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聚百色 回首踏新征

2020年10月08日16:01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教育活动现场。武侯区统战部供图
教育活动现场。武侯区统战部供图

百色,一个熟悉而响亮的名字,在中国革命漫长征程中,有着独特的魅力和神奇的魔力。虽然,成都平原与广西腹地相隔万水千山,但这种魅力却始终横渡万水吸引着,这种魔力却随时跨越千山引领着……。

百色的魅力在哪里?神奇又在何处?成都市武侯区委统战部9月底开展的“党外代表人士及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培训班”,很好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武侯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瑞平表示,开展此次理想信念教育活动,是加强统一战线思想政治引领的拓展和深化,旨在挖掘历史资源,弘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广大党外代表人士和非公经济人士在寻“根”中铸“魂”。

祭英烈,走山川,赴边关。参加培训班的学员们深受震撼,不少人说,这是一次难忘的心灵洗涤行程,更是一次精神升华行程。

红五星、绿军装告诉我们什么

用先辈精神荡涤灵魂

百色起义纪念碑前,庄严肃穆,培训班全体学员表情凝重,向九十多年前百色起义牺牲的革命先辈鞠躬致敬,敬献花圈挽联。环绕纪念碑,聆听着起义的经历。农工党武侯支部党员、成都允康药房有限公司总经理伍思源由衷感慨,新中国的成立,就是革命先辈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铺就而成。

在共和国的陆地疆域上,百色坐落在广西大山腹地,无疑是一块广袤而贫瘠的土地。此次培训班带队领导、武侯区委统战部副部长王睿说,这里虽然贫瘠,但百色的革命历史,却是一座丰富的精神富矿,组织党外代表人士和非公经济人士来到这里,就是要让他们熟知、深知历史,感悟崇高,洗涤心灵,净化灵魂。

学员们走进百色起义纪念馆,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接中追根溯源。革命先辈为了理想,为了信念敢于牺牲的精神深深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武侯区委办公室的董宣池,是一名刚刚毕业的“海归”,参观结束后有些哽咽地说道,这次参观让他了解了历史、融入了历史、感悟了历史,自己要学习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把奉献当追求、变艰苦为财富、用激情干事业。

高山密林,风餐露宿告诉我们什么

用理想信念引领航向

在参观韦拔群烈士纪念馆时,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解说,让不少学员潸然泪下,感动不已。许多人感慨,未来东兰之前,对韦拔群烈士的革命事迹知之甚少,来了之后,了解过后,深深震撼自己的心灵,中国革命的成功,正是靠着像韦拔群烈士一样的千千万万的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人是要有一点信仰的。在那样一个艰苦的地方,那样一个苦难的年代,人的信仰力量尤其重要。许多党外代表人士和非公经济人士一边参观学习韦拔群崇高精神的同时,也在不断思考:他的动力来自哪里?随着参观的深入,大家找到了答案:根本原因就是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有坚强的精神支柱。

在讨论交流中,大家踊跃发言,畅谈体会感受。武侯区委统战干部赤烈热旦,是一名藏族优秀选调生,他表示,作为年轻一代学习拔群精神,就是要学习他追求真理、百折不挠,对党忠诚、一心为民,顾全大局,无私奉献,才能坚定自己思想上向先辈看齐的价值取向。

“韦拔群身上始终具有一种坚定的救亡图存的历史自觉。”东兰县县委党校领导在介绍时说,“韦拔群的事迹更是激励着我们共产党人为了人民利益而奋斗不止。”

正是受着韦拔群精神的激励,东兰县的干部群众积极继承先辈遗志,努力奋斗,开拓进取,山区面貌有了大变样。面对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当地群众说:“尽管生活越来越好,但革命意志不能丢,我们还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

新变化、新气象告诉我们什么

用责任担当搞好传承

昔日边远偏僻山村,如今“网红打卡圣地”。走在巴某村,小桥流水,绿树环绕,具有典型广西风格的民居错落有致,万亩油菜花坐落山间,千亩果树分布山中,让学员们纷纷驻足拍照,不禁感慨“人间仙境”。巴某村村委会主任告诉大家,过去这个山村非常贫穷,远离县城,交通不便,只能靠天吃饭。但村民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靠党的优惠富民政策,二靠革命老区特有的精神传承,硬是在这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打造出了广西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的示范村。

四川源大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杰边走边看,和其他学员热烈交流讨论。他感到,巴某村能旧貌换新颜,走开乡村旅游发展的道路,彻底告别贫困,没有一股子精神是不行的,没有责任担当也是不行。

武侯区委统战部二级调研员左红兵,是一名军转干部,曾经在雪域高原驻守多年的,他有感而发说,传承革命先辈的精神,在今时今日也是就是战斗精神、实干精神和创新精神。

“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百色这片红色的沃土,不仅滋润了一代又一代百色人,更为百色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此次百色之行,参训学员最大的收获,也是心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跟党走的信念,传承好百色精神的红色基因,企业才能克服发展中的困难,也只有听党话、跟党走,才能有机会发展壮大企业,才能为武侯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宋豪新 梁一鸣)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