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维度 看成都2020年“双节”黄金周

2020年10月12日07:16  来源:成都日报
 
原标题:四个维度 看成都2020年“双节”黄金周

国庆假期,锦里游客络绎不绝

成都各大餐饮企业积极践行文明用餐,使用公勺公筷

游客在宽窄巷子品尝成都小吃

傍晚的春熙路春台市锦游人如织

大假期间,双流国际机场运行持续处于高位状态

今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地纷纷采取了隔离封闭措施,春节黄金周也因此错失。而如今,伴随着国内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中秋恰逢国庆,无论是回家团圆还是享受“诗和远方”,不少人都感慨:家国无恙,今年国庆中秋过出了春节的味道。

当家与国“融”在一起时,这个超长黄金周在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了特殊意义。从速冻到重启,成都消费市场复苏明显,旅游出行、餐饮购物、文化娱乐均呈现繁荣景象。被疫情抑制的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市场人气持续攀升,发展新动能澎湃涌动。人财两旺的景象折射出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与活力,也彰显了新经济带来的新动能。本期《成都经济观察》通过对4个维度的细致剖析与采访,看一看节日期间成都的生机与活力。

维度1 流动

“三流”涌动

客流物流资金流彰显复苏活力

日均航班起降超1000架次,日均旅客吞吐量近16万人次:双流国际机场持续高位运行着。

有报道说,酒店预订量飙升、八达岭长城门票售罄……在这个“十一”黄金周,数以百万计的人乘坐飞机出行,“显示出中国对经济复苏和疫情防控的信心”。

确实,这个黄金周就像一次“迟来的春节”,到处都流动着温暖:盼了大半年,春节档的电影终于上映了;正月里没聚上的亲朋好友能吃顿团圆饭了;年初封闭的景区景点再次客流涌动,唱响“诗与远方”了;朋友圈里,人们又晒出火车站、汽车站人潮涌动、自驾游堵成长龙的过年“标配”……

流动的中国再次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成都也不例外。客流、物流、资金流等各种要素资源在此汇聚,为经济发展增添动能。在2020年中秋、国庆8天大假期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共保障航班起降8391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127.9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3.4%和1.6%。其中,国内航班起降8225架次,同比增长16.6%,国内旅客吞吐量127.5万人次,同比增长14.5%。

大假期间,双流国际机场运行持续处于高位状态,日均航班起降数量均在1000架次以上,日均旅客吞吐量也接近16万人次,其中10月1日的16.4万人次、7日的16.5万人次以及8日的1056架次,接连创造了自新冠疫情以来单日旅客吞吐量、航班起降架次的新高。

人的聚集是城市活力的源泉。携程发布的《中秋国庆假期旅游大数据报告》显示,成都在出行和热门目的地的热度排名上都排到了国内第四位。驴妈妈旅游网数据显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欢乐谷与北京雁栖湖、佛山南海影视城、武汉动物园等跻身全国热门景区top10。

10月6日,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入境中欧(中亚)班列累计突破1万列——物流则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了流动中国的热度。

10月5日,经成都海关快速验放,一列满载笔记本电脑、家庭娱乐游戏机、棉制针织女童套头衫等货物的列车从成都国际铁路港驶出,预计将在13天后抵达终点站荷兰蒂尔堡。今年中秋、国庆期间,中欧班列(成都)保持了日均4列的开行频次。

今年以来从成都出发的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1600列,同比增长57%,超过去年全年开行数量。一个以成都为主枢纽、西进欧洲、北上蒙俄、东联日韩、南拓东盟的成都国际班列线路网络和全球陆海货运配送体系已初步建立。

与涌动的客流、物流相呼应的是资金流折射的消费热。中国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网联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国庆中秋假期期间(10月1日-10月8日),网联平台共处理资金类跨机构网络支付交易133.92亿笔,金额7.2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10月1日交易规模最高,单日处理18.47亿笔交易,金额超过9937.21亿元。与去年国庆假期相比,网联平台日均交易笔数和日均交易金额同比涨幅分别为42%和47%。

维度2 消费

人气火爆

餐饮休闲等服务消费快速升温

中国银联数据显示,黄金周第一天10月1日的银联网络交易金额超过3300亿元,同比增长15.5%。

这份数据还显示,从1日到7日,银联网络的7天交易金额达到2.16万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3%。因而,也有不少网友笑称国庆节为“迟到的春节”。今年的中秋和国庆合二为一的长假,是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之后的第一个超级黄金周。历经疫情,消费对于提振经济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节假日经济作为衡量经济恢复的尺度和推动内需重要的催化剂,正在让城市经济活络起来。

众所周知,“十一”黄金周是观察中国消费的窗口,也是经济潜力的重要指标。据商务部监测,10月1日至8日,全国零售和餐饮重点监测企业销售额约1.6万亿元,日均销售额比去年“十一”黄金周增长4.9%。后疫情时代的首个“黄金周”,人们搁置了大半年的旅游计划纷纷重启,而从热门路线上看,成都作为“老牌旅游名城”魅力不减,更是“游走”在长假期间各大旅游目的地榜单的前十。

意料之中,这也将使成都作为“流量转化”的受益者饱尝消费带来的甜头。省商务厅市场监测报告中提到,中秋国庆“双节”长假8天,全省消费品市场货丰价稳、运行有序,餐饮消费、文旅消费集中释放,人气、商气快速恢复,“假日经济”繁荣活跃,经测算,今年国庆中秋期间(10月1日至8日),全省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0.8亿元左右,日均社消零较去年同期日均增长2%左右,较今年8月份日均增长18%左右。

我们可以从两个小切口观察在成都的消费火爆程度——餐饮与旅行。相关报告表明,黄金周期间,全国各地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消费需求加快释放,市场人气持续攀升,国内大循环活力强劲。其中服务消费的火热不得不提,而餐饮、休闲等服务消费快速升温,被疫情抑制的需求集中释放。

“吃货对一座城市的记忆,大概都是美食拼凑支撑,但成都这块记忆拼图未免也太丰富了些吧!”来自西安的张露笑着对记者说道。或许数据可以比较直观地让大家感受“国际美食之都”的实力,商务部网站数据显示:四川、浙江、内蒙古、厦门重点监测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3.0%、23.4%、21.7%和18.3%,成都意料之中的以“大幅”增长让大家再次承认这座城市的实力。不仅于此,10月6日,《阿里巴巴2020“十一”假期消费出行趋势报告》发布,据高德数据显示,10月1日到5日,全国十大夜游城市中成都热度也是位居第一。

除此之外,看电影已成为居民休闲度假的热门选择之一。10月9日,灯塔研究院和灯塔专业版联合发布“2020国庆档市场洞察”,报告表示,2020年中国年票房累计已突破122亿元(合18亿美元),距离全球最大票仓北美票房只有1亿美元的差距。值得一提的是,成都为国庆档大盘票房贡献了1.3亿元,仅次于北京、上海,位居全国城市票房第三。

事实上,“十一”黄金周消费的亮点,也是整个城市经济的缩影——消费已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服务消费增速快于商品消费、乡村消费增速快于城镇消费……仔细梳理看得出,经济发展正在从以往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更多依靠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转变,而伴随着城市不断拓展的内需和消费市场,势必将释放巨大需求和消费动力。

维度3 创新

场景热搜

新基建为新型消费保驾护航

成都太古里的裸眼3D屏火上热搜了。

这个国庆黄金周,在春熙路银石广场旁楼顶上,一艘巨大的飞碟从墙内“飞了”出来。路过该处的行人,不少都停下了脚步抬头仰望,还有人赶紧掏出手机录视频。不少人感叹道,“太真了。”大家关注的主角,正是楼顶占据了约半面外墙的一块裸眼3D屏。

走在春熙路步行街上,测温巡逻机器人、扫地机器人来回穿梭,智能垃圾桶、无人售货车、大型投影墙等智能化设备随处可见。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正在不断改变市民游客的消费体验。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网络购物、直播带货、网上订餐、定制旅游等新型消费也在黄金周期间不断蓬勃壮大。

太古里的裸眼3D屏只是成都传统商圈借助新技术焕发新活力的缩影。傍晚的春熙路,华灯初上,灯光璀璨的春熙路春台市锦游人如织。潮玩店、格调美食店、精品手办店……让过往游人流连忘返。格外有趣的是,街区里每个小店的柜台上还设置了与“5G+”相关妙趣横生的短语,比如“把时光里的浪漫‘G’给未来的自己”“用手创作5所不能的想象”……

作为5G商圈,无处不在的5G信号,随时随地显示满格。记者实测,现场5G下载速率轻松超过700Mbps。街区旁还特设了“5G视频剪辑点”,现场工作人员和5G摄像头全天候采集的街区精彩视频,借助超高带宽的中国移动5G网络,不间断传送至中国移动5G智慧视频营销管理云平台,通过精选后剪辑为精彩短视频,向各大主流媒体平台发放,让全球消费者都能领略与众不同的春熙商圈风貌。

10月2日,2020 IGS·成都(国际)数字娱乐博览会现场参会人次达77441人,线上及现场销售总金额达2500万人民币。这场规模最大的中西部动漫数娱展吸引的人流,并非只是冲着动漫IP,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新技术带来的新体验。展馆内有全球首家超1000平方米的VR竞技对战平台、中国航空运动协会的官方认证设备Saitek模拟飞行器、F1传奇车手阿隆索和车队同款G923赛车方向盘等。

新基建是新消费的基础,新消费是新基建的市场。黄金周前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商贸流通基础设施网络”“大力推动智能化技术集成创新应用”等政策措施,为新型消费提供技术支持。

按照相关规划,成都将在2022年建成高速泛在、融合绿色的基础信息网,加快建设5G引领的双千兆宽带城市,建成5G基站6.5万座,率先在全国实现规模化商用;建设存算一体的数据中心资源高地;完善工业互联网体系,建成2个以上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新增上云企业1万家;率先完成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任务,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应用与产业发展全国领先。

维度4 文明

用餐新举措

更多人选择量力而“食”尽力“光盘”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今年的国庆假期,为减少餐饮浪费、倡导节约,定制旅游团餐、线上美食节、“小份菜一人食”等新举措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而近日,记者在走访时发现,“双节”餐饮业人气旺盛,人们在追求味蕾上享受的同时,更追求健康饮食、文明用餐,从景区到步行街,从美食节到自家餐桌,更多人选择量力而“食”、尽力“光盘”,“浪费可耻、节约为荣”正在成为新风尚。

早在8月14日,省商务厅便向全省餐饮协会、企业、各大网络订餐平台和广大消费者发出《制止餐饮浪费》的倡议书,大力倡导传承勤俭节约美德、理性科学消费、创新消费模式。记者了解到,截至国庆节前,就已得到全省21个市州、50余家餐饮协会,数万家企业积极响应。

那么,在餐饮市场火爆的情况下,提倡的公勺公筷使用及光盘行动在“双节”期间又情况如何呢?在市区的一些餐饮店内记者看到,桌子上都摆放着公勺公筷,一些大型餐饮企业还专门采购了具有公勺公筷Logo的餐具,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醒市民使用。对于公勺公筷的使用不少就餐市民也表示他们基本都会自觉使用,这不仅是为了他人健康,也是为了自己的健康。

省商务厅市场监测报告显示,全省176家重点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2%。

值得一提的是,节日期间,消费者更加注重公共场合的安全、个人文明行为和健康消费,成都在内的各个城市动员餐饮企业积极践行文明用餐、光盘行动消费理念,推出分量少、样式多、荤素搭配的坝坝宴,深受消费者欢迎。“我们家是提倡使用公筷,大家一起聚餐,吃得开心,吃得满意,更重要的是要吃得健康。”对此,在市民刘先生看来,除了公勺公筷外,在光盘行动的落实上不少市民的意识也十分不错,“如今老百姓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不在意那些所谓的面子,吃多少点多少,吃不完都会选择打包带走。”

城市的“文明”需要各方都参与其中。记者获悉,节前成都餐饮同业公会发布了《成都市餐饮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行为规范》),其中明确餐饮服务单位应将“公筷公勺”全面纳入服务标准,根据供餐方式、用餐人次、菜品数量等情况,主动提供公筷公勺,做到一菜一公筷,一汤一公勺,防止交叉污染。

此外,记者注意到,在市民关注的“半份菜”“小份菜”上,《行为规范》也有明确规定:餐饮服务单位在套餐标准上注明建议消费人数,并根据客人要求创新提供“半份菜”“小份菜”。在餐桌服务中积极推广再次加工和主动清盘等服务,在用餐结束后主动提供打包服务,并使用绿色环保包装。在商务宴请和主题宴会中推广自助餐和分餐制,引导消费者合理点餐、文明用餐。

随着“光盘行动”的深入开展,文明节约、拒绝浪费的就餐意识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不少市民的基本行为习惯。在盒马超市内,市民高女士在买食材,购买鱼和虾的时候,她特意让商家挑选了一条个头适中的鱼,虾也只买了两斤左右。“家里就我们一家三口,买太多也吃不完。”高女士告诉记者,家里孩子正是上幼儿园的年纪,很多习惯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养成,在拒绝浪费上,父母就是最好的例子。事实上,市民的光盘意识不断提高,饭店也积极履行责任。成都不少饭店还推出了小份菜,方便就餐人数少的市民,避免浪费。而且还做好了宣传倡议,在点菜时就提醒市民不要点多,同时每一桌都提供免费打包盒和打包袋,最大程度上方便市民打包带走,文明就餐成为了新潮流。(记者 程怡欣 孟浩 摄影 张青青)

(责编:袁菡苓、罗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