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化分类 差异化管理

泸县积极探索农村党员分类管理模式

2020年10月19日15:57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为了破解农村党员教育管理难、组织活动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2019年以来,泸县重点对农村党员队伍管理模式、工作措施和服务内容进行探索,将农村党员队伍分为县外农民工党员、在家从业党员、村组干部党员、老弱困难党员四类,从教育、服务、管理等方面对农村党员进行精准分类管理。

协同管理,凝聚散落力量

“现在要二胎的人越来越多,家政服务还是很不错的,前期培训和就业单位我都可以帮忙联系。”在泸县得胜镇东莞流动党员党支部的主题党日上,县外农民工党员谢忠辉通过智慧党建平台和全体党员交流时这样说。当天,泸县得胜镇16名县外农民工党员也在主题党日活动中提供了致富信息。

泸县是外出务工大县,常年在县外的农民工党员就有5632名,占全县农村党员的27.37%,总量较大、流动外出频繁。“我县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方式,在条件成熟的省市成立了9个异地商会党组织、5个异地农民工党组织,构建‘流入地+流出地’双向协同管理网格,实现县外农民工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中共泸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肖春说。

设岗定责,激发服务活力

“村党委发现我在优质柑橘种植方面发展比较好,给我授予了‘种植示范岗’,虽然感觉肩膀上的担子重了,但是有村上的支持,我的发展信心也更足了。”泸县太伏镇王湾村的年轻党员李映均说到。

通过村级公共事务持续稳定牵引,泸县为在家从业党员设置党员先锋岗、责任区,充分调动在家从业党员参与基层党组织事务管理的积极性。目前,全县通过公示党员先锋岗、责任区,在家从业党员全面认领岗位2000余个,在家从业党员逐步成为服务群众的“先行军”。

目标培养,提升干事能力

在实施党员分类管理中,泸县将村组干部党员划归到先锋引领型党员行列,采取“集中+片区”“课堂+基地”“讲授+实践”等方式,每年对村组干部党员开展全覆盖培训,提升服务能力水平。通过建立村级事务任务清单,以公开承诺、便民代办等完成情况,开展群众测评和党员评议,从而倒逼村组干部党员干事创业。

为有力破解村组干部党员家务村务“两头跑、不专职”等问题,泸县还探索建立村干部专职化管理体系,充分用好激励村干部二十条措施,探索从优秀村干部中直接考核转聘为事业人员的办法,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定向招录公务员力度。

关爱帮扶,增强情感归属

“我现在是老朽喽,也不能为村上出力了,但是你们还常常来看我,我真是享了党的福了。”泸县天兴镇板栗村老党员钟顺发感动地热泪盈眶,“眼睛不好了,你们还给我送来红色收音机,我还能继续听听党的声音。”

为了让老弱困难党员感受到党内温暖、找到归属感,更好地了解和支持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泸县建立起5948名老弱困难党员管理台账,用好100万元困难党员帮扶基金,完善年老党员工作经费补贴制度,落实“送医、送教、送就业”的三送制度,增强党员身份感、荣誉感和归属感。

先锋考核,培塑示范形象

“我要带头做好致富带动,将好事做实,将实事做好。”泸县玉蟾街道九曲河村党员刘克俊在支部党员大会上承诺到,开展“先锋指数”考核后,刘克俊成了“榜上有名”的能人,每个季度的“先锋指数”排行榜上都有他的名字。

为了有效激励党员设岗后干事创业的激情,泸县围绕党员基本要求、作用发挥等方面,探索设定简易化指标的先锋指数考核,将每名党员月、季度表现情况向全体党员群众公示,让每名党员都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形象大使”。同时,对发挥作用好、表现突出的党员评选为“共产党员先锋户”,并优先考虑作为评先评优、“两代表一委员”、村级后备干部人选的推荐对象,使先锋指数成为促进党员分类管理工作的有效抓手。(陈路生 庞文强)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