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形式主义要常思“过”做“减”法

2020年10月17日12:51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形式主义败坏党风政风,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破坏党群干群关系,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级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要静下心来,勇于常“思过”,善于做“减负”,才能有效整治形式主义,扎实推进党的作风建设。

常思是否工作留痕“过度”,“减少”不必要的资料文档,让基层腾出人手抓落实。所谓工作留痕,顾名思义就是在工作开展之后要留下痕迹,是证明是否抓工作的重要凭证。但是,工作留痕,有时成了上级检查评比时的重要资料和评分依据,让基层不得不“留痕”,甚至工作未开展也要进行虚假“留痕”,其结果是让工作留痕变了味,牵扯了基层人手,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过度留痕”是典型的形式主义表现,占用了基层干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助长了弄虚作假之风,深受基层诟病。各级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清理留痕清单,对不是特别重要或非留痕不可的,要从清单中剔除,切实让走过场、做假象、造假表的行为彻底纠正,真正让基层轻装上阵,腾出人手到一线抓落实。

常思是否检查督查“过频”,“减除”不必要的例行检查,让基层腾出精力抓落实。上级机关开展检查督查工作,初衷是为了察看工作的落实和政策的执行等情况,但在有的地方已经变了味,为了迎接检查,基层干部无法沉到一线抓落实,而是将大多数精力耗费在做资料、写汇报、搞接待上,有的地方甚至一天有几拨人来检查督查,全体干部分头接待,全程陪同,上级领导走了之后就忙着补资料、做台账、填表格,其结果是完全背离了检查督查是为了抓落实的初衷,让基层不堪重负。精简不必要的检查督查,就是要创新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网络和新媒体的功能,减少检查次数,提升检查质量,让信息多跑路,让人员少跑腿,把基层党员干部从疲于应付中解放出来,真正把精力用在服务群众和抓落实上。

常思是否文电会议“过多”,“减去”不必要的发文开会,让基层腾出时间抓落实。开会、发文是各级党政机关作决策、抓落实的重要方法,但一旦过多过滥,将不利于基层工作开展。曾经有段时间,把文山会海“减”下来,成了基层党员干部最强的呼声。实践证明,少开会、开短会,少发文、发短文,把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才能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去开展工作、推动发展。各级领导干部和党政机关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会议、文件和工作安排,多深入基层一线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认真解剖麻雀,从细微之处摸规律、找问题、寻对策。基层党政机关要力避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要从文山会海中跳出来,沉到群众最需要的一线去。

(吕永祥)

(责编:高红霞、章华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