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刚:从小农民到“大”农民

彭忠富

2020年09月18日17:28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40岁的王永刚,身材魁伟,肤色黝黑,国字脸,双目炯炯有神,颇具军人气质。王永刚坦言,他这辈子牢记父辈叮嘱,一直在为跳出“农门”而努力。没想到到头来,在绵竹没有当成农民,反而在彭州、崇州和大凉山成为了农民。不过,王永刚口中所称的“农民”,已经跟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身份大相径庭了。

登高望远,春风得意马蹄疾

我们来看看王永刚这个“大”农民到底有多大?单说他2020年的成绩单:截至目前,公司通过托管和土地流转,掌控了四个种植业基地,其中甘洛县有2100亩,越西县5000亩,崇州市8000亩,彭州市1000亩,合计16100亩。

再来看看他2020年都种植的什么:有机高山娃娃菜100万斤,4月底前上市;西红柿10万斤,4月底上市,全年供应;甘蓝25万斤,7月底上市;红皮萝卜6万斤,7月底上市;莴笋30万斤,8月底前上市;香菜30万斤,8月中旬上市;花椒1万斤,8月上旬上市;水果玉米20万斤,9月底上市;芹菜10万斤,9月上市;南瓜100万斤,9月底上市;土豆5万斤,10月上市;花菜100万斤,11月底上市。其中部分产品根据订单及市场调整规模及产量。

甘洛县蓼坪乡彝族群众在蔬菜基地务工。图片由作者提供

有人曾经质疑这些数据的真实性,王永刚自信地说:“欢迎大家到我的种植基地来明察暗访,看看我一年的出产量到底有多少。”通过振兴农业的土地占有量和全年种植计划,我们可以看出,王永刚早就是一个重量级的现代农业企业家了。

民以食为天。老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等于老百姓的命根子。尽管农民一直被尊称为“农二哥”,但中国农民从古至今的日子都不好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就是党和政府要在广大农村持续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原因所在。因为只有农民真正富裕了,享受到了国家现代化发展的成果,我们才能向世人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完美实现。

2019年9月19日,振兴农业集中发放群众劳务工资。图片由作者提供

不过,要在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不容易,特别是广大的老少边穷地区。农民辛辛苦苦一整年,一个汗珠摔八瓣地在地里刨食,如果不在农闲时外出打工,所得也就仅仅混个肚皮囫囵饱而已。这也就是父辈们再三告诫我们,这辈子一定要“脱农皮”,走出农村的原因所在。

蓼坪乡高山蔬菜基地菜园。图片由作者提供

1999年7月,王永刚高中毕业,以几分之差与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得知其他同学陆续地跨进大学校门,王永刚非常气馁。他把自己关在家里,整日唉声叹气的,家里人只得好言相劝,让其想开些,除了上大学,还可以参军入伍或者学技术、做生意。

“刚娃子,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父亲以自己为例说道,“你看我文化不高,在师傅的指导下刻苦学习,掌握了会计知识,还不是在晋熙预制板厂找到了财务工作,养活了你们一大家人。”

“是个男人,就得勇敢地面对人生。不管你将来干什么,爸爸都会支持你。但是请你务必记住,种田是没有出路的。”父亲的解释让王永刚豁然开朗,也坚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王永刚喜欢做生意,经过几年的历练,积攒了些本钱,就到位于新市镇的四川警安职业学院校园内开超市。由于竞争对手少,大学生又舍得花钱,王永刚的生意好得不得了。随后,王永刚又在朋友介绍下,进入砂石行业,更是按下了财富增值的快进键。

王永刚在蔬菜基地与其产品。 图片由作者提供

可惜好景不长,由于砂石行业乱象丛生,绵竹市将砂石行业收归国有化,民营资本被勒令全部退出砂石行业。“砂石资源统一经营,有利于增强资源保护利用意识,有利于规范砂石行业市场秩序……” 对于当地政府整治砂石行业的决定,王永刚表示理解和支持。2017年4月,他离开了经营多年的砂石业。

“你打拼多年,现在快四十岁了,也该休息休息,给自己放个长假了。”妻子的劝说反而激起了王永刚的斗志,“我还不到40岁,怎么能成天窝在家里混吃混喝呢。照这样下去,过几年就坐吃山空了。”王永刚的说法当然有些夸张。但是你让一个热爱商业的人像那些退休大爷一样,成天打打牌,遛遛鸟,喝喝茶,这样的清闲日子是王永刚不愿意看到的。

甘洛寻路,直挂云帆济沧海

王永刚开始四处打听,有什么好的投资项目。甘肃金昌人胡宸强是王永刚的朋友,旗下兴合农业以蔬菜种植、收购、贮藏、销售为主,公司发展势头正猛。胡宸强得知王永刚正在寻找投资项目,就在电话中劝其进入农业发展。王永刚说:“多年前,父亲就告诉我种田没有出路,我怎么可能去搞农业,成天担粪水呢?”

胡宸强告诉王永刚,国家近年来非常重视农业发展,正在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形成规模后,可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园,将优势农产品产地打造成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胡宸强说,他在电话里一时也说不清楚,劝王永刚把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找出来好好地研究一番。王永刚看了文件后,对现代农业有了初步认识,可是作为一个农村走出来的企业家,他对于搞农业还是有抵触情绪。虽然自己有资金,但是搞现代农业也需要技术啊。隔行如隔山,不熟不做,自己怎能贸然地进入一个陌生的行业呢?

砂石属于资源型行业,只要抓好生产流程,搞好销路,就能稳赚不赔。王永刚想到了开矿,这不跟砂石行业类似么?转眼到了2018年6月10日,绵竹市帮扶甘洛前线指挥部组织一批有投资意向的企业家到甘洛去考察,王永刚也在应邀之列。王永刚惊喜地发现,甘洛县矿产资源特别丰富,包括铅锌矿、铁矿、铜矿、铝土矿、菱镁矿、石膏、煤矿等。

这可真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县,王永刚搞不明白,守着如此丰富的矿产资源,甘洛县怎么还是国家级贫困县呢?作为绵竹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时任援彝工作队副领队杨成富,从2016年8月接受省政府的安排,由绵竹对口帮扶甘洛开始,他就一直呆在甘洛,对于甘洛的情况非常熟悉。杨成富解释说,甘洛县是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属于“一步跨千年”,从奴隶社会直接到社会主义社会。县内地理环境复杂、现代交通落后、农业产业单一、基础设施薄弱,种种因素制约了甘洛县的发展,特别是高山彝区群众的生活非常贫困,生活环境非常糟糕,脱贫攻坚的任务非常繁重。作为经济相对发达而且在灾后重建中感受到全国人民无疆大爱的绵竹人,王永刚认为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帮助甘洛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6月12日,王永刚到蓼坪乡拉埔村参观。在村口的机耕道上,王永刚看见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梳着羊角辫,背上背着一个小男孩,旁边还站着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三个孩子身上的衣服都脏兮兮的,不知道穿了多少天。小姑娘脚上的一双黄胶鞋也破了,裤子的膝盖处也有一个大大的破洞。这可不是什么破洞牛仔裤,分明就是裤子磨坏了,家长没有来得及给打上补丁或者买新裤子。

王永刚非常惊讶,鼻子一酸,差点掉下泪来。他没有想到甘洛县的孩子们竟然还过着这样的日子。小女孩叫沈支巫合,走进她家,更是让大家不忍直视:小姑娘家有九口人,一对夫妻加上七个孩子。小姑娘属于老五。虽说房子是新修的,但墙壁没有粉刷,室内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孩子们晚上都睡在地铺上,这样的成长环境,孩子们怎么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呢?

考察结束以后,王永刚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甘洛县肯定还有很多像沈支巫合这样的孩子,如果没有人来帮助他们,他们的代际贫困就会持续下去。“我必须要做点什么!”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建卡贫困户”,走订单农业模式,王永刚的脑海中突然闪现出这样一个经营理念。他主动找到杨成富,将自己打算在甘洛县搞现代农业的想法和盘托出。

杨成富当即表态说:“好哇,永刚,从今后我们就是战友了!欢迎你来甘洛投资,需要什么支持,尽管开口。”

从7月到10月,王永刚一直呆在甘洛县。他在蓼坪乡、海棠镇等15个乡镇采集了土壤标本,送到成都请专家化验。化验结果证明,蓼坪乡腊梅村、清水村的土地非常适合种植高山有机蔬菜,这种蔬菜在成都等地特别受欢迎,而且价格也不低。

王永刚信心百倍,通过朋友牵线,高薪聘请了两位曾在日本种菜的专家彭张波、彭从飞。两人在日本种菜五六年,完全掌握了日本有机蔬菜的全套种植技术。日本上市蔬菜要求相当高,所有蔬菜都要具有该品种固有的形状,色泽良好;无腐烂变质,无病虫伤害;干净、无沙土等。为了达到上市标准,日本菜农多使用有机肥。至于蔬菜农药残留,日本的标准更是极其严苛。据两位专家介绍,喷药三个小时后,日本蔬菜就可以生吃,中国蔬菜哪里能达到这样的标准呢。看来在农业现代化和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欣欣向荣,满园春色惹人醉

2018年11月,在绵竹市帮扶甘洛前线指挥部的支持下,王永刚分别跟蓼坪乡清水村、腊梅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流转山地2500亩,用于种植高山错季节蔬菜。清水村,地处甘洛县蓼坪乡北部,距离县城50余公里,是茶马古道“腊木营”的关卡,当时的清水村两面都是“鸟都飞不过”的原始森林大山,中间是“牛马都要陷进去”的沼泽地。清水村是甘洛县极度贫困村,海拔2100米以上,长期以来基础设施落后,村民仅仅依靠种植玉米和土豆维持温饱。该村共有202户698人,其中,精准识别建档立卡户75户,325人。

得知王永刚要来投资种蔬菜,村组干部和广大村民都非常高兴。事实上,为了生存,当地的青壮年早就外出务工了。留在家里的多为中老年人,由于无力耕种,一些土地已经撂荒了。按照王永刚的设想,随着蔬菜基地的正式运行,村集体和村民将通过村集体经济收益、村民租地收入、务工收入、村集体分配收入等四项收入获得收益,助力脱贫。最关键的是,那些中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务工机会,每天可收入80元。只要勤快肯干,完全可以实现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致富。

2019年1月10日,王永刚投资50万元,注册了甘洛振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兴农业”)。3月,振兴农业与清水村集体签订了蔬菜基地建设合作协议,共同建设清水村高山蔬菜基地。项目开工时,清水村的干部和群众几乎全员上阵,帮助项目建设,仅仅36天,就完成了蔬菜基地的建设。

不过在蓼坪乡腊梅村,王永刚在建设蔬菜基地时却遇到了一些麻烦。尽管村组干部再三做工作,强调蔬菜基地带来的好处,极少数老百姓还是不同意给蔬菜基地修建产业路。这些人看重的是眼前利益,却没有想到蔬菜基地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不修产业路,蔬菜怎么运得出去呢?没有办法,腊梅村一组组长巫呷只得找到家支头人巫呷热夫子,请他出面说服大家。好说歹说,并且保证将按照政策给予相应赔付,那些人才算答应了。

王永刚感叹道,“要想富先修路,这样的道理尽人皆知。可是在甘洛高山彝区,有人仍然不明白这一点,生怕自己吃点亏。贫穷,除了自然环境和文化程度的差异外,最主要的还是观念!”

得益于绵竹帮扶甘洛前线指挥部(投入资金五十多万)、广东佛山市南海区(投入资金四百多万)和甘洛县财政(实际到位资金五十万)的大力支持,振兴农业在蓼坪乡清水村、腊梅村的蔬菜基地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全部得以建成。为了避免和当地放羊群众发生冲突,指挥部又投入资金为蔬菜基地安装了围栏。

来自各界力量的大力支持,让王永刚感受到了甘洛县发展现代农业、招商引资的诚意,他在蔬菜基地建设了育苗大棚、田间灌溉系统、加工厂房、办公功能区、气调库和冻库等配套设施。

从土地测量、整理到建设育苗大棚,从蔬菜育苗、栽植再到病虫害物理防治,公司始终坚持“本地优先”的用工原则,所用劳动力全部从本村、邻村聘用,让留守村子的老弱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只要身体好、能吃苦耐劳,我们都欢迎。2019年三月到五月3个月,我们用工就超过了2200个(一人一天为一个工),每个工80元,总共已支付劳务工资近18万元。”

王永刚仍然记得2019年6月19日,在蓼坪乡腊梅村集中发放村民劳务工资的情景。数十名群众围着堆放有10多万元现金的办公桌,互相询问着对方的出工天数。点名、签字、按手印、发现金,现场景象一片热闹繁忙、井然有序。“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实在是太好了,我们七八十岁了,还是第一次在家门口挣到这么多劳务工资,真是太开心了。”时年77岁的姚正玉老大娘领了3840元劳务工资,脸上洋溢着幸福美满的笑容。姚正玉特地走到王永刚身边来,拉着他的手说:“王总,谢谢你。你让我这个老婆子看到了未来!”那一刻,王永刚心潮澎湃,他蓦然发现自己投资甘洛的选择是正确的。一个企业家,自己发财不算什么了不起,如果能带动其他人共同致富,那才是人生的最大乐趣。

高山有机蔬菜,这就是振兴农业的王牌和优势所在。王永刚先后给西蓝花、辣椒、花菜、西红柿、高山娃娃菜、芥菜、萝卜等12个品种的蔬菜通过了权威部门的有机认证,通过与甘肃兴合农业公司合作,利用冷链物流,将基地蔬菜打进了大湾区市场。通过与拥有六十多家生鲜超市的益民集团合作,将基地发展成为“益民菜市蔬菜直采基地”,将娃娃菜、土豆、莲白、大白菜等应季蔬菜源源不断地送上成都市民的餐桌。此外,还通过“盒马鲜生”的网络平台和门店优势,将基地蔬菜送进了其他大城市居民的餐桌。

只要找到了固定销路,形成了长期合作关系,剩下的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了。尝到了现代农业的甜头,王永刚开始四处布局。2019年6月,通过土地托管,他与四川崇德实业合作,在崇州建立了8000亩的蔬菜基地;在彭州建立了1000亩的蔬菜基地。此外,还在越西县流转土地5000亩。振兴农业成了一个巨无霸的农业种植企业。2019年,振兴农业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

令人惊讶的是,一个体量如此巨大的公司,却只有五名技术员工。而在蔬菜基地常年务工的人员,则达到了两千余人(其中贫困户341户,建卡特困户81户)。老百姓务工收入增加520万元,户均实现增收3200元。同时,还辐射带动周边腊梅村、腊岱村、海棠镇正西村等村蔬菜种植产业快速发展。振兴农业的到来,促进了甘洛的蔬菜种植、运输、包装、冷链等产业快速发展。

未来可期,奋斗者行稳致远

新华社、人民网、四川日报、凉山日报等媒体相继报道了振兴农业给当地百姓带来的实惠,并且将其作为模板向整个凉山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这种模式非常适合当下的脱贫攻坚环境。因为种植业在甘洛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种植蔬菜劳动强度不大,可以把甘洛县富余的中老年劳动力资源利用起来。王永刚成了甘洛县的名人。在绵竹帮扶甘洛前线指挥部的建议下,他牵头成立了甘洛县三农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并且担任副理事长。

王永刚明白,大家把自己推上这个位置,是希望振兴农业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带动广大的种植合作社共同致富。2020年1月8日,利用益民集团的15家商超渠道,振兴农业在成都发起了“保供稳价,益民?凉山州甘洛县特色农产品文化周”,将上百吨30多种特色农产品送入了成都菜市场,销售收入三百多万元。其中包括生态腊肉、野生蜂蜜、高山芸豆、荞面、玫瑰饼、荞麦萨琪玛、白酒、红菇等,这些原生态的农产品深受成都市民喜爱。

尔苏藏族节日活动。图片由作者提供

在接受四川电视台记者采访时,王永刚谈到:“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把甘洛县的农产品持续投入到成都市场,帮助彝区百姓增收,巩固脱贫成果。”

在跟凉山州的一些合作社业主交往的过程中,王永刚深感他们的最大担心就是销路问题。如果这个瓶颈问题得不到解决,前面的一切努力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王永刚从中看到了商机。2020年4月28日,王永刚注册资金5000万,成立了四川荞乡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荞乡”),要在振兴农业的基础上,拓展多元化经营,达到一、二、三次产业全面覆盖的。四川荞乡准备整合大凉山农特产品,将其推向全国和国际市场。这个目标其实不难实现,通过参股重庆新辰药业,王永刚布局了中药材种植与深加工。通过参股四川回乡妹食品有限公司,王永刚实现了蔬菜深加工。目前回乡妹的自热火锅非常火爆,厂家供不应求,经常卖断货。

目前,振兴农业与甘肃兴合农业、甘肃和鑫缘农业,成都益民集团,广州市农业农村局,甘肃金昌市农业农村局,四川省雨润国际农产品销售中心,中国中药、中山市欣茂药业、四川万木中药材等单位签订了蔬菜及药材的长期供销及订单合同,并与成都金农天成社区平台建立认领机制,辐射成都市20多个社区。王永刚的未来规划是,将蔬菜基地交给种植合作社经营,自己专心搞农产品深加工和贸易,这样可以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对于甘洛丰富的旅游资源,譬如小药山牛角海,王永刚非常看好,已经踏勘了多次。王永刚注册成立了甘洛县牛角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相关旅游规划正在请专家详细评估中。公司将充分利用高原湖泊牛角海、茶马古道、尔苏藏族等自然和文化资源,开发徒步旅游、观光农业、民俗体验等文旅项目,到时候,用工、用房、用农户资源的量都会大幅增加,群众收入会越来越高。

王永刚在甘洛的事业得以高速发展后,他没有忘掉身上肩负的社会责任。2019年,他拿出20多万元,购买新衣服,捐赠给甘洛学校的孩子们。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王永刚以振兴农业和甘洛县三农联合社的名义,给甘洛县抗疫一线捐赠一车价值十万元的75%消毒专用酒精。此外,王永刚还跟什邡的种植业主联合捐赠一百多吨蔬菜给湖北人民。

公益和慈善最大的区别:慈善给的是钱,公益参与的是行动。不管是慈善还是公益,王永刚觉得自己都应该积极参与,因为财富来自于社会,也必将回馈于社会。在王永刚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企业家的责任和担当。

作者简介:

彭忠富,四川省作协会员。已公开出版《吮指谈吃》《碗筷留香》等著作。

(责编:张玉琳、高红霞)