员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心情烦躁,茶饭不思,影响了身体健康和工作状态,张鹏往往最先了解到诸类消息,他总会第一时间安抚队员,安排医疗组队员查看病情,并摸清深层次原因,然后有的放矢帮忙协调解决,同时亲自下厨精心为队员煮碗面,很多队友感动的热泪盈眶,也重拾起奋斗前行的信心和勇气。有队员与当地干部因为语言和工作理念不同,有时候出现沟通不畅的问题,工作上出现了挫败感,情绪较为低落。针对他们不同的情况,张鹏采取的解决办法也有所不同,有的情况下只是耐心听他们发泄诉说,有的情况下给予他们真挚鼓励并采取有力的帮扶措施,有的情况下他会坦率地指出他们的问题并委婉地指明解决措施。

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张鹏就像一位老大哥一样,平易近人,时刻关心着每一位援藏队友的身心状态,始终以身作则像一位知心大哥引领着大家团结奋进,无论年龄大小队员们都亲切地称他“鹏哥”。

暖心

驻村队员因为长期驻守在贫困村,购买新鲜蔬菜非常不便,有些队员不会做饭甚至出现过大半月吃方便面的现象。张鹏感同身受,为了稳定军心,切实体现援藏队的关怀,他随即向队领导提出建立定期慰问驻村队员的建议,得到首肯后,亲自到菜市场挑选菜品,挨村带到驻村队员处,亲自下厨为队员们改善伙食,还带着睡袋和队员们同住谈心,让驻村队员们切身感受到了来自援藏队的温暖。一次在慰问途中,他不小心扭伤了脚踝,肿痛难忍,随行队员劝他回县医治,却被他婉言谢绝了,他忍着巨痛坚持为驻村队员下厨做饭,沟通交流,顺利完成了慰问行程。事后他说:“不能因为我个人的病痛影响慰问,驻村兄弟盼着呢”。

因工作原因,驻村队员们返回县城时间经常难以固定,张鹏坚持“不论驻村队员何时回来,我都要保证他们有一口热饭”的原则,有驻村队员甚至半夜才能赶回县城,错过了食堂供应时间。他也不想打扰厨师,就想法设法给归来的队员亲自炒两个热菜,因而也获得了“深夜食堂暖心哥”的美称。

“援藏队是一个集体,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单位,生活习惯不同喜好不一,但只有让大家凝聚在援藏队的周围,援藏工作才能做出成绩,大家才会有希望”,张鹏表示他将一如既往为队员们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